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亮是位好教員
關于張賢亮,有以下幾點值得玩味。
一個就是,張賢亮曾經刻苦研讀《資本論》。當然,按張賢亮自己的話說,那是閑得無聊,要讀書也找些不惹麻煩的書來讀,所以找了資本論來讀。張賢亮后來承認,有了資本論的功底,這為他后來發家致富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馬克思的資本論是論述關于資本主義社會運行規律的,當然里面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理論更是揭露了錢是如何生錢的道理。“書中自有黃金屋”,張賢亮研習資本論不是去為了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后又恰逢中國改革開放,張賢亮活學活用資本論,再加上在社會底層多年摸爬滾打的社會實際經驗,這些幫助張賢亮排除種種困難,一舉成為富甲一方的士紳。
二就是張賢亮目光特別尖銳,一眼就瞧出了共產黨這個金字招牌的價值。在這一點上,張賢亮可比那些自以為是的所謂左派或右派要老練的多,這當然要歸功于張賢亮對中國社會的經驗和深刻認知。如果僅僅只是認識到這一點還不算什么,張賢亮還進一步提出“改造共產黨”的觀點,就是號召知識分子大量爭取入黨,通過改造共產黨的組成成分和比例,而最終實現知識分子的思想意識一統黨內的天下,變執政黨為我(知識分子群體)所用。
三就是張賢亮才智過人,無愧于“三棲名人”的稱號。張賢亮不僅是文化界的大作家大名人,還是商界的大腕大富人,另外在政界還有一些委員代表身份,以及在一些社團擔任重要職位。聲名顯赫如張賢亮者,當然是眾多幻想通過個人奮斗而有所得的人崇拜的對象。
若說張賢亮一生有遺憾的話,那就是張賢亮至今都沒有跳出他的那個“小我”,如此聰明才智,終因難求“大我”境界,而終究無法在歷史中占據重要地位,頂多只能按普通歷史人物進行一般處理。當然,盡管如此,這也是很多文人無法達到的地位。幾千年歷史過來,產生了無數文人,又有幾人能歷史留名?張賢亮由于家庭和個人的際遇,而對社會主義制度深為不滿,必欲除之而后快。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歷史變故,以張賢亮的發展,其家族必然聲名顯赫。又有人說,如果不是歷史變故,張賢亮不過一紈绔子弟而已,早已湮沒在蕓蕓眾生之中,哪還有今天的這個張賢亮。歷史,真的總是那么令人愛恨交加呀。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玩出不同的味道,這就是社會人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