到底是什么改變了命運?
——看中央電視臺節目有感而發
鞏獻田
中央電視臺在2月11日上午夕陽紅節目中,播出了“百歲傳奇——周麗珍”。說的是今年104歲的周麗珍老太太注重教育自己七個子女成才的感人故事。其大致情節是這樣的:
周老太太在年輕的時候,非常希望自己像哥哥一樣的上學讀書受教育,但是由于當時父親的阻攔,自己沒有受教育,而是嫁人了。在戰亂時代移居到上海的她,立志讓自己的每個子女都上學,受到平等的教育。她艱苦奮斗,寧肯賣掉自己的和女兒的首飾,賣掉紅木家具,最終讓自己的七個子女得到了上學受教育的機會,而且還都成了高級知識分子(大意)。電視屏上的周老太太,雖然年齡過百了,但是精神矍鑠;她的七個子女的那張照片,七個人一字排開,從老大到老七,身高逐個降低,整齊的梯形,委實好看!前些年在中科院工作的小女兒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去世。老人家對小女兒是為國家科技事業獻身感到寬慰,看起來,她很自豪。我們衷心祝愿她老人家長壽!祝愿她的子孫們健康,快樂!
無疑,周老太太把自己的七個子女培養教育成人、成才是很不容易的,這里付出的無數艱辛,只有她自己最清楚??梢哉f,老人家對于我們國家和社會的貢獻是很大的,那張她的七個子女在一字排開而照的相片,也必將很好地載入我國的照相史,令人們羨慕不已!
可是,對于解說,筆者就不敢茍同。
解說者口口聲聲說是“知識改變了命運”。是周老太太讓自己的子女上學獲得了知識,最后都成才了,命運改變了。
果真如此嗎?
請問,周老太太自己非常想讀書,為什么就是沒有讀成書?難道老太太的父親沒有知識嗎?否!周出生于大家,本為閨秀。她父親當然是很有知識的,而且自己的哥哥就是上學的,她非常羨慕哥哥上學,是父親不讓她上。是舊的社會制度,是舊的傳統和習慣勢力,使她失去獲得知識的機會!
周老太太的七個子女,從照片上判斷,大概至少有四個是在建國后才接受系統教育的。換言之,七個子女所以成才,建國后創造的和平安定的社會環境不能不說是一個必要條件。試問,在周老太太之前的哪一家,別說七個,就說四個、五個子女都接受高等教育的,能有幾家???
前不久,清華大學一位79歲的教授對一位年輕人說,在舊中國,中華民族一盤散沙,是那時大家的共識;國民黨、蔣介石沒有統一了中國,沒有凝聚人心,是中國共產黨凝聚了人心,建立了人民政權,國家才實現空前的統一,民族才空前的團結。從此,勞動人民才真正有了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和實際可能!
說知識改變命運,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那么,是什么改變了命運呢?
這個問題在30年前是個常識,現在有的人,特別是輿論和媒體中的某些人似乎模糊起來了。
是制度,是社會制度改變了人們的命運?。?BR>眾所周知,侯寶林在舊社會是個說相聲的,沒有社會地位,是新社會使他變成了地位顯赫的人民藝術家,他的后代也成了今天眾所周知的藝術人才。
在舊社會,時傳祥家庭是貧窮的,新社會雖然仍舊當環衛工人(掏糞工人),但是卻當上了人大代表,五十年代的國慶節登上了天安門!他的后代也才有了應有的社會地位和生活保障。
舊社會無數窮人家的子女,每遇災年,時常忍受饑餓和病痛的煎熬,生命尚且難保,還奢談什么上學!是新社會,在共產黨和毛主席領導下,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翻了身,成了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后,命運才得到了根本的改變。
不推翻舊的反動政權,沒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非但一般窮人家的子女不得上學求知的機會,沒有“知識”;就連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周老太太,連長壽也很難說,即使自己長壽,恐怕自己的七個子女都成才也是不可能的。須知,舊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35周歲,只是解放后才逐年提高,到1976年已經到了65周歲(一說69周歲)。談到命運,舊中國,連命尚不保,何談運?
建國前夕,在我生長的農村,常常看到的是埋葬小孩尸體的土包,也不時看到野狗在爭啃死小孩的尸骨,……至于大人,過了五十歲,就是垂暮之年!七十為“古稀”嘛,少見,如見到,那么已經多是手已經不離拐杖的、老態龍鐘的了。
人民掌權的新中國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難道這不是事實?
難道知識就無用嗎?培根講過,知識就是力量。知識不是無用,知識很重要,但是,它只是影響一個人的成就,是在命的決定之下,由于個人勤奮程度、智力等因素的差別,影響個人取得的成績大小,但是并不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是社會制度。因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人與人是平等的!只有資本主義社會,資本才具有特權,人才是資本的奴隸,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
這里,當說知識改變命運的時候,那么如何才獲得知識呢!獲得知識的前提到底是什么!
在任何社會里,獲得知識沒有一定的必要的物質基礎是不行的!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一個重要區別,前者物質基礎是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是公共的;后者是資本主義私有制,是私人為了私人目的而掌握的!
說到消費,社會主義注重的是整個社會的消費,是每個公民的實際的消費;而資本主義是注重個人的消費,說到底是注重有錢人的和資本家個人的消費!
請問,五星級賓館有多少工薪階層享受到?在高爾夫球場上有幾個農民工在打球?全封閉的貴族學校里能看到打工仔的子女嗎?……
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科學社會主義,捍衛社會主義根本制度,是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義不容辭的義務。
徹底揭露和堅決批判那些披著共產黨員的外衣,掛著馬克思主義招牌,卻在腐蝕社會主義的根基,閹割馬克思主義精髓,散布抽象的自由、平等、人權以及什么“普世價值”的騙子們,無疑是一切馬克思主義者的一項嚴肅的迫切任務。
因為,只有維護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使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遭受被剝削被壓迫的悲慘命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