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的兒子叫格列苯脲,兩者都是化學物質,只不過兒子更勝于藍。前者加在奶粉里,后者加藥品中,治病變成致命。據新浪網消息,新疆兩名糖尿病患者服用“廣西平南制藥廠”生產的“糖脂寧膠囊”后死亡,衛生部辦公廳發出緊急通知立即停用“糖脂寧膠囊”;經檢驗,該藥品非法添加化學物質“格列苯脲”。(1)
個別網友提出鏟除中醫藥人民得解放,其實風吹皺一池春水干中藥何事。大米里有石蠟,火腿里有敵敵畏,辣椒醬里有蘇丹紅,木耳中有硫酸銅,還有喝死人的毒酒,有人戲謔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即使堵住嘴不吃不喝,還有化妝品衣物家電其它用品假冒偽劣。
不能怪政府心慈手軟打擊不力。三鹿事件,關的關殺的殺,偌大企業一日倒閉。這些年關了多少人殺了多少人,包括懲治腐敗官員,政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忙如團團轉的消防隊員,而事情卻層出不窮,按下葫蘆浮起瓢,防不勝防。
這類事情也不是中國獨家風景。外國人離得遠,臉上小麻子我們不易看清。都說情人眼里出西施,也只有情人眼里,才能近距離察覺對方的瑕疵。西方人臉上斑點他們說破了我們才知,比如日本毒大米事件,美國佐治亞州花生公司明知產品可能被沙門氏菌污染情依然將其推向市場,兩年造成8人死亡(其中4名幼兒)500多人中毒。(2)當然,法律嚴密監督到位此類事情會少許多,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只是其方式較隱蔽而已。金融危機,就是美國人把三聚氰胺摻到銀行業,結果流行天下毒煞全世界。
如何比較干凈地清除這些現象呢?
有一個經濟學家叫茅于軾,他的一段話很有些意思:人都有弱點,人都有私心,計劃經濟要和人的私心斗,很難成功。我曾經說過,要說一個國家最好的制度,肯定是“上帝獨裁制”,他又有同情心,又無私,又全知全能,讓他來管理國家肯定最好。但問題是世界上哪里去找個上帝呢?所以還是市場機制更加可靠一點。
茅說計劃經濟是和人的私心斗,和三聚氰胺斗何嘗不是在和人的私心斗?成功不成功難說,老先生尋不著上帝就到“市場機制”那找,真有點老邁昏庸,“市場機制”是利用“人的私心”建起來的,在這兒尋上帝豈非緣木求魚?他說他“總是比較樂觀”,這是瞎樂觀,是悲觀。
私有制產生貪欲,貪欲能使人膽大妄為不顧一切冒險,于是有了三聚氰胺;說格列苯脲是三聚氰胺的兒子,實質上它們都是私有制的兒子。茅先生苦盼的上帝,還是在人類對私有制揚棄的進程里,當然,這是否定之否定,否定種種的左和右,一種全新的建立在理性而非感性法治而非人治基礎上的公有制文明。
2009、1、3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