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兩岸領導人的一封公開信
嚴冬
·
2008-12-31
·
來源:烏有之鄉
論國共兩黨合作之政治基礎
——寫給兩岸領導人的一封公開信
現在國共兩黨的合作,以經濟合作為主。普遍表現為經濟搭臺,經濟唱戲;或者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甚至政治搭臺,經濟唱戲。而幾乎見不到經濟搭臺,政治唱戲。重經濟輕政治可謂兩岸交流的一大特色。
我并不是說經濟不重要。但眾所周知:政治是靈魂,經濟是血肉。沒有經濟的政治固然干癟,而沒有政治的經濟更是行尸走肉。這也是兩岸交流雖然頻繁甚至看起來很繁榮,但總覺得缺點什么的一個根本原因。
肯定有人會反駁說:這是因為兩岸意識形態不同,又長期處于分裂甚至對立的狀態,存在很多思想上的分歧和隔閡,而且這些問題短期內很難加以解決。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求同存異,暫時將問題擱置一邊,等待時機。而沒有任何或者說極少政治色彩的經貿往來就不失為聯結兩岸關系的最佳橋梁與紐帶。這也是當務之急。這種說法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它只看到了問題的一面,而且是次要的一面。如果把經貿往來作為搭建兩岸政治互動的平臺尚可接受,那一旦把經濟交往作為兩岸關系的主角甚至全部則完全是主次不分,甚至是本末倒置。說白了,這種處理問題的思路就是在逃避。而政治問題在兩岸關系中是無法逃避和繞開的。因為兩岸關系雖不同于中國和其它任何國家之間的關系,也不同于與香港、澳門之間的關系,但同樣容不得半點含糊。所謂求同存異者云云,不過是自降影響力的退縮、懦弱和愚蠢的行為與表現。
眾所周知,國共兩黨其實一直都擁有共同的堅固而廣泛的政治基礎——那就是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這種在當時屬于極其先進的政治理念如今看來也遠未過時。它是國共兩黨所有本質上的共同點的集合。是兩黨共同的思想基礎和信仰體系。也是兩岸合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歷史證明:只要雙方都堅守“三民主義”這一兩岸信仰與價值觀的共同部分,國共合作的前景就會無限光明。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空前團結和廣泛影響就充分彰顯了這一共同信仰的巨大威力與成功。而一旦合作雙方中的任何一方背離了這個基本原則和準繩,這種合作就注定要失敗。如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最終破裂和第二、三次國共合作的最后翻臉,都是因為有人背叛了“三民主義”,而將黨派利益甚至個人私利置于全民族的大義之上。這些都是歷史的深刻教訓。
毫無疑問,現在也就是第四次國共合作能否取得最后的成功和最終的勝利,也仍然逃不掉這一歷史規律的掌控。說穿了:兩岸是否愿意重新拾起這一共同的信仰和價值觀才是兩岸關系能否發展甚至取得突破的關鍵所在。這才是最重要的!而其它的一切不過是錦上添花。如果沒有了這個最根本的東西,那其它所有的一切都將是不牢靠、不穩固的。
再說得通俗一點:共同堅守“三民主義”,那兩岸就是志同道合的同志關系(注:絕不是指男同性戀);而沒有“三民主義”作為統率的兩岸關系,充其量只是各取所需的嫖客與妓女之間的交易。最多只能維持一段露水姻緣,而絕不能做到百年好合、修成正果!
國共兩黨的合作能否取得最終成功,除了共同信仰這一關鍵因素外,兩岸領導人是否英明睿智、遠見卓識、雄才大略、高瞻遠矚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看出小馬哥和胡總有何魄力與膽識!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嚴冬
2008,12,22
于北京香山西營二號院
注:這篇文章(略有改動)我已復印三份:分別寄給胡錦濤、馬英九和國臺辦主任王毅。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新年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