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者按:就憑以此文做論據這一點,就可見胡星斗的本質。毛新宇一文,明顯是海外反華反共勢力的造謠之作,意圖分化執政者與人民群眾間的關系,稍有政治常識的人不難判斷。胡星斗竟然表現的完全相信,那么結論只有兩種可能性,要么頭腦簡單極其愚蠢,是典型的無知的書呆子,可謂一條不足道也的政治小爬蟲,要么就是故意攪混水與海外反共反華勢力一起表演雙簧,用心險惡。)
反思右禍教訓,警惕反共勢力陰謀
田忠國
對于胡星斗的好多主張、觀點,我是贊成并支持的,比如說星斗先生說,我們主張公平、正義、共富的“好的改革”,主張憲政社會主義的中派,支持政府的既反極右、也反極左的立場;我們反對維護特權、進行掠奪、貧富分化的“壞的改革”……但是,對星斗先生的反毛非毛,反對“烏有之鄉”網我是堅決反對、怒而斥之的。因為,反毛非毛、反對“烏有之鄉網”的民眾訴求,就是個路線問題,為什么人思索的問題了。
有人著文稱,毛澤東是與官國決裂的第一人。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708/22596.html
與官國決裂,就意味著其思想觀點的立足點、出發點、落腳點,必須深深植根于人民大眾。離開人民大眾,又與官國決裂,其結果只有一個:被官僚攻擊,被人民大眾唾棄。但是,事實上,中國總人口95%以上的人的絕大多數,是擁毛的( 茅于軾 先生語。 茅 先生是反毛者,這一數據供星斗先生參考),這一事實說明,毛澤東偉大就偉大在,他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始終為人民大眾所思所想,始終為人民大眾而奮斗、而斗爭,離開此,一個人想獲得人民大眾的擁護和支持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毛澤東逝世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那就更不可能了。星斗先生可能先入為主的認為,那是毛澤東愚民政策和搞個人崇拜的結果,但是,愚民政策也好,個人崇拜也罷,是得不到人民群眾持久的支持的。希望星斗先生對此慎而、深而思之。舉個標準的愚民和個人崇拜之人-----厲以 寧 先生的言論-----厲先生說,富人是大哥哥,窮人是小兄弟,大哥哥穿過的衣服小兄弟穿是應該的。(不是原話,大意如此),星斗先生,厲先生的話是不是愚民呢?再比如,厲先生還說,“改革就是要像我這樣的人能住別墅、坐奔馳車,否則改革就是失敗。”這是不是愚民呢?肯定是,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愚民,但民眾是什么反應呢?把厲先生罵得狗血噴頭。
由此可知,愚民是得不到人民群眾支持的,而毛澤東呢,不僅生前人民群眾拼命擁護、支持,逝世后三十多年,人民大眾就更擁護、支持了,這說明什么問題?說明毛澤東并非愚民,而是與人民大眾始終心連心,始終站在人民大眾一邊,始終向官國中的害民之人斗爭。一個人偶爾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并不難的,難的是位高權重后,一輩子都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并隨時為人民群眾的政治經濟利益而斗爭。
毛澤東要始終堅持為人民群眾的政治經濟利益而斗爭,就必然要與他的老戰友、老朋友決裂,這是沒辦法繞過去的,因為,損害人民群眾政治經濟利益的群體,不是來自國民黨,也不是來自美國或其它國家,而是來自共產黨黨內部。共產黨內部,特別是高層,試想,哪個不是毛澤東的老戰友、老朋友,甚至是始終恃重的戰友或朋友?毛澤東要維護人民群眾的政治經濟利益,一個必然的選擇就是與他的某些老戰友、老朋友決裂,如果不決裂,那就只能站在他的某些老戰友、老朋友一邊,魚肉百姓。
星斗先生,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呢?
