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腳醫生”到醫療產業化
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全文)對衛生工作的指示 (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告訴衛生部,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還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生,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
醫學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著讀那么多書,華陀讀的是幾年制?明朝李時珍讀的是幾年制?醫學教育用不著收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畢業生學三年就夠了。主要在實踐中學習提高,這樣的醫生放到農村去,就算本事不大,總比騙人的醫生與巫醫的要好,而且農村也養得起。書讀得越多越蠢。現在那套檢查治療方法根本不適合農村,培養醫生的方法,也是為了城市,可是中國有五億多農民。
脫離群眾,工作把大量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難的疾病上,所謂尖端,對于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樣預防,怎樣改進治療,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少。尖端的問題不是不要,只是應該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應該放在群眾最需要的問題上去。還有一件怪事,醫生檢查一定要戴口罩,不管什么病都戴。是怕自己有病傳染給別人?我看主要是怕別人傳染給自己。要分別對待嘛!什么都戴,這首先造成醫生與病人的隔閡。
城市里的醫院應該留下一些畢業后一年、二年的本事不大的醫生,其余的都到農村去。四清到××年掃尾,基本結束了,可是四清結束,農村的醫療、衛生工作沒結束啊!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嘛!
雖然詬病很多,但毛澤東時代的“赤腳醫生”還有聊勝于無的,雖然水平有限,當年培訓的現在看小病也沒問題,另外收費一般不會黑心腸,不過聽說進的有些藥材不正規,但不是假藥,奇怪藥品的審批和監管。在落后的條件下,相對于窮人沒處看病、看不起病,“赤腳醫生”是偉大的創舉,況且提出的目標也只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前者是早已證明的事實!
對絕大多數老百姓,菜可以少上幾個甚至不吃,能吃飽飯就行,衣服可以少買幾件,不買名牌,能見人就行,但生了病必須看醫生,談混論嫁得有房子,有了孩子必須供下一代上學,這些,統統已經“產業化”了。市場化是好事情,市場化以后,終于不用領導批條就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三大件了,深夜也可以買到夜宵了。考慮到“產業化”以前,能享受教育、醫療、住房福利的也僅僅是少數國民,更貼近市場經濟的“產業化”應該是好事情,但醫療、住房、教育收費已經與市場接軌了,管理仍然處于壟斷階段。
衛生部一次次的下調藥價,卻不提當初核價的時候高藥價是怎么通過的。中國每年批準的新藥數量是美國的幾十倍,很多僅僅是同一種藥不同藥廠用不同名稱。醫藥流通環節的黑洞,應該從源頭找原因。宣威醫療改革,明明降低成本的采購,卻只能用“議價”避開衛生部的規定。幾年來,救死扶傷應該惹人敬愛的從業者,卻成了怨聲載道的“白狼”,龜玉毀于櫝中,誰之過?
