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針對中國的軟戰爭已經啟動
陳功
軟戰爭與硬戰爭不同,硬戰爭一般分為熱戰和冷戰,但都發生在軍事領域和裝備領域。如一戰和二戰,可以被認為是熱戰,而全球最著名的冷戰,發生在二戰之后的美蘇之間。軟戰爭與硬戰爭不同,戰爭的主角不是在軍事領域,而是政治家和其它的專家。但軟戰爭的目的與硬戰爭相同,都是國際利益和國際地位的激烈角逐,有我無他。因此說到底,這依然是一種戰爭。
談到軟戰爭與硬戰爭的區別,有一點還是需要涉及的。
克勞塞維茨曾經講過一句戰略學上的名言,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在這里,戰爭是政治的不同階段,是一種最熱的階段,是最強硬的手段。軟戰爭與此有所不同的是,這將是一種政治和軍事高度融合的戰爭形式。軍事行動的目的是資源,資源又是經濟、環境和政治的基礎,而政治與軍事始終配合,沒有清晰的階段劃分。
雖然金融學家未必同意,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國際貨幣的歷次之爭中看到這種軟戰爭的表演。首先我們可以看到1971年,美國因為越戰的拖累,國際形象和經濟基礎都被削弱,美元被迫脫離了金本位體制。實際上,一戰前后,很多國家都因戰爭的原因脫離了金本位。其次,美國在美元疲弱的情況下,推動了反恐名義下的戰爭,伊拉克被蕩平之后,中東局勢大體為美國所控制。兩廂對比,我們可以做如下的解讀。
戰爭的形式正在出現微妙的變化,一戰、二戰和越戰的時候,雖然也是全球利益的爭奪,但戰爭的規模很大,基本是軍事唱主角,經濟和政治,在戰爭中成為配角,隨波逐流。總之是,一言不和大打出手,以戰定結局。但此后情況發生了變化,美國掀起反恐戰爭,規模并不很大,只涉及幾個師的行動,但目的卻很明確,就是為了控制全球最寶貴的資源——能源。美元現在雖然疲弱,但通過資源與貨幣之間的關系,我認為未來的美元必然大漲。美國的真實目的,是通過對資源的控制,來抬高美元,鞏固美元的地位。也許,美元大幅升值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反映,還需要很長時間,但我相信,這里不會出現相反的結局。
軟戰爭的形式的確是有趣的。
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政治優先是非常明顯的,全球在反恐的名義下被動員了起來,雖然很多人不愿意,但就連處處顯示獨立精神的法國希拉克在開始的時候,也得大表支持,至于其他國家,那就不用說了,都得在一個名義下戰斗。戰爭的結局,也不是反映在戰場上,石油的價格為美國為主力的資本所控制,升升降降,沒有什么人看需求,而是主要看資本的活動。寫到這里,我們大家至少知道了一點,軟戰爭是一種國際圍剿,是政治和軍事相配合,以政治為主導,以發展權、資源權和生存權為根本目的的戰爭形式。
如果全球的軟戰爭出現并且繼續,那么中國會面臨什么樣的情況呢?
我認為,中國正在面臨的將是一場生態和資源領域的軟戰爭!
中國的經濟要發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資源,這些資源涉及到能源,也涉及到其它的礦產資源,如鐵礦石。但問題是,發展與環境目前還著巨大的矛盾,環境保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尤其是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無數的破壞環境的事件,我們可以看到無數干涸的河流,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頻繁的沙塵暴,我們可以看到無數的煙窗依舊在冒著滾滾濃煙。我們的水源面臨污染的嚴重威脅,白云和藍天越來越稀罕,大量二氧化硫和氮化物被排向天空,制造著全球暖化的污染源。更麻煩的是,環境的破壞是沒有疆界的,大氣環流決定了這一點,韓國在抱怨,日本在抱怨,因為他們感受到了沙塵的威脅。美國和歐洲也在抱怨,因為氣候暖化的影響也在沖擊著他們。
現在,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在大氣污染方面的地位急劇上升,很有可能超過原來排名第一的美國,從而成為全球攻擊的靶子。
放棄發展嗎?發達國家已經享受了很多年的發展收益,他們的問題是保護既得利益。中國才剛剛開始發展,現在即使想保護生態環境,錢也不知道從何而來。慢慢來嗎?邊保護,邊發展嗎?這同樣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利益的驅動,是很難叫停的,這是發達國家也難以做到的事情,何況是依舊還有很多貧窮人口的中國?
現在,不斷有全球氣候暖化造成問題的報告出爐,南極的冰原在融化,南大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在削弱,接近于零;加拿大發生大面積的冰蓋融化坍塌,中國的冰川在迅速萎縮,這個世界的天氣正在變得越來越熱,……。我不得指出的是,這些不斷發出的信息正在形成一種輿論,這個世界有人正在進行著生態領域軟戰爭的總動員。不是我們愿意享受污染和生態的破壞,而是我們現在不得不小心,一場針對中國的軟戰爭,可能已經啟動,而目標正是中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