當然,有人可能說,毛澤東應該堅持堅決不內斗,這樣就對了。但堅決不內斗,一個必然的事實是,堅決和老戰友、老朋友一塊魚肉百姓。如果毛澤東堅決不內斗,堅決和老戰友、老朋友一塊魚肉百姓,他逝世后的三十多年,還會有人念念不忘他么?
由此看來,對毛澤東的態度問題,是一個思想觀念和有沒有人民群眾情感的問題。這樣說,星斗先生可能以為我錯了,因為,星斗先生的核心理念,就是為民眾的。但是,站在人民群眾(治國)情感利益的角度為民眾和站在官員(治國)的角度為民眾,結果是完全兩樣的。站在人民群眾的情感利益的角度治國,則國安民強,站在官員的角度為民眾而治國,則民權民利喪失而不自知。要理解中國毛澤東現象,并理解中國民眾為何那么熱愛毛澤東,星斗先生不妨讀一讀“皇極經世”。讀懂了“皇極經世”,讀懂了毛澤東人民民主的深刻內含,星斗先生就一定能明白怎么才是真正的為民眾。搞不清楚怎么才能真正的為民眾,所有的改革之思,就只能助生群體事件,進而引發大規模的反抗運動。
改革是為了國泰民安,繁榮倡盛,而不是為了引發大規模的反抗運動,星斗先生搞清楚這個改革的目的,就不會反對“烏有之鄉網”的反改革了,因為,“烏有之鄉網”反對的改革是引發大規模反抗運動的改革,而不是國泰民安,繁榮倡盛的改革。
坦率的說,我既是個堅決的反毛者,也是個堅決的擁毛者,我既是個堅決的反改革者,也是個堅決的擁護改革者。堅決反毛是為了避免曾經犯過的錯誤或失誤,避免重走彎路,堅決擁毛是因為不堅持毛澤東的一切為人民群眾的政治經濟利益的根本路線,不堅持人民民主制度機制建設,不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所思所謀,就會把改革改革到“改革就是要像我這樣的人能住別墅、坐奔馳車,否則改革就是失敗。(厲以寧語)”的邪路上去。我個人認為,怎么才算改革成功了?如果我主持改革,95%以上的人民大眾,都坐上了國產小車(人民大眾都坐上奔馳就失敗了),都有權利參與改革的探討、決策,都有權利共同決定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而和我共同主持改革的人,還騎著自行車,不用任何警衛四處行走,并且所到之處,坐車的人民大眾都給予敬重的注目禮,這樣的改革就成功了。
這也是參與“烏有之鄉網”撰稿的所有同仁共同的改革理想。
星斗先生,我個認為,不是“烏有之鄉”反改革,只是“烏有之鄉”和主流精英的改革理想、改革路線、改革目標不同而已。星斗先生所言的“鼓吹邪教、反對改革、蠱惑人民”從何而來呢?再說,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進步,都是從發現問題、批判錯誤、糾正錯誤開始的,而不是從堅決維護錯誤開始的,由此可知,否定錯誤不等于反對改革,擁護改革也不能維護錯誤,只有這樣,中國的改革才能步入正途。如果改革只是為了一味的讓厲以寧那樣的坐奔馳,一味的在邪路上走下去,星斗先生,改革的結果會怎么樣,你想過沒有?
