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我國人民造成的慘重災禍,罄竹難書!!!
牢記歷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口號。多年來,某些中國人在談到中日關系的時候,總要重復一下中日友好的調子。然而,歷史與現實非常明確地證明,中日友好的提法是缺乏事實根據的自欺之談。綜觀中日兩千年的交往,中國與日本之間,中國人民與日本人民之間從來沒有過平等友好的關系。
日本對中國懷有的根深蒂固的惡意,日本人以惡意對待中國人,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任何對不起日本的事,而正是因為我們教了日本人太多的東西。日本沒有創造自己的文明,他們引進了中國文明作為其文化的根本。日本人要稱霸世界,必須首先徹底打垮它的啟蒙老師——中國,以摒除它固有的自卑心理。一旦消滅了中國,日本就可以把自己標榜為世界文明的一支,成為世界的領導力量。這種心理,和那些武俠故事中不肖弟子藝成之后要殺害恩師是同樣的。
我們不能忘記,在明治維新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發動和參加過14次侵略戰爭,其中10次是對華戰爭。1927年7月,日本田中內閣在“東方會議”上提出:如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我們更不能忘記,從明朝開始,倭寇就頻頻入侵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還記得當年戚繼光抗倭,流芳百世;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攻城掠地,奸淫殺戮,逼迫清庭割地賠款。此后,到了1931年,中國人在日本人眼里更是豬狗不如,成了殺光、槍光、燒光的對象,男人脖子被當做比試刀鋒的試驗品,女人被日本人任意奸淫然后開腸破肚,兒童成了日本人刺刀上的玩物....。世界歷史上有哪個民族像我們一樣遭受過如此恥辱?
由上可見,說中日人民有過友好的歷史完全是完全違背事實的。
回頭看看,作為發動侵略的一方,日本鬼子是如何“賊喊捉賊”地裝出一付受害者的樣子,來紀念它們的“進入”亞洲的;鬼子又是如何下工夫紀念所謂的“受害史”吧!
1.選擇性地紀念歷史
日本學校的歷史教育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內容包含在社會科目里。教科書中有大量色彩鮮艷的歷史照片和圖畫,不僅圖片比文字多,文字介紹也很講究故事性和可讀性,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小學生記憶。
例如,教科書對東京大空襲、沖繩戰役、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寫得比較詳細。因此,學生們對原子彈給日本造成的傷害都很了解。但是,一些教科書出現掩飾、篡改,甚至美化侵略的現象,大大減輕了其對自身罪惡的反省。
2.紀念“受害史”不遺余力
在日本,被紀念得最多的歷史當屬“戰爭受害史”了。廣島和長崎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追悼儀式,追思在戰爭中死難的人。
總之,日本人很在意本民族遭遇的災難——他們不會記得就是這種災難是誰引起的,卻對自己給其他國家造成的傷害非常漠然!世界上誰敢說鬼子曾經有過、哪怕是一次先從反省自己的罪惡開始紀念的?
反觀我們呢,人們常說中國是最看重形式的國家,卻在抗戰紀念上最缺少形式。
當然,我不否認,在21世紀的國際局勢和格局下,我們作為大國要崛起,睦鄰友好是必須的,總不能周圍都是“敵對國”而走向世界,問題是這要有前提吧?
這個前提就是鬼子誠懇道歉、并賦以行動。可惜我至今沒看到鬼子有此“善舉”!
曾幾何時,國內有一些人,甚至是一些“名人”,如馬立誠、葛紅兵之流,這些掌握一定輿論話語權的所謂“精英”人士們,為了自己的私利,大肆叫嚷什么中日關系要面向未來;什么不應該復仇......等等奇談怪論!在日本拒不承認那段侵略歷史、把”侵略“換作“進入”、把中國政府和人民紀念的正義行動說成是“中國政府蓄意挑起對日仇恨情緒”的基本立場至今還沒有改變的情況下,肆無忌憚地配合倭寇宣揚起什么新“對日思維”來了!
盡管自小泉后,經歷了安倍的過度,再到福田推行了300多天的“中日友好”,現在日本政壇風波,誰上臺還是未知數,但不管是麻生太郎、石破茂、與謝野馨、石原伸晃或小池百合子,無論誰上,都不可能實質上奉行“中日友好”的。在與其他4位參選人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麻生說:“日中友好是手段,目標是實現日中兩國的共同利益。”
再看民間,直到今天,日本人中間認為日本曾經侵略而不只是進入中國的有多大比例?認為日本應該向中國賠罪的又有幾個?
在抗戰期間,日本為了消磨中國人的斗志,鼓吹東亞共榮圈政策,一邊對中國人大肆屠殺,一邊大談“中日親善”,欺騙了不少人,也勾引了汪精衛等漢奸。
中日友好的說法從中國人嘴里說出來只能讓日本人感到可笑,只能更加加深對中國人的輕視。中日兩國之間實現邦交正常化之后,日本便屢屢竄改歷史教科書、否認南京大屠殺、參拜靖國神社、侵占我固有領土釣魚島等種種事情就不斷發生。
對日本這個豺狼本性的民族來說,要想使它改掉本性那是不可能的!但上帝給我們中國安插了這么一個惡鄰,我們就不要抱怨不公、我們唯一做的應該是:就要勇敢地去面對!中日友好既沒有歷史的根據,也沒有現實的基礎。
我們今天的和平,是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付出慘重的代價換來的,過去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
同時,從歷史的角度看,一個民族的強弱,精神力量是國力之王、國力之冠,是第一力量!有很強的民族精神,其他方面就都有希望。而沒有文化的經濟是沒有靈魂的經濟,沒有文化力支持的經濟不可能長期穩定地發展。
最后,借用歷史學家的一句話來結束文章:
銘記歷史和教訓,紀念不是為了延續仇恨!紀念是為了保留一段真實的歷史。“否認歷史害莫大焉”!
因為:“善忘從來就不是美德。”——讓我們珍惜和平來之不易吧!
銀河巨星 2008年9月18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