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何必:紙箱包子餡兒事件或將我打入冷宮

何必 · 2007-07-22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紙箱包子餡兒事件或將我打入冷宮

何必

民間懷疑:到底包子假還是新聞假?中國政府面對公信危機

● 韓詠紅(北京特派員)

轟動一時的“紙餡包子假新聞”,隨著北京電視臺七人受過,其中三名主任、制片人被撤職,假新聞“編導”訾北佳及“演員”等六人被刑事拘留而告蓋棺定論。不過,民間社會冒出對“假新聞”一說的懷疑,卻反映了中國政府所面對的公眾信任危機。

在本月18日官方宣布紙餡包子純屬捏造的同時,另一種民間說法也在醞釀。

有老百姓相信,近期中國因食品安全糾紛而與西方國家鬧得不可開交,有關部門為了挽救國家形象,把不適時爆出的紙餡包子新聞,作假說成是“假新聞”。

在網絡上一片議論紛紛中,不乏“堅決不相信是假新聞”的跟帖。

“中華網社區”上一自稱吃過“紙餡餃子”的網民堅稱,即使當初電視臺播出的畫面是記者用DV機自編自導的產品,但紙箱做肉餡的方法,不可能是記者自己發明的,而是他將聽說的方法做實驗拍出來。

也有民眾撰寫博客文章,認為雖然北京市工商、食品安全部門迅速組織執法人員,每天對北京早點市場進行徹底檢查,結果均沒有發現存在“紙餡包子”,但是“沒有發現,當然不足以證明過去沒有。”

這篇博客文章又說:“連天津市高級檢察院原檢察長李寶金那樣的高官都不能讓人信任,工商行政、食品安全部門的事后檢查會是什么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長期在中國直轄市天津掌管當地司法的李寶金,是去年中紀委反腐行動中被查處,涉嫌受賄數百萬人民幣(100人民幣約20新元)的高官,去年底被開除中共黨籍。

在網絡世界外,北京市民一般對紙餡包子新聞在問世10天內由真到假的巨變,很多是感到詫異和不解。

語文教授陳文海受訪時說:“不管是真是假,反正小商鋪賣的包子,我以后盡量不吃。”他坦言,在當局宣布“紙餡包子”是假新聞以前,他也對紙餡包子的存在確信不疑。

反思的應是國家質監部門

評論界則認為,這起事件中應該反思的是國家的質量監管部門,由于他們缺乏主動自發精神,喪失社會公信力,才造成假食品等重大問題先由媒體曝光才由有關部門查處,在中國成為一種慣例。

當肇事的北京電視臺成為眾矢之的的時候,就有民間學者為媒體因假新聞過失即背負上“嚴重敗壞國家名聲”、“嚴重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的嚴厲批評而為北京電視臺說話。

上海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學者王曉漁在《南方都市報》上發表的文章《請像對待假新聞一樣對待假食品》就批評道:“假食品的危害性要大于假新聞。其他各種職能部門,在假食品出現之后,往往認為與己無關,因此按兵不動,在假新聞出現之后卻高調介入、聲色俱厲,大有此一時彼一時之勢。”

不過,在公開評論文章里和訪問中,多數人仍然是接受紙餡包子是假新聞的說法。

北京出租車司機袁姓司機受訪時說,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政府不會再冒這么大的風險,硬把媒體發現真實的情況說成是假新聞。

  他也反問道:“現在哪有官員愿意把這種政治風險轉移到自己身上?”

(2007年7月22日新加坡《聯合早報》)

規律性地,每周的這一天我是注定無法收到節目組的稿子。

而且,目前看來,這種不給我及時發稿子(當然,其他地方也同時無法收到群發的稿子)的情況愈演愈烈,已經發展到每周已經會有三天以上不給稿子的進程。往往都是在某一天會一下子收到幾天的東西。不知道,再這么下去,會不會一周只是在一天集中將七日的稿件一次性給付。

目前整個北京臺陷入了紙箱包子餡兒風波的整肅之中,所有負面報道在實際上全部取消,變成了清一水兒的歌功頌德節目。

現在,對于這個事件的準確定性,恐怕難以進行。從現在公開了的相關信息看,該事件肇事者制作節目的靈感來源并非是閉門造車突然間心有靈犀,而是來源于觀眾提供的線索。換言之,即使是官方,也沒有否認觀眾提供線索這樣的細節,也就證實了這個節目而不是涉案者自始至終“自編自導自演”。這就是說,觀眾提供線索的真實性是記者調查的對象。簡言之,工商部門沒有查實紙箱包子餡兒,并不等于北京不存在紙箱包子餡兒。可能性無非是,要么是觀眾異想天開,要么是紙箱包子餡兒確實存在,只不過工商部門沒找到。當然,也不排除工商部門即使查到了也密不示人的可能性。