星斗先生還說:“毛新宇在《表揚張宏良、劉永佶,炮打官僚黨》一文中主張“對當權派給予徹底否定、猛烈抨擊、全面揭露”。“所有思考中國問題的人,求同存異,聯合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迫使腐敗無能的當權派退卻,是乃當務之急。”http://www.dajun.com.cn/wenji080101.htm。可見,烏有之鄉絕非孤立,動機遠非單純,他們旨在否定改革開放,否定堅持改革開放的現政權。”
(推薦者按:就憑以此文做論據這一點,就可見胡星斗的本質。毛新宇一文,明顯是海外反華反共勢力的造謠之作,意圖分化執政者與人民群眾間的關系,稍有政治常識的人不難判斷。胡星斗竟然表現的完全相信,那么結論只有兩種可能性,要么頭腦簡單極其愚蠢,是典型的無知的書呆子,可謂一條不足道也的小毛蟲,要么就是故意攪混水與海外反共勢力一起表演雙簧,用心險惡。)
對星斗先生以上觀點,我怎么看、怎么想,結果只有一個:星斗先生是堅決維護錯誤的一派,是極右翼的觀點,因為,否定當權派中的錯誤和貪腐無能就是反現政權么?我看不是。因為,當權派中的錯誤要反對,要否定,才能改正錯誤,走向正確,這是一。其二,如果現政權堅持錯誤,而不是改正錯誤,就不可以反對么?如果不可以反對,中國在錯誤的道路上滑行,結果只能陷入災難的深淵。從這個角度上說,拯救大廈于即傾,何錯之有呢?難道中國非改革到分崩離析、社會動蕩、黨毀國亡不可么?其三,難道星斗先生不知道,所謂國家意志,是民眾的共同選擇么?再說,民眾選擇自己的政治經濟道路,是中國共產黨一直的追求,也是世界發展的必然潮流,何錯之有呢?其四,為什么人的人掌握權力,既決定了中國的發展方向,也決定了黨和共和國的前途命運,星斗先生,難道說為少數人改革,貪腐無能的當權派就不能揭露、批判么?如果為少數人的改革,貪腐無能,制度賣國在中國泛濫成災(如郭京毅制度賣國),沒有人去反對,或如星斗先生一樣不準反對,中國會如何呢,黨和共和國的前途命運又會如何呢?其五,中國不足0.4%的家庭,占有了中國70%以上的財富(新華網公布的數據),而99.6%的家庭,卻分獲到不足30%的財富,這應該是一個我們所追求的目標么?其實,世界上任何一個政權不顧人民大眾的死活,就是不顧自己的死活。
星斗先生,2007年我和右翼單刀獨斗時說過這樣的話,現在也送給你:民意不可欺、民心不可辱、民志不可奪,誰違背了這三條,其結果必然是悲慘的。因為,這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尊重民心、民意、民志,并尊重、支持人民群眾的共同選擇,這才是中國走出各種困境的唯一出路。當然,星斗先生可能認為我的話又是左派之言,但是,誰懂得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并遵循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也就是尊重民心、民意、民志,并尊重、支持人民群眾的共同選擇,誰就能獲得人民群眾的共同支持。
因此,右翼要想獲得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也必須遵循這個規律,而不是強詞奪理,忽悠人民大眾。所以,不論左翼還是右翼,都必須反思右禍以人民群眾為敵、恣肆而又自由掠奪社會財富、禍國殃民、誤黨誤國的教訓,回到毛澤東的基本路線上來,回到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宗旨上來。反之,他就是歷史的罪人、人民的罪人。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毛澤東:歷史上第一個與"官國"傳統決裂的人
梁柱
[作者簡介]梁柱,男,1935年12月生,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現為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黨史專家、國史專家。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學科評審組副組長,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等。著有《毛澤東民主政治思想探析》、《毛澤東思想若干問題研究》、《履冰問道集》等十余部專著。
中國是一個“官國”,官國的遺產很容易被繼承,特權思想一代又一代遺傳下來,從古代一直到民國都是如此,具有很深厚的歷史土壤。中國共產黨及其創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告別“官國”的歷史起點,其代表人物是一代偉人毛澤東,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與“官國”傳統決裂的人。
謝覺哉從毛澤東睡硬板床說起
