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打開人民網主頁,發現人民網改版了。簡約有序、優雅遼闊的版式,襯托出頭條板塊的強烈視覺沖擊力。用紅色突出“中國共產黨新聞”,很自然地表明了人民網作為《人民日報》旗下的“政治”身份。但是,最為重大的改變還是強國論壇躍居主頁首位,成了人民網的領銜者,最大限度地凸現了人民性。
讓強國論壇領銜人民網,使我想起了去年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友們在線交流的情景。他當時說的話,讓廣大網民萬分感動、倍受鼓舞。他說:“雖然我平時的工作比較忙,不可能每天都上網,但我還是抽時間盡量上網。我特別要講的是,人民網強國論壇是我經常上網必選的網站之一。”
但是,最近發生的關于“人肉搜索”問題的爭論,隱約讓人感覺到,胡錦濤總書記經常關注網民的帖子,讓某些人感到不安,并正在把這種不安化為弱化網絡民意、弱化網絡反腐功能的思潮和具體行動。一些專家學者、個別委員代表的建議、提案,讓人明顯感到了“醉翁之意”,甚至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這些天來,不少有正義感的網民在為此據理力爭、高聲疾呼,但是總有“胳膊擰不過大腿”的感覺。
這個時候,人民網讓強國論壇領銜,無疑是讓廣大網民吃了定心丸。
人民網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強國論壇領銜人民網具有風向標的使命。
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提出“要把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并作出“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的論斷。(人民網)
因此,強化輿論引導功能、尊重網絡民意、推動民主政治生態的健康發展,讓網絡力爭成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牢固紐帶,是人民網這次改版的重大原則,而讓強國論壇領銜人民網更是這一重大原則的“放大器”。
強國論壇領銜人民網至少釋放了這樣的信號,黨和政府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網情網意。這與其說是對網絡的寬容,不如說是對網民、網絡民意的更高期待和厚望。我想,作為網民也應該珍惜網絡帶來的開放表達空間,讓正義、健康、守法的聲音成為網絡的主旋律。
2009年1月23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