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大”的“紅、黑”兩面人生說明了什么?
唐山市古冶區的涉黑團伙頭目楊樹寬,現已聞名全國,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了。然而,對于他的“涉黑”,一般人會認為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人,一定是個兇神惡煞般的樣子。其實不然,細心的讀者就會發現,楊樹寬還有其“紅”的一面,在一些人的心中他還是個“善人”呢。因為他曾為當地老百姓做出過“貢獻”,是個名人企業家,是市政協委員,所以有人對其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6月20日的《新京報》上有一篇題為《唐山官員稱涉黑團伙頭目曾為當地做出貢獻》的文章。在文中唐山市古冶區委宣傳部一工作人員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是這樣介紹了楊樹寬的“紅”的。
工作人員說:“楊樹寬發案前一直是區里的知名企業家,其下屬的華云集團產業涉及礦產、肉制品、服裝,員工人數最多時近兩千人。他還表示,楊樹寬平時為人很低調,做事從來不張揚”。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說:“拋開目前涉嫌的犯罪行為不談,楊樹寬還是為區里,特別是為服務三農作出了一定貢獻的。楊樹寬一米八的高個子,人長得也很精神,公司還設有黨支部。對于楊樹寬的案發,區里很震驚。”
如果讀者朋友光看了上述報道中對楊樹寬的描述,那么楊樹寬是非被樹為“先進典型”,讓全唐山市人民來學習學習不可的。其實,楊樹寬在案發前的政治資本比先進典型還強呢,他曾是唐山市的政協委員,也是當地政壇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啊。
既然筆者在題目中說楊樹寬的人生是兩面的,那么他肯定不只是“紅”的一面,應當還有“黑”的一面。在6月19日的《人民網》上一篇題為《涉黑集團開裝甲車敲詐續:腐蝕公安獲取武器》的報道中是這樣介紹楊樹寬的“黑”的。
楊樹寬是唐山市古冶區一無業游民。近年來,他迷戀上了吸毒、玩女人。為牟取暴利,他先后吸收40多名兩勞釋放人員為其充當打手,并拉攏腐蝕個別公安干警為其提供武器裝備。擁有了武器裝備的楊樹寬團伙,在唐山古冶區橫行霸道。經常開著裝甲車在街上耀武揚威。一次,公安局2名干警執勤時,制止這種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被楊樹寬組織的人員打成重傷,在醫院治療半個多月。近年來,先后有6名干警分別3次遭到楊樹寬的打擊報復。無辜群眾更是任其欺凌,近幾年唐山遭到他們毒打的達上百人。
楊樹寬經常拿著武器威嚇他人。唐山某小區居民李寶順因瑣事得罪了楊。楊便帶領9名打手,荷槍實彈在李家樓下蹲守3天,發現李在家時,對著李家窗門開了4槍。楊樹寬手下一名副總的愛人,在楊的逼迫下,長期陪楊吸食麻谷(一種促進性欲的毒品),并被楊占有、玩弄。這名女子懷孕8個月時,楊仍不放過。為長期罷占這個副總的老婆,楊樹寬在其住院時追到林西醫院在病房鳴槍嚇唬其不要管他們。
楊樹寬還把自己組織來的“武裝力量”作為牟取暴利的工具。去年夏天,楊樹寬看上了遷西縣的一座鐵礦,便派手下與其談判。遷西的礦主本無意轉讓此礦山開采權,但懾于楊的淫威,勉強答應以1200萬元轉讓其開采權。可楊仍不滿足,又帶著人員和槍支親自找老板施壓,提出只付700萬元,多一分都不給。遷西的這個老板感到自己虧得太多,不肯答應。楊便命令其手下到礦主家沖著屋頂鳴槍恐嚇,逼著對方簽了協議。
楊樹寬經常以資金緊張為名找唐山一些效益好的企業借錢,如對方不借,他便帶著槍,開著裝甲車到企業示威。幾年來他以這種手段向幾家企業敲詐了近5億元。楊還用美色誘惑天津某國有大型企業集團老總下水。之后楊用偷錄的該老總尋歡的資料,逼迫該老總為楊的公司投資2個多億,合作做生意。
以上就是報道中所描述的楊樹寬“黑”的一面,可見,其手段之兇殘、毒辣令人發指啊。
然而,當我們看了楊樹寬人生中“紅”、“黑”的兩面報道,我們會作如何的思索呢?楊樹寬的“紅、黑”人生又說明了什么呢?
其實,明眼的讀者早就看出來了。楊樹寬那“紅”的一面,主要是呈現給“官員”以及機關工作人員看的。
從上述報道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楊樹寬是非常熟諳“官道”的。在他的心里,他非常明白只有與官員處好關系,才會有穩定的靠山,才能得到保護。這樣在自己的財路上才能呼風喚雨,如魚得水。你說楊樹寬有如此的“生存”理念,他能不給“官員”們留下低調的生活態度這一美好的影像嗎?
所以,在官場中楊樹寬是官員的“朋友”,是人民的“功臣”。他不僅形象好,而且還“紅”得發紫,與官員們稱兄道弟。因此,在他的心里,古冶區就是他的天下了。在古冶區他可以為所欲為,可以到處打、砸、搶,就是把天翻過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因為在古冶沒有楊樹寬擺不平的事啊。所以,楊樹寬在古冶區乃至唐山市的官場中已成為“呼保義宋江”式的人物了。而此時的古冶區黨委已成為睜眼瞎,對楊樹寬涉黑集團的所作所為是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啊。以至楊樹寬涉黑被河北省公安所抓,有些官員還不敢信此為事實,倍感震驚!這就是楊樹寬在古冶、唐山官場中所極力制造的“紅”的形象效果啊。
至于“黑”的一面,那是楊樹寬謀取錢財,確立他“社會地位”的必用“臉色”,而此臉色所對的人群都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和生意場上的老板。我們從他本來是個無業游民出身,到現在所擁有的大量資產來看,就會得出他就是個“不勞而獲”之人的這一結論來。所以,他的發家自然也就是憑他自己與“官員”的社會關系,憑他自己的狠勁以及適應社會的精明眼光,借機敲詐勒索而起來的。而他迅速混跡于企業名人之中,并竊取政協委員等政治資本,也就為其長期涉黑創造了條件,在市場中迅速崛起,達到走紅、走強的目的。
通過以上分析,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思考,那么楊樹寬這一“紅”、“黑”兩面人生,難道不也說明了我們當前官場中存在的問題嗎?不也可以說,就是因為楊樹寬具有“紅、黑”兩面性這一特長,才擊中了我們一些政府官員的弱點,使得他有發跡、騰達、橫行的機會。
可見,楊樹寬的“紅、黑”兩面人生,也是我們社會的悲哀啊?
龔玉環
2007年6月2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