因為制作“假新聞”而被刑事拘留,這種做法還是很少見。其實,以我經年累月作為新聞界里的混混兒的經歷,隨便哪天打開報刊廣電,其中的假新聞無處不在,還別說我一向認為,在目前的中國社會,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新聞,而只有宣傳,所有的貌似新聞的貨色都是經過宣傳部門恩準的,或者說是宣傳部門為了維持委府的需要而向公眾傳播的信息,這種信息是經過了嚴密的篩選的;到現在,宣傳控制嚴厲到了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程度,連號稱是信息化標志和民意平臺的互聯網也未能幸免于難。當新聞失去了其原本應該具備的真實、客觀、及時、準確的屬性時,所有的新聞當然也就不能稱之為新聞,而只能是人為控制之下經過仔細精心選擇之后的歌舞升平好大喜功。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似乎不應該責問哪條是假新聞,而應該問哪條不是假新聞,或者,應該問中國的媒體上到底有沒有貨真價實的新聞。BBC報道,國際新聞自由監督機構“無國界記者”雖然承認中國的狀況有所改善,并得以訪問了中國,但仍把中國的新聞自由程度列為全球倒數第五。

如此,要是追咎假新聞制造者的話,那么恐怕在中國官方公布的30萬從事新聞的人員當中,沒有幾個可以不被鋃鐺入獄的。

假定紙箱包子餡兒節目的的確確是個由節目組人員自己編導演的內容,這種內容還少嗎?我身為電視人,太知道其中的行當了。隨便打開什么電視臺的節目,我就能隨手指出其中自己編導演的成分;而我在央視供職的經歷當中,這類把戲也是數不勝數的。這種操作路數,是得到電視界默認的潛規則,甚至是為電視界里權力人物所鼓勵的。

那么,這數不勝數的自己編導演的節目是否都受到了追究?顯然沒有。電視臺以收視率定生死,電視界將收視率稱作是萬惡之源。末位淘汰制度的存在,使得各個節目組對于收視率不擇手段的追逐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為了節目組的存在,當然要采取非常路徑。

雖然委府發布有關政務公開的振振有詞,但在新聞實際操作過程中,最難于采訪的就是行政機關,這給新聞制作制造了不可逾越的制度性障礙。當記者對我說哪個衙門官員不接受采訪,我已經毫無情緒,習以為常。如今的貪官污吏要是不如此才叫怪了呢。

同時,坊間呼吁了很久,但新聞法到現在也沒有出臺,這就給新聞工作人員以無法可依的工作環境。新聞采訪人員遭到謾罵、毆打、圍攻、扣押甚至殺戮的事件層出不窮。以至于到現在,在中國官方認可的職業危險性排名當中,新聞記者僅次于礦工和警察而高居第三位。

在如此大背景里,在新聞操作難度日益加大的環境下,自己編導演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安全行政。雖然我并不認可這種違背職業操守的做法,就如同我反感有償新聞一樣,卻也無可奈何,在很大程度上對如此現象的廣泛存在抱以同情和默認的態度。

可這次,紙箱包子事件鬧出的動靜太大了,鬧到了全世界各大新聞通訊社競相轉載。別忘了,現在是什么時候?是全世界圍剿中國食品安全的敏感時機,中國方面信誓旦旦向國際上表示,中國產品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媒體不識時務地發布了紙箱包子餡兒報道,而且事情發生地點就在奧運會行將舉辦的北京,日期恰逢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前夕。

這是什么?給中國的國際形象重重地抹上了一把惡心至極的黑,讓委府咬牙切齒。這不撞到了槍口上?無論如何,也要剿滅這種說辭——咱別的本事欠缺,剝奪知情權還是行家里手。

所以,在假新聞無處不在的當下,紙箱包子餡兒節目算是個地地道道的倒霉蛋兒,算是個必須要被殺一儆百的犧牲品。

從這個意義上說,紙箱包子餡兒節目是個靶子,北京電視臺為此承擔了制度性禍害遺留和積累下來的代價,而這種代價悉數由北京電視臺來承擔,原本就是不公平的,比如政務公開,比如新聞自由,比如食品安全,比如職業操守……