1959年春,黨內尊敬的“五老”之一謝覺哉,以中央赴革命老區慰問團團長的身份,來到革命圣地井岡山。他在參觀當時尚未修復的革命遺址時,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他指著當年毛澤東睡過的門板問陪同人員:毛主席過去條件差睡木板,現在當了國家領袖還睡木板,你知道為什么嗎?謝老認為,這就是毛澤東的“懸梁刺股”,他在提倡井岡山的革命精神,帶頭打破封建做官的特權,做官的生活特權、政治特權。
謝老還同身邊同志討論:解放快十年了,共產黨建立的是一個新政權,毛主席為什么一再教導反對官僚主義?有同志回答:人一當官,就容易脫離群眾。謝老對這個回答顯得很滿意。他進一步發揮說:這就是“官國”的遺產之一。共產黨的官就是不能脫離群眾,要為人民服務,這是黨的宗旨。困難的是,中國是一個“官國”,官國的遺產很容易被繼承,特權思想一代又一代傳下來,從古代到民國都是如此,有很深厚的土壤。
謝老說得何等深刻、何等好啊!在這里,他把特權思想、特權作風和特權享受,概括為“官國”的遺產,這是對長期封建社會傳統的形象說明,是共產黨人必須面對的一個沉重的歷史包袱。是的,權力具有兩重性,人民賦予的權力,既可以用來為人民服務,也可能被用作謀取私利。毛澤東以深邃的歷史眼光,看到了我們黨取得全國政權之后存在的這種危險。
抗戰勝利前夕毛澤東就向“官國”開炮
早在1944年11月,當中國革命勝利的曙光初露端倪的時候,毛澤東在給郭沫若的信中就說:“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文件看待。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一次又一次吃虧,如何避免此種毛病,實在值得注意。”在毛澤東看來,驕傲,就必然脫離群眾,在取得政權之后,就會貪圖享受,驕奢淫逸,重蹈歷史上農民戰爭屢遭失敗的覆轍。在建國前夕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向全黨發出了要防止資產階級“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的警示,他語重心長地說:“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全會還根據毛澤東的提議作出了六條規定:一曰不做壽,二曰不送禮;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并列。后來在“三反”運動中毛澤東重申必須堅持“七屆二中全會防止腐蝕的方針”。這表明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就把黨執政后反腐蝕的問題提到了全黨面前。毛澤東上述基于對黨的事業深刻理解而作出的高屋建瓴的科學預見,是我們黨執政必須具備的一種思想觀念和精神狀態,是共產黨員保持無產階級先進戰士本色、拒腐防變的長鳴警鐘。
毛澤東的一生,是爭取人民主權、捍衛人民主權的一生。他縈縈于心的是天下的蒼生,最痛恨的是那種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官僚主義作風。我們知道,官僚主義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以往一切剝削階級統治的國家所固有的特征。這是因為剝削階級為了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拼命維護他們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借助龐大的官僚國家機器實施對社會的嚴密控制,使國家日益成為脫離社會的機關。這種國家的階級本質,決定了官僚與社會的對立和分離。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與社會對立的現象消失了,主權回到人民的手中。但必須看到,由于歷史的原因,人民群眾在相當長的時期還難以達到直接地、普遍地參加社會管理的水平,所以人民的權力是通過自己的利益代表者,即共產黨和國家權力機關來實現的。這樣,黨和政府的工作人員與人民的關系如何,就直接關系到這個政權的性質。同時還要看到,舊的思想意識是不可能和被推翻的舊制度一起被埋葬掉,它會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存在并影響著人們。像中國這樣一個經歷了2000多年封建統治,在近代又缺乏民主傳統的國家,封建專制主義在思想政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遺毒根深蒂固,這不能不是官僚主義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得以復活的一個重要的社會歷史原因。這正是謝老稱之為“官國”的傳統習慣勢力的根源所在。所以,毛澤東尖銳地把官僚主義稱作“反人民的作風”,他說,官僚主義作風,“就社會根源來說,這是反動統治階級對待人民的作風(反人民的作風,國民黨的作風)的殘余在我們黨和政府內的反映的問題”。他在黨的八屆二中全會上一再告誡全黨:“不要滋生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
鏟除特權才能防止人民江山變色
