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學學制改革是刻不容緩了
現在我國中小學實行的是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共12年的學制,其中小學與初中是義務教育,高中則是收費教育。按照這樣的學制,一個6歲入學的孩子從入學到高中畢業至少要18周歲,如果錯過6歲入學年齡,如果中途留級,如果因高考成績或志愿不理想而選擇復讀(這三種情況在我國中小學中占有相當高的比例),那么到高中畢業時這個學生的年齡就更大,加上再讀幾年大學,等到畢業出來找工作時年齡就顯得偏大,更不用說再讀碩士博士了。
目前我國中小學這種時間過長的學制,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已經證明其敝端越來越大,越來越不適應中國社會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第一、學制過長,加重了學生家庭與國家的經濟負擔,致使相當部分城鎮低收入家庭和農村貧困家庭的學生中途因貧困而失學,表現為他們當中相當一大部分學生不能升讀到高中就流失于社會。這種情況,時間起來長越嚴重,現在已明顯影響了我國國民綜合素質的整體提高。同時,過長的學制,對擔負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維持師資隊伍,購置教學設備責任的國家財政來說也是一筆相當大的負擔。
第二、學制過長,人為地加長了國家人才的培養周期,給國家、家庭及個人等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事實上,現在我國中小課程內容的設置是過多過濫,沒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教育與課程設置,各科課程的課時設計也明顯不合理,很多學生花費了時間與精力,但學了并無更多的實際功用。如果課程設置科學合理,則可以大幅度刪減課程,縮短學制,從而加快我國人才成長過程。
第三、學制過長,課業太多,致使學生身心負擔太重,摧殘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而影響了整個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不管承認不承認,我國現在國民的身體素質整體是下降的,前段時間有報道說我國國民生育能力整體下降就是一個證明。
第四、學制過長,給腐敗產生必要的溫床。現在我國小學與初中是義務教育,高中是收費教育,整個中小學階段嚴重存在的亂收費現象讓全社會深惡痛絕,特別是高中階段天價的擇校費更是令國人苦不堪言,受到全社會的譴責。因此,高中收費教育階段是教育行業產生腐敗的主要根源與溫床。
對現在我國中小學這種過長學制的設置,不管中國教育部的官員承認不承認,也不管當初他們設置理由是多么的冠冕堂皇,人們都有理由認為這是當時教育產業化思想指導下的產物。因為延長學制,把中國多達幾億的學生圈在中小學內時間達長達12年,由此形成的衣、食、住、行、教、學、醫等巨大的市場,讓管理這個行業的人收獲著天文數字般的金錢,所以他們心花怒放樂此不疲。
現在“胡溫新政”提倡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社會,中國老百姓希望我國管教育的官員能走出高高在上的“帝王將相部”衙門,多些到中小學校走走,多些調查研究,多些聽聽民眾的呼聲,集思廣益。少些在修改歷史教科書刪除中國歷史英雄人物上花功夫,少些在搞所謂高招改革讓高校擁有所謂招生自由主權,其實是為了打破公平公開競爭的原則為各高校創造權力尋租的機會上花工夫,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為了中國人民的前途,下決心改革我國中小學現在過長學制的敝端。
怎么改?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毛澤東就說過:“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當時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實行的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2年的中小學學制效果就相當不錯。
其實,現在世界各國的中小學學學制各有不同,但總的趁勢都是,縮短中小學期間的學制,增加學齡前的教育,讓學生在中小學期間,學習自由一些,興趣廣泛一些,成長輕松一些,從而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新人,以適應是時代的發展。
因此,我們中小學的學制改革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我認為,改革我國的中小學學制,以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共10年為宜。同時,把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由現在的九年增加到十年,涵蓋到整個高中階段。這樣的改法,以我們國家現在的人力財力完全是能夠做到的,因為義務教育從以前的九年增加到十年,增幅并不大,花費也不是大多。另一方面現在全國的高中基本是公辦的,基礎設施教學設備與師資都是現成的。
這樣改革有以下幾個好處:
第一,能大大鞏固入學率。這樣改,整個小學初中高中都是義務教育了,而義務教育能保證絕大部分青少年讀到高中畢業,從而大大提高整個國民的綜合素質。
第二、中小學學制由過去的12年減少到10年,能大大減輕學生在青少年時期的課業負擔,由此可以培養他們廣泛的興趣,有益于他們健康成長,從而能大提高整個國民的身體素質。
第三、學制由12年減到10年,能縮短我國人才培養周期,從長遠來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第四,學制由12年減到10年,能大大減輕我國各級財政的負擔,能把省下的錢放到刀刃上。
綜上所述,我以為,把我國現在的中小學學制由12年縮減到10年(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2年),把義務教育階段從現在的九年增加到十年,從而使義務教育涵蓋整過中小學的學制改革是刻不容緩的,是利國利民的,希望有識之士大聲呼吁并支持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