可以說,北京電視臺成為了中國諸多問題爆發中的犧牲品。表面上看,事件牽涉到的只是幾個人,但其影響卻遍及電視臺的所有犄角旮旯。電視臺內部也上演著殺一儆百株連九族的劇目。

如此,一方面,通過北京臺正在經歷的悲劇,讓其他電視臺乃至整個新聞界天道酬勤,另一方面,也給了在北京能夠收看的其他電視臺(包括央視以及各地方衛星頻道)的節目一次天賜良機,超越北京臺,并且大張旗鼓地跑馬占地,收復北京臺失守的陣地,面對北京臺拱手相讓的超出半壁江山的報道領域,這應該是個千載難逢的契機。

同時,這也應該是一次全面電視人才爭奪大戰的序幕。畢竟,北京臺還是有一批素養不錯的人員,無論是調查節目,還是資訊節目,抑或演播室節目,原本占據的位置現在都會悄無聲息地通通出讓,這些人員也會郁郁寡歡無所事事,將為其他電視臺爭搶電視界最寶貴的資源開辟綠色通道。

在接到停止負面報道指令后,節目組里的人就對我半開玩笑地說,這下可砸了老潘的飯碗了。的確,對于一個以評論見長的節目來說,這種聚變,使得我存在的意義驟然間成為可有可無了。令人恐懼的是,以我將近50歲的年齡,再考慮跳槽顯然不現實。雖然我能夠將節目帶到一個在北京所有落地節目總排名的前20位的成績,但業界流行的說法是,電視是個年輕人的行當,像我這樣如此高齡還混跡在節目制作第一線的無論如何也算是鳳毛麟角。本來嘛,無論是在央視,還是北京臺,我從來都是沒有任何勞動合同的打零工者。再往前說,我這一輩子自始至終從來沒有在體制內干過,因此注定不會與哪怕些許權力有所沾染,不可能因為職務變遷而脫離節目最前線。因此,動蕩發生之際,最先受難的恐怕就是毫無保護的我這等社會最底層分子了。也許最可能的路徑就是打道回府,繼續失業生涯。

從這次紙箱包子餡兒風波的處理方式上看,不可謂不興師動眾。官員受到行政處分甚至拿下烏紗帽的做法姑且不論,只是看,節目組解散,所有臨時員工解除合同,這種做法在勞動法上的依據如何,就是個很大的問題;更為可怕的是,這種株連九族的方式,將結果所造成的后果追咎到其他無關的人員,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很可能,我在北京臺的日子也不會長了。我在《首都經濟報道》已經接近三年半的打工生涯,應該壽終正寢了。

穆軍兄一直為我關注著新的糊口地界兒,我很是感激。不過就目前的情況看,恐怕應該有蜀道之性。更何況,現在日益為人們所共識的是,明年奧運會后將發生更為慘烈的肅清,恐怖氣氛將會更加濃重。在如此大背景下,我等也許只能坐以待斃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北京臺這次治理,可以看作是奧運會前各式各樣例行預演當中的一次。

本來,我所供職的北京臺《城市》節目已經為我日益淡出,實在惹不起,只能采取躲的方式。由是,該節目也成為我避猶不及的視聽敏感,一個調查類節目做成了一個權力主導下的話語權節目,而評論質量到了那般地步,我實在受不了那份刺激。

而這次全臺清剿,也讓《首經》不可逃避地涵蓋在歌功頌德的行列當中。其中的權力人物業已揮舞權杖窮兇極惡起來,印證了在浩劫之際必然產生放蕩與墮落的預言,諂媚于權力也就如此虛張聲勢地放逐著殘存的新聞領域職業操守底線。

可想而知的是,今后的《首經》節目也會為我所慘不忍睹;而借著事件風波耀武揚威的權力人物真實嘴臉的暴露,更是令人慨嘆中國社會距離萬劫不復的咫尺之遙。一矣到了如此地步,我也就差不多該滾蛋了。

我自封為悲觀主義、失敗主義的烏鴉嘴。可太多的事情都讓我不幸言中。白色恐怖陰云密布,我除了安之若素,還能有其他什么選擇?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字幕 |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久久网 | 亚洲综合免费的视频 | 五月丁香婷中文 | 天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强伦姧护士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