翻翻報紙,打開電視,廣告中一大半與房產、教育、醫療、醫藥、保健品相關,“產業化”的力量真大呀,大的老百姓無處遁逃。產業化的決策真高啊,高的能影響幾代人。產業化的見效真快呀,短短幾年間,大部份老百姓就被產業化壓得透不過氣來。齒齡尚幼,我不知道“產業化”之前,大部分中國人是怎么看病的,只知道“產業化”以后,小病硬抗的太多了。醫療產業大發展,七八十歲的企業離退休老干部醫療費卻不給報銷了,更不用說已經病逝醫療費還不報銷的退休工,不知道他們到底死于貧困還是病痛。如果把企業效益不好作為對退休人員欠薪的理由,他們是否應該為后來人的不肖買單。離退休人員醫療報銷負擔沉重(對個人和企業兩方面都是),一半歸功于畸高的醫藥費,“醫療產業化”以后,很多無良醫生不是為療效開方,而是沒病看成有病,小病看成大病,可能是為此,很多醫院有限制公費醫療者開藥種類和數量的書面規定。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已經十多年,比較健康的老人累計未報銷的醫藥費和拖欠工資也可能上萬,即使一次性補齊,也實際損失了70%的購買力。拖欠壟斷企業費用要繳納高利率的滯納金,拖欠工資的主體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健康的產業化首先是充分的市場競爭,醫療壟斷體制下,公立醫院向金錢靠攏,“老軍醫”不承包就奇怪了,軍院和武警醫院的性病廣告等占據了大量的廣告空間。據說高質量的青霉素是不用皮試的,在此為廠家提供營銷創意一條:云雨過后來一針,減少花柳困擾,**青霉素,免皮試,請認準**制藥廠出品。適當增加四環素、螺旋霉素、紅霉素系列非處方藥劑,誰先采用誰發財,還能幫助賣身助家、賣身助教的少女和性不擇食的民工減少開支,增進健康。
只要醫療廣告主舍得大量投入,人民健康就得和醫院人員的腰包掛鉤,“沒病看成有病,小兵看成大病”。患者就醫,大部分時候只需要簡單的檢查、吃藥、打針,使用昂貴儀器的幾率很小。既然如此,完全可以將醫院的檢查和治療分離,公立醫院免費診斷應該很容易實現。鼓勵醫生獨立開業,逐步取消所有的醫院承包,所有醫院的醫療儀器納入開放的經營范疇(收費標準可以自己訂,但要公開),窮人“看病難”應該能緩解許多。為防止黑心的“白狼”為惡,每個醫生都設立國家統一編號并公諸于網絡,如果因水平問題導致醫療事故或亂收費,按規定處罰并公開。不同藥廠同一種藥不同名稱,也由衛生部統一說明其功用、含量等,為避免混水摸魚,病歷填寫規范用楷書和行書,收費由計算機打印明細,從信息角度遏制“藥價虛高”。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據聞干部醫療費用占公費醫療的70%,為了更好的革命,也為了干部們的身體健康,建議所有醫療費超標的干部(按年齡統一標準)統統內退或轉閑職。
上述幾條,惠而不費,也不需要爭奪公務員的招待費、車馬費。當然,“人民的政府為人民”,最好還是撥出款項救治受傷、生育、闌尾炎等患者的,幾千萬沒解決溫飽的窮人也最好由政府提供免費醫療。公立醫院醫生工資,估算大致的缺口,對政府財政影響也不大。
降價藥品買不到,大可以在咋呼“醫藥分離”同時,對廉價藥網開一面,所有醫療機構有權同時經營所有規定的降價藥品,另外在每座城市設立一家專門的廉價藥店,政府予以津貼。一方面為老百姓報銷醫藥費的一定比例,一方面容忍虛高價格的藥品肆虐,就像把價格提高然后打折的服裝“揮淚大甩賣”,消費者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果國民都懂得簡單的醫學知識,醫院的壓力會小很多。瑞士女公民上學要接受護理培訓,九年義務教育,增加醫學常識和護理簡單技能培訓也應該可以。說實話,義務教育教材(中高等教育教材也是)不實用而且重復的文科教程很多,把這些內容更換為技能培養,相信“樹人”成果會事半功倍。兩年學制的中專衛校,相當課程并不是專業課,把醫學常識和護理知識納入義務教育,應該不會拉長“成材”周期。
教育和醫療負擔沉重,相關冗員是重要原因,不教書的和大部分時間不教書的“先生”們太多了,不會看病的醫療行業人員比例更高。他們是老百姓擺脫不了的枷鎖,還有交通和通訊部門,某些方面有甚于教育和醫療行業,最困苦的老百姓已經無力感受罷了。
2006舊作《把窗戶紙捅開》一部分,2007略作修改。
笨狼受限制的博客 http://mememevvv.blog.tianya.cn 笨狼出山,要我合集在上面留下信箱
上面文章全文網絡轉載一律免費,但請不要用來賺瀏覽費。
如果連接不上,以后會成批提供新的瀏覽和下載地址!歡迎讀者們通過各類方式自由傳播,傳播得力,新作品優先免費閱讀。
笨狼關于政治經濟的文章大部分已經發在上面,社會、文化、管理、法制的十幾萬字,將在未來幾個月陸續推出。部分預告:
透析“眼鏡蛇”
證書和資源浪費
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系統工程
用科學眼光看風水命理
君子、小人、流氓、無賴
流民和小販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