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土地,地球上發生了多少刀光血影的戰事,那些遙遠的爭奪,我們已無力再去梳理與清點,單是與我們最近的,交織了太多的悲歡,糾葛了太多的利益。
人類圍繞土地,就像男人圍繞女人,是永恒的選擇。
中共建政全仗了發動土地革命。土地革命的主體是農民,正因了他們有最迫切的利益訴求,利用馬列主義的暴力革命學說發動他們,遠比發動城市的無產階級(工人、流民)要快速、容易。毛澤東一個農民中間走出的思索者清醒地認識了這一點,故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被有些人譽為農民起義。農民受封建地主殘酷剝削壓榨,災難深重,但農民有是最有忍耐心的群體,儒家教條熏染了幾千年,放屁都要作出奴才的姿勢,放出奴性的力度,因為接受剝削忍性十足,起來抗爭也是毅力最堅強,殺了千百萬顆人頭,還有千百萬人不懼死。就這樣,中國革命成功了,拋頭的目標就是為了一畝三分地,只要有飯吃,農民什么都不要。
當了土地的主人,從小合作、高級合作、再到大公社,農民跟著中共作了人類發展道路上不曾有過的對理想的實踐。那是偉大的28年,敢于前進、敢于探索、敢于反思、敢于實踐、敢于革命……一切都為了人類更幸福、更自由、更平等,一切都為了破除實現遠大目標道路上的障礙------人剝削人。
公有制,人類智慧發展到目前,這是一個唯一能夠破除剝削制度的辦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發展,壯大,都是以這個理想、信念武裝人民的,2800萬顆人頭為了這個公有制而落地。與他們相比,活下來的人走多么艱苦的路,都不顯得困苦,但偏偏就是不太困難的道路,嚇退了一些人前進的步伐。向后退,退回去,退到30乃至100年前,也就是那個中國人走了2000年的道路------小農經濟,向后退,只一年,成果就等于前面的10年甚至15年,走了兩千年,王朝改了無數次姓,最后走到死胡同的路,為什么1979年只重走了一年,就等于先前的15年,先前在死胡同引路難道是不應該的嗎?
重走在百年前的康莊大道上,又是30年,人人歡呼,我們吃飽了。是啊,你們吃飽了,但你們的孩子上不起學、你們的老人看不起病…….你們講吃喝講了30年,你們除了吃喝什么都不要,嬰兒可以喝毒。吃著喝著,理想和信念蕩然無存,你們除了吃喝完畢造一堆糞,還干了什么?
中國人好讀經,闊人讀的經狹人也要嗡嗡地讀。
人民公社吃不飽,吃不飽飯也能繁殖9個億。人民公社不能解放生產力,中國實現工業化難道是工人空著肚子干出來的。
我從“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大鍋飯’壞得要死的”課堂走出來,在忽如一夜春分來,千家萬戶皆改革的年月里長了10年,才冒著膽學會了向老人問實話。
向陽村,這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莊,我碰到了這個村(以前叫生產大)曾經的文書,他的賬單從1974年記到1984年,包產到戶后再不記了。他記錄的糧食產量是每畝170到200斤不等,全大隊百十號人,每天起早貪黑干,打下的糧食60%上繳國家,包括戰備糧、貯備糧、統銷統購等等,再留下籽種、飼料,社員所剩不多,吃飯自然是有時候難免挨餓。
和向陽一樣的村子跑得多了,聽得多了,總結起來:人民公社的困難,和人民公社制度本什么沒有多大的關系。徹底否定人民公社是絕對站不住腳,脫離實際、對不起歷史的。當時正是中國大搞工業化的年代,農民扶持著工業化、扶持著所有人的嘴巴。還有,當時科技落后,農業領域科技利用不高,糧食產量很難提高,再加上,人民公社倡導公,要為大家承擔各種福利。而消滅人民公社大搞包干,首先消滅的就是“公”字,對農民的福利全部取消,讓農民在土地上自生自滅。由于前30年的工業化,及其積累,國家對農業的依賴相對減少,包產初期,農民溫飽相對解決,倍感舒心。到1990年代,農業與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進程不相稱,國家對農產品的嚴格限制,導致農民除了吃飽肚子,幾乎無法適應社會。減輕農民負擔的呼聲喊啞了媒體的嗓子,但農民負擔卻是越減越重。腐朽的行政除了巧立名目壓榨農民外,再無計謀可展。那位文書的帳記得清,說當時一斤小麥一毛三分,他進城吃一碗面條五分錢。現在呢?一斤小麥八毛,一碗面條六元。農業30年,是什么概念就清楚了。
