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年歷史有著某種規律性,這就是“逢九必亂”;從19年的五四運動、29年的軍閥混戰、39年的“三光政策”、49年的大決戰、59年的西藏平叛、69年的中蘇沖突、79年的中越反擊戰、89年的天安門事件到99年的法輪功和大使館被炸。展望2009年會有什么呢?
隨著中國的國力提升,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充滿著希望的。但是,也有許多的阻力,這些矛盾的發展在奧運會之前會受到壓抑,而在2009年會激化,這就是我對形勢的判斷。
一是臺海局勢,隨著中國軍力的提升和綜合國力的增長、臺灣經濟持續低迷,某些人患上了嚴重的“臺獨焦慮癥”。民進黨不會自動退出政治舞臺,無論08年大選結果如何,臺灣都不會平靜,陳水扁會急于挑戰一個中國的底線, “火中取栗”以沿續他的政治生命。在《反國家分裂法》的規定下,大陸被迫會采取行動,反“臺獨”會出現新的局面。
二是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帝國主義會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國際資本會打壓中國的創新能力,壟斷我國的市場,收購我國的知名企業和品牌,制造金融動亂和政治軍事事件,阻擊中國崛起的勢頭。而中國的有識之士會奮起反擊,國際局勢不會平靜。
三是由于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隨著兩極分化的繼續,以官僚、資產者和為利益集團服務的學者組成的“鐵三角”與人民大眾的矛盾的激化,國內的政治局面不會平靜。
鄧小平在85年曾說過,如果我們的改革出現了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出現了什么資產階級,我們就走上了邪路。毛澤東在66年就說過,如果出現右派政變,我斷定是短命的。我國的憲法規定了,中國是以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而現在,工人階級已經成為了弱勢群體,工人農民身負“三座大山”(教育、醫療、住房),看現在中國,群體事件不斷,安全事故頻發,改革已從全體人民受益變成了少數人取得利益的工具。反思改革,明確正確的改革方向,正在成為主流民意。
2006年是一個轉折年,《六中全會公報》通篇沒有“市場”和“市場經濟”這個詞,這說明黨中央不是不要改革,而是要把公平與正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個轉變不是一帆風順的,既得利益集團是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鐵三角”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會在轉折期更加激化。網絡的發展為人民大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胡溫新政可以直接從網上了解民意,以確定好的政策措施。
并不是經濟越發展,社會越安定。伊朗伊斯蘭革命就發生在經濟快速增長期,印度的政權更疊被稱為鋤頭打敗了鼠標。我們決不能因為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人民的利益。只有懂得窮人經濟學,才是真正的經濟學家。艦隊的速度不是取決于最快的艦艇,而是取決于最慢的艦船。胡溫新政得到了人民的擁護,但要擊退既得利益集團反撲也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毛主席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在改革開放之前鄧小平又將他們送進了大學,這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步驟,他們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中間力量。他們從基層來,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希望。雖然前途存在風險,但中國的前景是充滿希望的。
高安宏
2007年5月5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