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動輒說“要不是改革開放……”的人最可怕
云淡水暖
從現實來說,一般人對事物的認知,都是從自身的感悟出發,關于偉大的改革開放,草民會由衷地說一句,“要不是改革開放,我就沒有上大學的機會。”,這是因為草民自身的經歷決定了的,當時草民家的所謂“政治條件”,無法同工農出身的子弟競爭。自60年代開始的“學校向工農(家庭)子弟開門,招生向工農(家庭)子弟傾斜”的政策,一直到70年代都比較“堅決”的,機會少,就輪不到草民這樣的情況了。所以,如果有人膽敢“反對改革開放”,草民會堅決地、悍然地嗤之以鼻。
還有一種人,就是比如最新的福布斯首富榜上的廣東順德的楊姓“地主”,據說已經囤積了足夠5年以上的開發用地,最近因為香港股市的大漲,身價已經過千億港幣。香港股票投資者,就是看中了其名下的巨量土地資源,土地資源越來越寶貴、稀缺,當然是熱捧的因素。楊首富也會由衷地講并且確實對記者講過“要不是改革開放,……”,據報道,當年老楊不過是順德的一個小小集體建筑單位的頭頭。
以上兩例,草民想,無非是證明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人們往往從自身的既得利益去看問題,草民的“既得利益”就是獲得了上大學的機會,楊首富的既得利益就是成為了億萬富翁。當然,這其中是通過努力的,草民的努力是讀書積累考試的“本錢”,楊首富的努力就復雜一些、曖昧一些,至今有些說不清道不白的來由。
比如,2007年《中國經濟時報》報道,楊首富的房地產公司在廣東一個屬于國家三類地區、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1.8%、人均耕地0.83畝的貧困縣陽東縣,通過當地政府以建設公園為名,以每平米不足10元的平均單價征用農田和用于灌溉數千畝水田的水庫,最后建成一處占地近1500畝、最高單價達2000萬元的“五星級”全封閉式私人花園別墅區。縣城里沒有一座公共廁所,而被毀掉的水庫,原是縣城僅有的燕山湖公園,原名為狗尾水庫,是五十年代興修水利時,廣大人民群眾用肩膀挑出來的。當地的農民對記者說:“我們的心在流血!”。
所以,如果是楊首富這樣的人物說“要不是改革開放……”,失地的陽東農民們恐怕會有與楊首富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因為楊首富的財富,是建立在對他們的殘酷盤剝之上的,在失地的農民面前,如果楊首富說這樣的話,是對“改革開放”的污辱,因為改革開放的初衷,是先富帶后富,而不是把自己的富,建立在他人的失地致窮上面。
但還有一種人比楊首富更為可怕,楊首富的富還敢于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曝光,高調地被尊為“首富”,而另外一種人就要陰晦的多,他們時刻把“改革開放”掛在嘴邊,仿佛只有他最“改革開放”,擺出一副“天下為公”的姿態,無時不刻地、諄諄地、親切地、苦口婆心地告誡“要不是改革開放.....”,但他們又不肯像楊首富那樣“襟懷坦白”,說白了,就是通過改革開放,自身得到了多大的既得利益,這種人“打死也不說”,草民略舉兩例。
一是草民認識的一位前高官,從其在企業做黨委書記時起,就是“臺上他說人、臺下人說他”,成天把“要不是改革開放……”掛在嘴上,他主政時期的企業的一些關鍵部門如財務、辦公室、銷售等崗位的干部,后來都落下個“自殺”的結局。而此人卻一再高升,先是省會的市長、然后是副省長,最后牽涉一樁賄賂案(巧合的是也與房地產有關),入獄十數年,但認定的只是副省長任上的百把萬贓款,企業當政時期的問題被“忽略”了。最有意義的是,此公做秀的功夫了得,但凡有什么“民心工程”、“城市形象工程”、“訪貧問苦”,此公必定出現在電視鏡頭前口若懸河,“要不是改革開放......”,此公的一大特點是記性極佳,理論呀、精神呀倒背如流,張嘴就來。
二是民眾還記得的,一位著名的整天講“要不是改革開放……”的“會長”,此“會”的名稱當中就有“改革”二字,而在2006年審計署發表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5年度預算執行審計結果》中,有一個審計結果:【5.用公款為職工購買商業保險220.99萬元。截至2005年底,發展改革委所屬……改革研究會(全額財政補助社團)用結余資金和下屬單位上繳款共計220.99萬元為12名職工購買了某保險公司“員工福利團體退休金保險分紅型A”商業保險。上述做法,不符合財政部、監察部《關于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用公款為個人購買商業保險若干問題的規定》關于用公款為干部職工購買商業保險的險種】。
所謂“全額財政補助社團”,用的就是國庫的錢,納稅人的錢,220萬分到12個人頭上,就是平均每人18萬,而一個被迫下崗的中年職工“買斷”工齡需要繼續“補交”的養老金基本保險,不過是一兩萬而已,“會長”們一方面不用買基本保險,退休后就可以享受到豐厚的退休金,猶嫌不夠,還要動用公款買個人分紅型商業保險,草民以為,這已經涉嫌侵吞公款了,但最后的結果是“退款”了結,如果是草民拿18萬公款為自己買商業保險,結局恐怕不止如此輕松。可嘆的是,“會長”曾經慷慨陳詞“民眾最不滿的就是權錢交易,發橫財、一夜暴富。目前社會的矛盾焦點集中在行政權力參與市場化分配產生的不公平”,那么,私自動用公款為本來已經“退有所養”不愁的高官再“肥肉上添膘”,買商業保險,算不算“權錢交易,發橫財、一夜暴富”?
楊首富的富有,是建立在通過明里暗里的手段獲得土地資源的基礎上的,楊首富也對記者說過“要不是改革開放...”之類的話語,然楊首富畢竟把財富亮出來了,以《物權法》的解釋,目前處于“推定善意占有”狀態,是有形的、“合法”的。楊首富有資格這樣說,有底氣這樣說。但后一種人卻顯得可怕,而且最可怕,他們沒有楊首富的露富“勇氣”,卻比楊首富來得道貌岸然,冠冕堂皇,如果說楊首富的財富來得有些“神秘”,比如如何低價取得土地,而后者們的財富就神龍見首不見尾,楊首富的子女在外國留學“理所當然”,因為首富有的是錢,而后者們的工資卻很難令人信服地支持其子女在海外的揮霍,楊首富把資產傳給子女,后者們的子女不知道怎么就先富起來了。
這種動輒說“要不是改革開放…..”,家庭、子女卻不明不白地先富起來的人最可怕,比如陳良宇、杜世成之流,他們是中國改革開放大業被異化、被扭曲、被破壞的因子,是敗壞黨風、民風,損毀執政黨形象的毒素,壞就壞在打著“改革開放”的旗幟,謀取一己之私,偽善、無恥。所以,草民覺得這種人最可怕,因為他們一開口說“要不是改革開放…..”,草民就想吐,很傷胃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