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打乒乓球與指揮抗震救災——真本事,不做秀
云淡水暖
5月份,胡錦濤總書記訪問日本,訪問過程中的電視新聞報道中,有一段給草民生動印象的新聞,就是胡錦濤到東京早稻田大學出席2008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開幕式。這個開幕式日本方面有首相福田康夫、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參加,領導人重大外訪新聞一般比較嚴肅,報道的辭令也很“外交”。晚上回家打開電視機“聽”新聞,一些過程報道過去后,說是胡錦濤要與近年來在中國有些名氣的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福原愛打乒乓球,這算是一個“花絮”了。
以往的印象,領導人外訪有時會安排一兩次有關的文體活動,一來營造外交活動嚴肅語境下的活躍氣氛,二來展現領導人的個人魅力,表達親和力。草民聽到說打乒乓球,就猜想胡總書記會不會穿戴上一身球衣行頭,把氣氛做足,然后象征性地揮拍“學習”打幾個來回,乒乓球這種需要比較高技巧和熟練度的運動,對日理萬機的胡總書記是不是“難”了點。
于是,草民特意過去看屏幕,結果出乎意料,胡錦濤就脫下外衣,像是在辦公室公休時間來幾個球的樣子,拿起球拍就開練。而最令人驚訝的是胡錦濤的球藝,實話實說,如果從乒乓球專業運動員的角度,胡錦濤的姿勢、步伐、手型,是業余級的,然而,在業余打球的人角度觀察,胡錦濤的球藝不差,特別是手腕動作,很熟練,很有效,很實在。
胡錦濤一看就是練過的,練的時間肯定不短,還并不生疏,說明有堅持,打球的姿勢自成一體,很有特點。發球,胡錦濤的手腕快速抖動,發出去的球速度很快,弧線低,一般業余打球的人接這樣的發球需要些功夫的。當然,與胡錦濤對陣的福原愛(后來還有王楠加入2打1),畢竟是國手級的水平,與業余級的胡錦濤打對攻不對稱,所以有意識地采用了守勢打法,遠臺防守,一般說來,會有意識地放比較高的球,胡總當然不客氣地大力扣殺,看得出來,胡總扣殺的線路習慣地比較刁鉆,扣殺的力度比較大,扣殺的失誤很少。
最有看點的是胡總專注的表情,打球就是打球,盯住來球,看準方位,出拍及時,沒有絲毫懈怠,極之敬業。總之,胡總是會打才打,是真的在打,是用真本事在打,絕不是擺一個POSE似的應景式的作秀。
草民以為,這個小小的外訪花絮,不啻反映出胡總一貫的風格,務實、求真、無花架子、無虛張聲勢、不爭奪眼球。
胡總的這個風格,在緊接下來發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指揮全國、全軍的抗震救災活動,再次展現得很充分。胡總做的工作,多為“幕后”,但卻關乎抗震救災工作的基礎,關乎抗震救災的全局勝利。
記得震災發生的最初兩日,新聞報道多集中在都江堰、北川的幾個“熱點”,5月15日,四川衛視報道,胡總再次對救災工作做出指示,“抗震救災工作要點、線、面總體布署。當地黨委政府要組織力量搞好自救,積極搶救受傷群眾。救援部隊與地方干部要組成聯合救援組,深入縣城和受災鄉鎮,全力實施搶救。在抓好點上救援工作的同時,一定要考慮面上的救援工作,要根據情況迅速組織力量,到需要救援的地方去搶救群眾。”,胡總是從全局觀,是從總體觀出發,把整個災區都統籌在抗災戰役之中,事實表明,許多邊遠、偏僻地區的災情,得到了及時關注。
胡總首赴災區視察抗震救災是5月16日,作為中央軍委主席,胡總第一時間把黨和人民對人民軍隊的信賴和支持,表達給了救災官兵“你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令災區的群眾感受到希望,看到了信心,增添了力量。你們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黨和政府感謝你們,人民群眾將永遠銘記你們的功績。”,此后的大量事例,印證了胡總對人民子弟兵的高度評價。
在前方如火如荼地抓緊抗災的時候,5月23日,胡總卻出現在帳篷生產廠視察,5月25日,又出現在活動板房生產廠視察,這是具有戰略眼光的指揮風格,在棋局上講,就是走一步、看三步,災區還在救人,后方就開始部署半永久安置了。這反映了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在。
在四川災情,特別是唐家山堰塞湖牽動全國、全球目光、人心的時候,胡總卻出現在新聞報道較少的陜西、甘肅災區視察,胡總的視察,表現了黨和政府全國一盤棋的布局,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關愛的思維。在漢中金山寺村的帳篷小學,胡錦濤還用粉筆在小黑板上寫下十六個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領著孩子們一起大聲朗誦。這十六個字所表達的,是社會主義中國歷來的社會主義災害救助風格。
胡總打乒乓球,有自己的風格,有真本事拿出手,胡總指揮抗震救災,秉承的也是務實的風格,憑借的也是真實的指揮能力。一句話:真本事,不作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