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澄清一點,即右翼作為一種政治派別的含義,在東西方是不同的。在西方,右翼代表的是民族主義的或極端民族主義的政治派別。而在中國,右翼的含義是親西方的反傳統的政治派別。左翼則是反西方的民族主義的政治派別。
左右之爭在中國已經持續了近一百年多年。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就爆發了關于國家未來走向的論爭。。即左右之爭。其中,右翼的基本觀點是:全盤西化論,認為中國傳統固有的一切是落后的。必須揚棄。必須全面學習西方,才能圖強。而左派認為應洋為中用。有選擇地吸收部分西方先進的東西。拿來為我所用。但不全盤接受。同時堅持保留適宜本民族發展實際的部分優良傳統。這兩種派別的斗爭,基本貫穿了近代中國近百年的歷史。隨著49年中國革命的勝利,中國不只獲得了民族獨立。更重要的是標志著左翼思潮在中國的勝利。但右翼并沒有消失。仍在與左派斗爭。
仔細分析右翼的精神內核就會發現,右翼的理論是建立在極度民族虛無主義,民族自卑心理及極端自私的利己主義基礎之上的。由于18世紀中葉,中國錯過了世界工業革命及制度創新,導致中國在鴉片戰爭之后淪為半殖民地。這種失敗,在部分人心中產生了極度的民族自卑心理。認為中國的一切都是落后的,西方一切都是先進的。甚至認為中華民族是劣等的。西方是優秀的。實際上近代中國落后的原因,無關種族優劣。而在于制度創新。近代西方之所以領先最大的奧秘在于兩個字“競爭”。由于西方最早確立了全面競爭機制,才導致工業革命和飛速的發展。反觀當時中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已存在數千年。一切均已成型。其制度最大失敗就在于缺乏競爭。使整個國家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但這并不意味著擁有近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傳統文化無任何可取之處。如真如此,中華民族早應如其他三個古老文明那樣消亡了。正如上面所說,近代中國的落后并非文化不濟。而是缺乏制度創新。須知,任何文化體系和制度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有生命力。一定時期正確的體制,只適用于部分發展階段。如不創新將停滯不前。
實際上,只要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引入現代的競爭機制。并保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中國就能快速進步。改革開放后。近三十年中國的發展就是明證。中國并沒有搞全盤西化。但也實現了驚人的發展。
但遺憾的是,中國右翼民主人士對中國民族傳統的盲目自卑感,全盤否定。并產生了極端不自信的民族自卑心理。這種心態發展到極致就導致叛國、賣國.(如曾有民主人士提出中國只有讓西方殖民一二百年才能發展起來的驚人謬論。)出于對西方的癡迷,民主人士對美式民主盲目崇拜。實際上,美式民主是經過精心包裝的專制獨裁體制。表面上美國實行三權分立,總統五年選舉一次。實際上美國的政府控制在少數幾大寡頭財團手中。代表著大資本家財團的利益。廣大的中下層平民只是被統治者。人民只有投票權而沒有被選舉權。每次選舉推出的候選人均是大財團的代表。代表大財團的利益。人民只能從彼財團代理人和另一財團代理人中選其一而已。美國制度唯一可取之處在于防止社會矛盾激化而建立了廣泛的保障體制。這就是美國民主制度的真相。可笑的是中國的右翼民主人士到現在還在為美國宣傳。
同時,極端自私的個人主義劣根性也集中表現于中國右翼所謂民主人士之中。在近代,當中華民族面臨巨大危難時,無數的“憤青”式的仁人志士,舍生忘死。為民族的獨立解放拋頭顱灑熱血(如孫中山、林覺民、秋瑾、毛澤東等)。但這時,右翼民主人士在干什么?他們在全力以自身擁抱西方文明。文人中之胡適,上海灘上之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買辦資本家是它們實際的代表。他們為自己的私利而出賣民族利益。成為西方在華利益的代言人,二鬼子。不要認為這種現象只存在于上世界二三十年代。在現代中國,也有這樣的一批人,他們繼續以向西方學習,同國際接軌的名義鼓吹全盤西化論。妄圖變中國為西方的準殖民地。并身體力行。紛紛成為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代理人。成為新時期出賣民族利益的買辦階層。(如很多學者,官員兼職跨國公司的獨立董事,入股、參股等。)
總之,右翼民主人士的極度民族自卑感,和極端自私的利己主義必將使其最終走向叛國的深淵。其出路只有兩種選擇。其一。繼續賣國。最終受到民族審判。其二,回歸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回歸人民。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