在毛澤東看來,官僚主義的實質是一種特權的思想和作風。這種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看作是個人的專利、專權,它不但會表現在漠視群眾疾苦甚至欺壓百性的工作作風上,而且也會表現在以這種特權來謀取個人的私利。毛澤東極端憎惡特權的思想和作風,他是官僚主義的不可調和的敵人。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飽含深情地回憶井岡山斗爭時犧牲的同志,盧德銘、何挺穎、王爾琢、張子清、伍中豪……,他說,一回到井岡山,腦子里就看到了他們一張張年輕的面孔,都是活生生的。他們都是有堅定信仰有犧牲精神的好同志,犧牲時都只有二十幾歲呀!這時,毛澤東的思緒回到億萬工農百戰多的艱苦歲月,目光卻射向未來,他深深地思考和擔憂,千百萬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人民江山,會不會因為我們隊伍中的特權思想滋長而改變顏色?他說,一想到建立紅色政權犧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擔心今天的政權。他以蘇聯為例,說蘇聯黨內有個特權集團、官僚集團,他們掌握了國家的要害部門,為個人撈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一般黨員和普通老百姓是沒有什么權利的,你提意見他們不聽,還要打擊迫害。他接著說,我們國家也有危險,官僚主義作風反了多次,還是存在,甚至比較嚴重,官僚主義思想也比較嚴重。打擊迫害、假公濟私的事有沒有?這樣的事情,你們知道的比我多。但報喜不報憂,這也是官僚和封建的東西。做官有特權,有政治需要、有人情關系。縣官不如現管,假話滿天飛,忽“左”忽右、形左實右,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蛻化和變質,蘇聯就是教訓。我很擔心高級干部出現修正主義,中央出現修正主義怎么辦?有沒有制度管住他們?這時他特別提出,井岡山革命精神不能丟了,不能從我們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丟了。這些令人振聾發聵的深刻思想,是毛澤東1945年提出以民主新路跳出“興勃亡忽”歷史周期率、1949年提出“進京趕考”等一系列思考的延續和深化。這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戰略思考和歷史課題,后輩共產黨人應當加以警惕和自律;以能夠交出一份讓革命先烈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滿意的答卷。
從制度上入手打破“官國”傳統
1959年謝老在井岡山慰問老區時曾說,中國第一個在制度上打破“官國”傳統的人是毛主席。井岡山的士兵委員會就是一個例子,當官的沒有特權了。我們就靠這個,官兵一致、軍民一致打下的天下。他聯系實際、意味深長地說,我們共產黨進城了,當官的特權跟著就來了。很多人感到這是天經地義。我的親戚要我幫忙安排工作,覺得這是正常的。我的孩子也覺得坐我的小車,吃得比別人好,穿得比別人好,是正常的。我感到這些對我們黨來講不正常,危險。是的,進城之后當了官,面對可能滋長的特權思想和作風,一些從井岡山,從萬里長征,從延安過來的老同志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求索破題之途。在謝老講這番話之后的第六個年頭,毛澤東在井岡山與陪同的同志一起探討什么是井岡山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的時候,也特別強調士兵委員會的重要作用。他說,在井岡山時,我們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風,現在比較提倡的是艱苦奮斗,得到重視的是支部建在連上。忽視的是士兵委員會。支部建在連上,隨著我們掌握政權,現在全國各行各業都建有黨的組織,成為領導機構。黨的力量加強了。但自覺接受群眾臨督,實行政治民主,保證我們黨不脫離群眾,比井岡山時士兵委員會就要差得多了,全國性的政治民主更沒有形成為一種制度,一種有效的方式。井岡山時期士兵委員會是有很大作用的。由此可見,毛澤東這時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通過有效的政治民主制度,依靠群眾的監督力量,來保證人民政權的純潔性。
