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改革中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兩種不同性質的矛盾已經非常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了,一是走社會主義道路與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二是走社會主義道路內部的矛盾。
改革開放的目的在于不斷完善中國社會主義,要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經濟建設,但同時允許一定的國內國外的私有資本經濟存在,以作為公有經濟的有機的補充部分。
在二十多年的改革歷程中人們發現,有一種現象是與改革開放的目的背道而馳的,其特點就是鼓吹新自由主義,推行私有化運動,不斷削弱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繼而突然裝出一副馬克思主義的樣子,聲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要求共產黨交出政權。顯然,這種現象不是要完善社會主義,而是要徹底摧毀社會主義。這種行為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推動中國倒退回資本主義,這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爭奪國家政權的表現,是鮮明的階級斗爭的表現,是明確的敵我斗爭的表現。走資派與走社派的矛盾斗爭實質是敵我性質的。
在推動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力量中,包括國內國外多方面的勢力。從國外來說,主要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改革的干擾,他們不僅容留豢養反共反華分子肆意污蔑詆毀中國,而且還收買一些中國的資產階級學者政客充當內奸誤導中國改革。對國內來說,一些資產階級學者政客還自覺地與西方遙相呼應,在中國鼓吹資本主義,并與中國的腐敗勢力狼狽為奸,在其勢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全力推動私有化的進程,腐敗勢力儼然成了走資派的急先鋒隊伍。故而,打擊走資派,首要的問題是必須大張旗鼓地打擊腐敗勢力,打倒這個在資本主義道路上沖鋒的馬前卒,另外,對于堅決走資的官員干部必須從有關的領導崗位上清理下來,對于鼓吹資本主義的資產階級學者必須進行嚴肅地批判。在打擊走資派的同時,要建立科學的干部選拔機制,把那些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優秀干部選拔到有關的領導崗位上,同時大力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宣傳無產階級世界觀,構建抵御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侵蝕的文化長城。
在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共同基礎上,但是在具體的方式方法上在人民內部也是存在各種矛盾的。在這種內部矛盾斗爭還存在著一些各種各樣的左傾或者右傾的表現。比如說在引進消化吸收有助于提高生產力的一些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方面,盲目排斥的左傾作法就應該克服,不必要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到姓資姓社的問題上。比如說在推進農村新型合作社的活動中,不要過分地被包產到戶的右傾思維束縛住,農民有合作的愿望,那就要積極鼓勵和引導,以推動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總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是最基本的原則。
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傳統的國家搞改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失誤總是難免的,在這個問題上要理性,要辯證看待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中國是一個官本位意識悠遠的國度,以權為本的觀念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現在很多腐敗分子其實就是這種意識的犧牲品。此外,中國的工業現代化起步比西方晚,在這種比較弱勢下,一些中國人相當迷信西方,更是把西方的以錢為本奉為信條,在中國盲目鼓吹,為社會道德淪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應。再者,由于歷史原因,一些中國的知識分子瞧不起工農群眾,脫離實際,認為與工農接觸就掉了身份,損害了名聲,這種以名為本的陳腐意識也對社會起著不良的影響。總之,這些片面地或以權為本,或以錢為本,或以名為本的思想意識,都從不同側面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安定。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進入新世紀,中央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著重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工程建設,倡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就為繼續指導中國的改革進程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工具,這就為在改革中正確地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提供了理論支撐。沒有正確的改革理論,就沒有科學的改革運動。科學發展觀的問世,為中國正確推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精神思想武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