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時發表于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hndzh001
論“理性愛國”
黎吉標
前一陣子外媒污蔑西藏事件,沖擊奧運火炬傳遞及CNN主持人公然對我進行種族歧視之時,我們“理性”的主流媒體一片沉默,顯然他們并不認為這“損害了國家形象”。可是,不那么“理性”的網民們“迷失自我”憤怒了,行動起來了,到某超市前表達了自己的情緒化行為。我們“理性”的主流媒體卻不約而同地一片騷動:“損害了國家形象”。
好個主流媒體,什么東西?
可愛的《南方周末》在4月24日發了好幾篇文章:《專訪中國前駐法大使吳建民——“抵制是思想落后于實際的反映”》(記者:張哲;A3)、《效金晶弱女子,做風范大國民》(本報評論員 史哲;E29)、《喜看今日之域中,已非憤青之天下》(令狐補充;E29)
前外交部大員吳先生開口閉口就是“理性”:“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你們這樣的報刊,把比較理性的聲音告訴他們。”史哲先生很“理性”地告訴人們:“它(指‘大國民心態’)需要一顆平常心”。令狐先生的補充更是直白:“無論如何,和平理性可喜可賀”,并在莫須有的樂觀精神的鼓舞之下莫名其妙地做了個判斷,“說實話,憤青雖然原地踏步,但社會每天都在進步。”
呵呵,好個“理性”,什么東西?
按吳史令們的邏輯,友邦主持人侮辱我倒是小事,無損國家形象;外媒污蔑我也是小事,無損國家形象;奧運火炬傳遞被沖擊也還是小事,無損國家形象。“理性”,只要我們擁有“理性”,就能夠心平氣和嬉皮笑臉,就能夠極大地提升國家形象了,就是“大國民風范”了。中國網民的抗議倒成了大事,“損害了國家形象”;國人的憤怒倒成了大事,“損害了國家形象”;青年學生的街頭表達倒成了大事,“損害了國家形象”;沒有了“理性”,缺乏“大國民風范”!
哈哈,什么邏輯?
無怪乎吳史令們在事件發生伊始默不作聲,好一個“大國民風范”,如佛光普照人間一派祥和。大概也“與國際接軌”了?可仔細看來,又覺得別有一番“中國特色”。
以此類推一:
鴉片戰爭之中反抗外國殖民入侵的先烈們也是沒有“理性”的憤青了,因為吳建民先生很和藹地告訴我們:“在全球化情況下”“抵制是思想落后于實際的反映”,大家都別抵制了,趕緊全球化去,爭當“風范大國民”。鴉片戰爭發生于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時期,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世界各國各民族只有兩樣選擇:要么殖民,要么被殖民。林則徐顯然覺悟沒有吳先生高,也沒有“大國民風范”。林則徐毫無猶豫地抵制殖民者的入侵,加入到“憤青”的行列當中了。
以此類推二:
康有為、梁啟超在面臨民族危亡之時要求“拒約再戰,變法圖強”實屬“迷失自我”,不就是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么?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啊,第二次工業革命來勢猛烈不可遏止,先知告訴我們:“抵制是思想落后于實際的反映”!用“理性”武裝自己吧,“迷失自我”的人們!趕潮流當“風范大國民”去,既有地位又有高收入。
以此類推三:
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要“打倒反動派,解放全中國”也相當地沒有“一顆平常心”,屬于“迷失自我”。吳史令們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把自己身邊的事辦好,就是最大的愛國”!你一個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的學生,死讀書讀死書死死讀書就是“最大的愛國”了,“解放全中國”輪不到你這師范生。
以此類推……
再怎么推,還用的著推么?明擺著:所謂“理性”者,國之禍首,所謂“大國民風范”者,民之罪魁!
吳史令們口口“理性”聲聲“平常心”標榜自己“大國民風范”,果真如此?
未必!
令狐補充之所謂發自肺腑“喜看今日之域中,已非憤青之天下”,“喜看”就不必了,還是“憂患”點吧,要是當年的林則徐、康有為、毛澤東他們也認為“把自己身邊的事辦好,就是最大的愛國”,估計中國近日輪不到你“喜看”。再說,一個“已非憤青之天下”就激動得發自肺腑地“喜看”,也未免太不理性了么?
史哲先生把群眾愛國運動批為“淹沒一個無辜企業的盲目憤怒”,企業是否無辜,暫且無論;憤怒是否盲目,還需思量。史先生既然有“大國民心態”神功護體,又何必斤斤計較于“盲目憤怒”?
吳建民先生沒說愛國是壞的,表達顯然委婉得多“愛國是好的,但要用理性來指導”。哈哈哈……,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理性的愛?“理性”,不過是人們用于命名具思維動物在進行一件事情之前綜合衡量利弊而后決定行動的華麗借口。吳先生拿著雞毛當尚方寶劍,以為上可斬“迷失自我”,下可斬“憤青”,不亦謬乎?
還是先別“理性愛國”了。
2008-4-29 上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