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發言人不能壓制批評!
看了鐵道部發言人反駁廣州政協副主席對鐵道部在抗擊雪災中的行為給以的批評的報道,大吃一驚!政府方面也可以這樣對待也許是并不真實的批評嗎?我們黨一貫提倡的“有則攺之,無則加勉,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批評原則,在這里不適用了嗎?
看鐵道部發言人的洶洶氣勢,他一定是把廣州的政協副主席當成某個外國的代言人痛加批駁了。因為他特別指出:“有關郭錫齡先生“炮轟”鐵道部的報道,我在廣東某家報紙、某些網站尤其是在境外媒體上都看到過,影響不小。”讀者當然能明白這位發言人所謂“尤其是在境外媒體上”的暗示的某種危險性。至于郭先生的批評被稱之為“炮轟”,正是境外媒體的炒作,而并非郭先生的原話。這位發言人信手拿來,加在郭先生頭上,在文革被一紙公文否定、所謂文革詞匯至今仍令某些人 “心有余悸”、不寒而栗的境況之下,發言人的意圖能看成是與人為善的嗎?
發言人還質問批評者在風雪中都干了什么?似乎任何一個批評者不在廣州火車站被擠得東倒西歪呼天叫地,不在某列被圍困幾十個小時的列車上凍過餓過,就連批評的資格也沒有。如果還有哪一個人沒有去抗雪災一線掃雪鏟冰、尤其沒有像發言人這個大功臣一樣,“每天都要到調度指揮中心了解當天的救災情況”,居然還在“祥和”的氛圍里過大年,那就是說風涼話、站著說話不腰疼!那就是罪過!
發言人還借用地方政府組織的名義向批評者施壓,企圖孤立批評者。批評者非要代表什么人嗎?僅就對鐵道部在這次風雪災害的表現有所不滿而言,很顯然,政協副主席的不滿情緒與滯留廣州火車站廣場的近百萬旅客的不滿情緒,似乎也沒有什么兩樣。鐵道部發言人要非要聽一聽有代表資格人的批評意見,某政協副主席的批評已是很有代表性了。
這次雪災,鐵道部門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不是你的評功擺好就能開脫的,也不是什么含糊其詞的“災害反映出鐵路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明顯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樣說不準是自我批評、從嚴要求,還是埋怨指向高層對鐵路建設關注不夠……能夠遮掩過去。
夠了!一場風雪,全國幾十萬、幾百萬、也許數千萬之數的人不能回家過年!多少萬人“一票難求”!多少列火車被圍困在冰雪之中,廣州火車站還發生了擠死人的慘劇……這么些最基本的民生問題,鐵道部應該承擔的,你束手無策,你還喋喋不休、啰里羅索什么?抗擊災害你自詡立了功,但要問一句:一場風雪之后,如果并沒有成災呢?鐵道部難辭其咎呀!
這里插一句:政府發言人應該“內外有別”。對外有理有利有節,不妨使用外交辭令,也可以“無可奉告”。對內的,誠懇虛心一些。一家人,關起門來說話么。實事求是為綱,其余都是目。容忍不那么準確、不那么氣順的批評。怎么不可能郭先生也對鐵道部帶著一些氣不順?發言人豈能振振有詞、出口傷人?如此看來,鐵道部這位發言人甚不合格,應該盡早“下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