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恒甫拉開一幅群丑圖:中國學術界集體裸奔
來源:燕趙都市報
中國學術界已經有了太多的口舌之爭,繼“易憲容事件”和人大“張鳴事件”后,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鄒恒甫和院長張維迎再次開戰。(《成都商報》6月14日)
在鄒恒甫的博客上,不僅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被“示眾”,周春生、蔡洪濱等響當當的人物被揭短,而且,有“改革智庫”之稱的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號稱中國
最好商學院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也被曝光“內戰”,其勾心斗角、拉幫結派的場景絲毫不亞于行政衙門。
這一次,鄒恒甫是真生氣了,以至于博客上的言論都有些語無倫次,自然,后果也很嚴重,許多經濟學家們都被他扒光了衣服,來了一次集體裸奔。許多網友不禁啞然,原來,我們為之仰望的頂級教授學者,竟然也都是沽名釣譽、弄權耍謀之輩。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不管是“易憲容事件”,還是“張鳴事件”,再到如今的“鄒恒甫事件”,這一系列學術界的明爭暗斗,卻也讓我們看到了學術之外的世界:一個爾虞我詐的權力場,一個被世俗化的名利場。
看過錢鐘書《圍城》的人都知道,這本書不但描述了“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這種“婚姻圍城”,還描繪了一幅知識分子的群丑圖。三閭大學的校長高松年,其“從前大學之道在治國平天下,現在治國平天下在大學之道”的辦學理念,透露出了一個活脫脫政客嘴臉,所謂教育,成了他升官發財的階梯;還有諸如汪處厚、韓學愈、陸子瀟等主任、教授之流,莫不是不學無術,荒淫無恥、攀權附貴、淺薄猥瑣之徒。一本《圍城》,讓我們看到的是抗戰初期國統區高等教育的黑暗腐敗;而現在,鄒恒甫《給教育部長周濟的一封信》,則將錢鐘書《圍城》里的群丑圖,又活生生地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大學等研究場所向來有“象牙塔”之稱。在《圣經·舊約》里,象牙塔是用來描述新娘美麗的頸項的,后來,被西方學者引申為“世外桃源般的夢幻境地”,意指“超脫現實社會,遠離生活之外的小天地”。可現在的大學還是象牙塔嗎?魯迅先生曾號召知識分子要“走出象牙塔,到社會中去,到漩渦的中心里去”。確實,眾多的高級知識分子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已經站在了改革的最前沿,特別是經濟學家,其言行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發展形勢。可是,他們的“走出去”,卻不可避免地被異化了,甚至成了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成了資產豢養的一只寵物。
對于張維迎和鄒恒甫之間的爭議,似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誰對誰錯,在我看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鄒恒甫事件”所透露出的信息。原來,我們的學術是這個樣子,大家平日里所最努力做的,不是教書寫字做學問,而是勾心斗角拉關系,愚昧、卑劣、虛偽、詭詐、腐敗,這些丑陋的標記竟在這我們的最高、最好的學府里若隱若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