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視,切換頻道,一面是賑災,一面是奧運火炬傳遞,真是悲喜兩重天!
盡管地震已過去了半個月,人們依然對地震中遇難的人員,尤其是孩子,感覺悲傷不已。這次地震給人最大的心靈震撼,恐怕還是大量學校的倒塌和成批孩子的傷亡。人甚至動物對孩子都有一種天然的愛,在危難的時候,幾乎每一名父母都可以為了自己的孩子舍棄自己的生命,連“先跑老師”范美忠也概莫能外,畢竟他說那種情況下唯一不能放棄的是女兒。如果說這世界上還有看到自己的孩子受難卻無動于衷的,可能只有 茅于軾 先生, 茅 先生說“犧牲自己造福別人是愚蠢的”,孩子,畢竟不是自己,生死 關頭茅 先生一定是非常清醒理智的。從這一點看, 范美忠 先生還沒有學到家,所以 茅 先生是“大師”, 范 先生只能當中學教師,這叫“美中不足”。
說起奧運,便想起主會場鳥巢。鳥巢采用整體鋼架結構,該建筑的框架是由高強度的鋼材構成的整體,我想,不管北京發生多大的地震,鳥巢必定是安然無恙的。看到鳥巢的圖片,我常會想起家中餐桌上防蒼蠅的罩子,即使把餐桌碰翻,各種瓷器的碎片摔滿一地,而那罩子即使翻一個底朝天,也是決不會壞的。如果震區的學校,尤其是教學樓,建設時可以參考鳥巢的建筑標準,外部采用整體鋼架結構,內部采用密度小、保溫性能好的輕質材料,有些輕質材料,強度與木板不相上下,而密度不到木材的五分之一,和泡沫塑料差不多。即使發生類似汶川大地震的自然災害,它的框架不會倒塌,不會散架,而內部材料即使發生脫落下掉,可以盡可能的保護孩子們的安全,最多造成輕傷,一般不會危及生命。另外,由于其主體結構是裸露于外的,誰想偷工減料,那也是一目了然。
也許有人說這樣的話成本太高而不堪承受,那么我要說,首先,教學樓畢竟不是鳥巢,沒有那么大的場面,投資當然也少得多。其次,鳥巢能容納十萬人,如果每座教學樓容納一千人,建設夠十萬學生上學的教學樓,只需一百所左右,如果按鳥巢的投資30億計,每座教學樓可以投資三千萬,我不信三千萬元還建不出一座合乎我的規格的教學樓。第三,鳥巢開一次奧運會就沒多大用處了,教學樓的使用價值遠大于鳥巢,難道數以萬計的孩子的生命,還抵不上一場奧運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