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即不許發財”
鐘聲
此立題屬“拿來”品,絕非本人所創,而是著名抗日將領吉鴻昌的父親所言。那是在吉鴻昌臨當兵前,家境殷實的老人家看兒子躊躇滿志,很有抱負,便鄭重地告訴兒子“千萬記住,當官即不許發財”。言外之意,想發財就不要當官。
這吉鴻昌可謂大孝子。當兵后由于作戰機敏勇敢,屢立戰功,很快便當上了級別較高之官,還被麾下譽之為“吉大膽”。應該說,不管是在閻錫山的西北軍還是在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此時吉鴻昌若想發財,易如反掌。可最后為了抗日,他不僅變賣了家產以充軍,還特地命人燒制了許多帶有“當官即不許發財”字樣的瓷碗,發給屬下所有軍官,以此激勵各級軍官打消發財之念,以身作則,嚴肅軍紀,愛護百姓,在對日作戰中不惜為國捐軀。也正因如此,他所帶的部隊越戰越強,成了日寇和國民黨的眼中釘肉中刺,想方設法置之于死地。
通過這個故事,世人無疑將會看出,吉鴻昌將軍及其老父不失為舊中國極其稀有的官宦精英,令后人景仰,而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恰恰是因為不乏懂得“當官即不許發財”道理,尤其不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絕不為個人或小集團謀私利的黨員干部,才使人民軍隊最終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大日本皇軍和八百萬國民黨軍隊,成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鐵軍;才使領導她的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全國政權。很難想象,如果中國共產黨的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也象腐敗透頂的國民黨各級黨員干部那樣,會有日后的輝煌,會有著名的“兩彈一星”等國防和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惜死”。對中國共產黨而言,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不僅對此認識深刻,而且還以無與倫比的“人民觀”忠實實踐了這個執政理念。毛主席數次主動降薪,許光達大將和孫毅等老將軍主動讓銜的無私奉獻事跡,以及毛主席一想起死去的烈士們就難過得掉淚的史實,誰敢說不是新中國成立后取得無數政治經濟光輝成就,以及天下歸心,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空前廉潔清正的關鍵和根本?!誰敢說離開了這個作為決定因素的關鍵和根本,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會比當今更好?!而毛主席所以高瞻遠矚而果斷地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不恰好是警告、打消和阻止諸多黨員領導干部當官就想發財,就想做老爺,就想大搞以權謀私、封妻蔭子、雞犬升天,讓親朋故舊都跟著沾光的英明之舉?!
沒錯,真正的共產黨人也非沒有意識到允許當官發財的嚴重危害和弊端。早在8年前的2000年5月16日 ,《人民日報》就在理論版刊發了《領導干部不能先富起來》的評論。可為什么領導干部隊伍先富者不僅毫未因此減少,而且貪官污吏“與時俱進”,與日俱增,甚至到了腐敗愈演愈烈,不無亡黨亡國之險的地步?說穿了,就在于有些人馬列主義口朝外,沒有給全黨全軍和各級領導干部帶個“當官即不許發財”的好頭!沒有象毛主席那樣勇于拿“功臣”貪官開刀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氣魄和品質!所謂“殺了兩大貪,保廉三十年”,絕非憑空而來,不是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