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死亡沒有人能回避的一瞬間,生和死的分離,生命的消亡,很短暫。和平的年代我們反思我們生命的存在意義用勤勞來抗爭著生活的艱辛與坎坷,用物質與情感來維系著屬于我們自己的圈子,這是貧民最基本的生活方式。雖然如此但是我們并不缺乏正義感和良知,同情并不僅僅是對弱者的尊敬更是對生命的尊重。似乎只有戰爭使得死亡變得越發短暫越發慘烈但卻索然無味。死亡被累計成為人類制造名牌的文明戰爭,死亡的作用在隨從稀有金屬,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一樣瘋狂升值,于是死亡被想當然被重做石油,地域,金錢,等等利益的附屬品,人們不僅在生存而且想更好的生存并且為此而掠奪生存資料,當這種思想被極端化之后人們的樂趣就不僅僅是為掠奪而是為這掠奪過程的殺戮的快感,在中東非洲就是恐怖組織,在亞洲就是東亞病夫,人類的文明史多半是有著殺戮的掠奪史,和平是用血和淚換來的,人們的存在總是在追求著一個永恒的真理,要么是剝奪要么是被剝奪,尊重是介于剝奪和被剝奪之間是有階級階層的,生命的意義也許是跟這有關吧。生存的人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不追求死亡的意義,然而死亡并非沒有分量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沉淀為歷史脊梁,沒有死亡就沒有歷史,沒有反抗就沒有前進的力量。當我們降生呼吸到得是充滿歷史血腥的空氣,當我們睜開雙眼所能看到的也都是血跡斑斑了歷史遺跡,從那一刻起我們就被賦予了一個人的責任,因為我們從頭到腳都是歷史的產物,我們只能踏著前人的血跡前行。
死亡也是一種歷史選擇記得有為偉大的英雄說過“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偶然也終將成為必然。人們可以活著但是決不能容忍跨越低等動物的自然法則,歷史不一定都是進步的,但死亡必定會為歷史指引方向。我們的責任就是把握和抉擇這一過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