“合作社”沉睡了30年,再次被人吵醒。睡醒的越多,對小農經濟弊端的認知也越清醒。吵醒“合作社”的人很多,但大概不外乎兩類:一類曰繼續回到原來的合作化道路上,繼續姓公,一類曰讓土地徹底私化,讓資本集約經營,要堅決姓私。
又是一個三中全會,做了較為保守的裁決。允許“土地流轉”,鼓勵各種形式的合作。這是破解“三農”病癥的新藥方。有人說這是給農民的補藥。跌跌撞撞過了30年的農民,拍打著自己的肚皮,掏不出一文錢,吃不起這個補藥。是補藥,只有有錢的人能吃得起,也只有有錢的人才能消化。這補藥實在像那個美國產的偉哥,洋氣十足,最高興的莫過于那些嫖客,攥著鼓囊囊的鈔票正準備用它施展淫威。有人生產偉哥,有嫖客正等著用,皮條客就坐不住了。
我所在的一個地區有一個縣,這個縣只有一片川地,臨著渭河,“大躍進”時期搞的水利工程能全部灌溉,一望無垠的大地啊,狗拋耗子拉粒屎進去,都能種啥張啥,再不用說人為加科技耕作。就是這地,六萬畝,縣上招商引資,招來了一個生產葡萄酒的,要把農民的土地全部承包,種葡萄。每畝每年給農民付租金900元,是按種植小麥計算的。種了半輩子的一些老農民死活不答應,急得鄉鎮長上跳下竄,一邊農民不答應,一邊縣上催得急。好藥知時節,三中全會說了,允許土地合理流轉,這個縣便立即說,我們這是土地流轉,是響應上面的偉大號召。我說,不愿意的農民讓人家自己去種呀,不是說要尊重農民意愿么?鄉鎮長說,一大片地,個別人在里面種,那叫什么集中連片?大有當即把那“刁民”拉來腰斬的怒氣。在這個地區,農民的土地都很少,一戶人也就是一到兩畝。答應流轉的農民,大多數都是在外打工的,老農民出不去,視土地為生命。我想問問大腦健康、思想豐富、學富五車的各類人,在今天,900元一年能干什么?一次闌尾炎手術夠嗎?領導干部吃一頓飯夠嗎?買兩瓶茅臺夠嗎?百貨商店的西裝買一套夠嗎?
還有一個縣,總結土地流轉經驗,說準備要用縣城的商品房兌換農民的土地,給農民辦上低保,促進土地收益。
合作也好,流轉也好,都是認識到了小農經濟的嚴重弊端。但允許土地私有化被叫囂成了解決農村危機的“良藥”,土地私有化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外國現在搞得好,我們祖先曾經搞的也不次呀。還不是最后長成了一棵朽木。今天重回老路,真是“良藥嗎”?好在最近的三中全會沒有采納私有化土地的建議,另開出了允許流轉的新藥方。
先前,土地還有一個姓公的兄弟,叫國企。后來改姓了,改了姓繁殖了一大堆,便再也不認鄉下的窮親戚。為擺闊,改姓,在中國很普遍,變闊了不認以前的親戚也是通病。這個病很不好,不認兄弟倒罷了,關鍵是他曾經拿了兄弟的家產。清官難斷家務事,不打個你死我活的架,你說能了解嗎?
興于土地革命,強于農民支持下的工業化,中共的成長是一段曲折的歷史,寫滿了農民的血淚,任何時候,不能忘了,他們是自己兄弟。
萬歲是違心的,但我真心期望,中共能真正代表起無產階級的利益,在消滅血淋淋的資本,在解放人類,推動人類自由幸福的征程上,活上萬歲,萬萬歲。
國企開完了刀,麻醉后再也沒有醒過來,他們根本沒有看見資本家在載歌載舞。再把農民麻醉,土地上開始新地主的舞蹈,辛苦慣了的農民是沒有雅興去觀賞的。
土地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稻草,決不是危言聳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