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文《蘇聯亡黨亡國的掘墓人》——從戈爾巴喬到葉利欽
清明祭掃,因人而異。
福建的暴發戶把祖宗的墳場鼓搗成了硝煙彌漫的戰場,有放焰火的,有放高升炮的。他們篤信這樣一來可以驅除穢氣迎來財神。為了弄錢,也就顧不得死人活人安寧不安寧了。
遼寧的學生界不忘先賢,萬眾一心去烈士陵園憑吊掃墓,有宣誓的,有獻花的。他們繼承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愛國家、愛人民,為人類社會最壯麗的事業——時刻準備著。為了信仰,汲取歷史留下的精神和思想。
青年是共和國的未來,是國人的希望。趁我們還活著,把我們經歷過的所見所聞講給他們,相信他們不僅僅是以銅為鑒,也能夠以人為鑒,以史為鑒,為了共和國的千秋大業。
今年的清明剛好趕上中俄友誼年俄方是主場。國破山河在,春深草木青。物是人非,留下的只有蘇聯亡黨亡國的斑斑歷史陳跡和沉痛的反思。一個曾經戰勝過世界頭號法西斯強國德國的世界巨人,一個曾經抗衡過世界頭號超級大國美國的世界巨人,怎么會如此凄慘地轟然倒地辭世而去?如此黯然地退出了人類社會的歷史物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年僅七十幾歲就走進了墳墓,不能不說是人類社會進步史上的一大悲劇。
祭掃這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陵墓,有對她曾經的輝煌的景仰,有對她孕育的偉人的憑吊,更有對她辭世的病因的思考。猶如耶和華因遇到了猶大而走上十字架,她遇到了兩個小人。一個在先,用一本新思維麻醉了她的免疫系統,這個小人叫戈爾巴喬;一個在后,用一紙總統令將她斬首示眾,這個小人叫葉利欽。而這些都是在法律框架內進行的謀殺,以民主社會主義、法制、進步的名義。
戈爾巴喬的新思維其實并沒有什么自主創新,沒有半點兒俄羅斯風味兒,而是典型的崇洋媚外。洋洋灑灑的宏篇巨著說到底,就是一個全盤西化的代名詞。他開出的所謂治國良方大致可以歸結為全民國家全民黨加私有化。此舉一出,外部顛覆勢力趁虛而入,培植代理人全面奪權。新思維的直接后果是黨和人民拱手交出了輿論工具,交出了中央政府行政權,交出了軍隊領導權,進而亡黨亡國。因而,也就有了葉利欽之流的伺機作大;就有了戈爾巴喬身為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國家總統,卻對葉利欽這個州黨委書記加盟共和國總統無可奈何的悲慘結局。
葉利欽這個潛伏在蘇聯黨和國家高層的反對派總代表,上臺后立即開始在俄羅斯全境取締共產黨,查封共產黨的全部財產;脅迫戈爾巴喬解散蘇共中央,解散蘇共;攫取轄區內全部國家財產,截留轄區內全部國家稅收,使當年蘇聯國民總收入下降13%,國民經濟徹底崩潰;策劃簽署獨聯體條約;逼迫蘇聯總統交出軍隊。這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扼殺,使蘇共帶領蘇聯人民流血犧牲前赴后繼,為之奮斗了近百年才取得的社會主義聯盟宏大基業,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了。
前車之鑒,后世之師。在這兩個小人埋葬蘇聯巨人的慘痛教訓中,有許多至今仍然是值得國人警醒的鮮活教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蘇共、蘇聯的滅亡也絕非是在葉利欽上臺這一朝一夕。
在意識形態方面,新思維之所以能夠得以泛濫成災,除了外部顛覆勢力的滲透之外,蘇聯國內和蘇共黨內客觀存在適宜其滋生的土壤是最根本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面對連續十年的農業欠收,工業停滯,經濟疲軟,消費品匱乏,蘇共中央開始著手改革蘇聯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多種經濟成分在改革進程中逐步形成了新生力量,即鉆改革空子的暴發戶,官商一體化壟斷行業高管,在與中央政府分權中惡性膨脹的地方高官,三位一體的既得利益集團。這部分人在取得社會財富一定分額(即影子經濟占社會財富的32%左右)之后迅速發展成寡頭集團,開始明目張膽地與蘇共中央分庭抗禮。黨內精英勾結社會民主斗士打著建設民主社會主義旗號要求所謂的政治改革,即徹底推翻現政權。他們在政治賭博中得益于新思維。
在國計民生方面,新思維之所以能夠得以泛濫成災,除了與美國的冷戰過度耗費國力之外,漠視民生是蘇共中央最大的失誤。典型的例證有烏法煤礦的工人大罷工中,工人代表痛斥政府改革方案無視礦工買不起新的住房,半數以上的工人仍然住在父輩甚至祖輩留下的小木屋;典型的例證還有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大爆炸中,事故調查報告披露造成幾十萬人罹難的根源,竟然是一個多次上報過但是無人解決的安全隱患。勞動人民在極度失望中轉向了新思維。
在政治力量方面,新思維之所以能夠得以泛濫成災,蘇共黨內的特權階層的腐敗無能及其對黨和信仰的徹底背叛,以及由此引起的基層黨員的悲觀失望和對黨的徹底唾棄,被黨內精英所利用并推向了極端,使之演化成為全社會對蘇共和蘇聯的嚴重不滿。黨和國家在新思維引發的洪水中陷入滅頂之災。
蘇共中央在按著新思維拱手交出輿論工具,拱手交出對各個地方政府的領導權,直至拱手交出軍隊領導權之后,當葉利欽剝奪蘇共的生命、剝奪蘇聯的生命的時候,也只有束手待斃這一條死路了。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時刻警惕中國特色的新思維泛濫成災,不為民主精英的鼓噪所害;時刻警惕既得利益集團作大,形成寡頭集團;時刻關注民生,得民心者的天下;這正是今天祭奠蘇共和蘇聯的現實意義所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