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敬和炭敬
春節幾個朋友一起吃飯,一個哥們說到我們一起認識的一個官員最近被判無期的事情。官員姓張,我們認識是在93年,那時他是個縣委書記。貧道幫一個臺灣朋友籌辦一所大學,最后把校址定在了他的縣。沒幾天他就到商丘任常務副市長了,后來調到周口當市長,接著到體改委,最后在省水利廳任廳長時被雙規的。貧道和張廳長來往很少,但關系不錯。由于他曾經當過監獄看守,貧道恰好又做過犯人,因此每次喝酒,他就要貧道叫他“張干部”。號里面見到任何公安和軍人,都要稱“干部”。至于他貪不貪,貧道確實沒感覺。
飯桌上說這件事的哥們與張廳長來往比較多,說判決時他去聽了,可以認定的贓款大約千把萬,還有七八百萬資產來歷不明。他接著說了一個讓在座的都目瞪口呆的事情:這些貪污款只有幾筆是幾十萬的,絕大部分都是兩三千元一筆,在十幾年中先后貪污的。而且主要是最近10年貪污的。
其他幾個哥們都覺得不可能,一筆兩三千,10筆兩三萬,100筆二三十萬,1000筆二三百萬,要好幾千筆才能湊夠這個數。多麻煩呀!而且牽涉那么多人,難道不怕出事情?或者說到現在才出事情?哥們介紹說,情況是這樣的。他在周口做市長,局委大大小小幾十個,縣的主要干部也有幾十個,加起來100多。每年八月十五和春節都要送禮,一次一個人也就兩三千,加起來五六十萬。當水利廳長,全省100多縣,加上水庫等大點部門,再加上廳里幾十個處長,也是八月十五和春節都送點。這十幾年下來,加上幾項大的,當然會有千把萬的進項。
貧道一聽覺得壞了。一般認為所謂貪污,往往是自己掌握權利,別人求你辦事,錢權交易就發生了。逢年過節給張廳長送兩三千元,顯然不是求他辦什么事情。因為無論求張市長還是張廳長辦的事情,都是沒有幾十萬是辦不下來的。也就是說,張市長或者廳長并沒有做很多大的以權謀私,錢權交易的事情。但麻煩就在這里,一個不怎么用權利交換金錢的人,平平穩穩就能貪污千把萬,說明這個系統已經有新規則了,也就是中國古代社會那個“冰敬”和“炭敬”又流行了。
清末低級官員奉送上司的銀子就雅稱“儀”或“敬”,當時的地方干部離京時送給朝廷有關部門負責人的銀子叫“別敬”或“別儀”,夏天“冰敬”意思是讓領導涼快涼快,冬天叫“碳敬”讓領導暖和暖和,給領導女眷的叫“妝敬”,給領導正上學的孩子略表敬意叫“文敬”。還有“年敬”、“節敬”等繁多的送禮名目。
一旦成了規矩,就是上級想不貪也不行,下級想不送也作難。你想做個清官,這么多人送一點“小意思”,如果不收等于給別的領導拌難堪,還顯得不接近群眾。而且你要是真清廉,一心為國,一定知道別的領導也在收,那你查去呀!你又不查,你又不收,很不會做人嘛。于是不好不拿,于是蔚然成風。下級更作難,以前的領導收了,這個領導不送行嗎?因此每次都要送。況且自己下級送的自己也收了呢。正是因為蔚然成風,正是因為都不覺得是件大不了的事情,才十幾年了,牽涉這么多人,至今才出事情。
因此張廳長這樣犯了案子,讓貧道心里很涼,非常涼,涼透了。
聽說張廳長現在在保外就醫,身體垮了。貧道哪天去看他,一定讓他喊貧道“干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