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當前中國城鎮居民住房問題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即使是傻瓜和白癡,只要他身在中國,也會毫不猶豫的說出那個唯一正確的答案――特殊利益集團。
這一特殊利益集團的構成,日前已由新華社記者公開點出:房地產商、地方政府、黨政官員、專家學者、媒體??2欢嗖簧?,正好湊足“五鬼”之數?!拔骞怼敝镄校梢哉f擢發難數;“五鬼”之危害,足以致國破家亡。毫無疑問,要解決住房問題、保障民生權利、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先降服這五個孽障。所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五鬼不除,中華必亂!
然而從本月14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來看,中央政府并沒有把打擊和鏟除這一特殊利益集團作為當務之急。相反,他卻把著力點放在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上。
可以想象,這種避重就輕之舉對促進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將毫無助力,對廣大人民群眾住房條件的改善亦將如杯水車薪。黨的十七大即將召開,正當飽受高房價之苦的人民群眾翹首企盼中央政府以雷霆萬鈞的手段解民于倒懸之際,當局諸公的表現卻如此不堪,照這樣下去,在這項重大的民生問題上,本屆政府必將面臨一事無成的結局。
有人說,中央政府是想先易后難,通過“兩步走”進行房地產調控。首先是完善政府主導的住房保障體系,隨后引導住宅產業朝著溫和、健康的方向發展。
坦白的說,我對此深表懷疑。正象剛才講到的,解決當前住房問題的關鍵是徹底清除特殊利益集團在房地產領域盤根錯節的勢力。對于這個已成尾大不掉之勢的龐然大物,敢不敢去觸動它、打擊它、消滅它,將決定新一輪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的成敗。我完全同意這樣一種觀點,即由政府主導的合理的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如果能夠成功,則它必將會對由市場主導的商品房供應體系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首先,大量的依靠政策性住房的家庭將大大的改變商品房市場中供求雙方的力量對比,使之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其次,大量的政策性平價住房的存在將對商品房市場帶來沉重的壓力,從而起到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的作用??傊绻\用得當,它將成為撥亂反正的殺手锏。
然而,政策性住房保障的覆蓋面只有在所有有住房需求的家庭中達到一定的比例才能發揮它的作用,這個比例要達到多少才算合理當然是可以討論的。但絕對不會是如這次國務院《意見》中所僅僅限定的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我在《一評》中曾經指出,這兩類家庭加在一起的比例只有5.1%。這樣一個極低的比例完全不足以對商品房市場產生任何影響,也就是說,對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不會產生任何損害。
事實上,無論是完善政策性的住房保障體系,還是治理房地產市場秩序,都避不開特殊利益集團的挑戰。保障性住房覆蓋面比例的確定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搏弈! 遺憾的是,在這場戰斗中,中央政府仍然沒有下定決心向特殊利益集團宣戰,仍然對這股勢力心存畏懼、多所顧忌,使特殊利益集團又一次贏得了勝利。從這次國務院的《意見》來看,第一步就妥協退讓,使自己處于被動局面,我們很難相信,中央政府會拿出多少勇氣和良策去應付今后更艱巨的任務!
中央政府為什么不敢向特殊利益集團宣戰?我想原因有三:
第一,中央政府不相信當前形勢已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對由房地產泡沫引發的金融危機、社會危機還心存僥幸。第二,特殊利益集團已滲透進中央政府的決策層,他們對任何有損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都百般阻撓,或者對它進行“消毒”,使之“無害化”。第三,中央政府投鼠忌器,擔心特殊利益集團強烈反抗,致使局勢發生逆轉。
改革總是要付出代價。十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已使廣大人民群眾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然而他們的所失卻正是特殊利益集團的所得。這完全是一場零合的游戲。特殊利益集團綁架中國經濟、搶劫國家資產、掠奪人民大眾,已是天人共憤。特殊利益集團必須死,因為中國人民必須生!在這個問題上,任何“雙贏”的算盤都是幻想、任何小修小補都無濟于事、任何拖延時機猶豫不決都將意味著死亡!
(2007年8月15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