毛澤東這是從制度上思考拒腐防變的問題,在這里,他仍然是把人民群眾作為權力的主體來考慮的。他認為,要根治官僚主義,重要的是要擴大民主,特別是要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參加對國家的管理和監督。毛澤東曾經指出:我們不能夠把人民的權力問題了解為人民只能在某些人的管理下面享受勞動、教育、社會保險等等權利,而“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實際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在他看來,這種權利是至關重要的,是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和重要保證。他說,“沒有這種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證”,這就是說,只有勞動者的管理權得到保證,即能夠以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參與對國家事務的管理和監督,才能使黨和國家機關、部隊、企業和文化教育事業的領導權掌握在馬克思主義者手里,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制止特權思想的滋生。
打破“官國”傳統的制度必須依靠人來執行
毛澤東重視從制度上防止腐化變質,同時他又強調關鍵還是人的問題,因為任何制度都是靠人來制定和執行的。如果一個共產黨員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醉心于利用官場謀取私利,再好的制度也會被擱置,被踐踏。在這里,重要的是要解決好干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使之能始終保持社會公仆的本色。當時,八機部部長、井岡山老戰士陳正人通過在洛陽拖拉機廠蹲點搞調查研究,真正做到了同工人“三同”(指同吃、同住、同勞動)。他在報告中深有感觸地說:“干部特殊化如果不認真克服,干部和群眾生活距離如果不逐步縮小,群眾是必然會脫離我們的。”毛澤東看了他的報告后作了如下批示:“如果管理人員不到車間、小組搞‘三同’,拜老師學一門至幾門手藝,那就一輩子會同工人階級處于尖銳的階級斗爭狀態中,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階級把他們當作資產階級打倒。不學會技術,長期當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他在批示中還尖銳指出:“官僚主義者階級與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是兩個尖銳對立的階級。”毛澤東懷有深刻的憂慮,擔心我們這個國家,這個黨,將來會不會改變顏色。
毛澤東同“官國”傳統決裂的現實意義
如果說毛澤東對當時形勢的估計還過于嚴重的話,那么在今天卻更加顯示出這個警示的歷史洞察力和現實意義。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的生活也有顯著改善,但勿庸諱言,我們的干部隊伍也出現了諸多令人堪憂的問題。應當看到,在當今西強東弱、北強南弱的國際態勢下,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那種特權思想除了繼續表現在工作作風之外,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共產黨員和黨的領導干部失去了理想信念,瘋狂地走上了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不擇手段攫取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的罪惡道路。有的利用手中特權貪污受賄,盜竊國庫,榨取人民血汗,聚集大量財富;有的則官商勾結,權力投資,為謀取不義之財,視工人生命如草芥,成為新的吸血鬼;有的縱容家屬經商,利用特權一夜暴富,自己卻作秀清廉公正,欺騙公眾;有的以末日心態大量掠取財富,在國外營造銷金窟,懷揣多國護照,隨時準備開溜;有的活像封建時代官吏,戴了烏紗還嫌小,著了紅袍想紫袍,跑官買官,賣官鬻爵,時刻計算投入與產出的關系,準備大撈一把;有的為保住金交椅,守住特權,竟燒香拜佛,弄神作鬼,乞靈風水,迷信忌諱,修祖墳,建祠堂,封建霉味十足;等等,不一而足。中央雖三令五申,嚴加懲治,但這樣的人仍前仆后繼,揭出的事實觸目驚心,嘆為觀止。那些極端的腐敗分子,是社會主義的蛀蟲,是和平時期黨的事業的背叛者。寫至此,深感毛澤東的憂慮不是空穴來風,是值得我們高度警覺的。
列寧在十月革命后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所有經濟機關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義。共產黨員成了官僚主義者。如果說有什么東西會把我們毀掉的話,那就是這個。”在中國,“官國”的傳統具有非常深厚的土壤,是一種多么可怕的習慣勢力!一切真正的共產黨員和黨的事業的擁護者,都要同這種傳統觀念徹底決裂。我們要永遠記住毛澤東的教導:官氣是一種低級趣味,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才是高級趣味。共產黨員要勇于埋葬官場習氣,打破特權思想。
附文:
反思人禍教訓
胡星斗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1/7/153595.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