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評朱镕基的經(jīng)濟改革 (湖北)荊楚 老實說我不太懂經(jīng)濟。我不能將“經(jīng)濟”這一概念進行微言大義的解釋,也不會玩概念 空轉,更不會搞空對空的文字游戲。但我認定亞當。斯密對經(jīng)濟的基本定義——那就是如何 把國人的勤勞智慧激發(fā)出來,以使國人將勤勞智慧用于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以使國人建立一種品 行能力為本位的價值導向,以使人民富裕起來,以使社會財富增加,以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 活。當然,圍繞激發(fā)國人的勤勞智慧來增加社會財富這個中心目標,而對再分配制度的設計、 討論和調(diào)整,也是經(jīng)濟學研究的范疇。但丟棄了這個中心目標,祇在再分配問題上打轉轉, 并將這種打轉轉說成是經(jīng)濟學。哪怕他是政界高官,哪怕他是學界泰斗,我祇能說他們是懵 懂無知,是走火入魔。 朱镕基擔任副總理期間,鄧小平說他懂經(jīng)濟,于是就讓他奪了李鵬的權,讓他兼任了中 央銀行行長的職權,主導中國經(jīng)濟運作。嗣后鄧小平又讓他完全取代了李鵬,正式當上了中 國的總理。 當年我也認為,能有一個懂經(jīng)濟的人出任中國的總理,也許是中國人民的福祉。但朱镕 基剛一上臺,他就說:現(xiàn)在地方集中了過多的財力,致使中央錢袋空空,所以要適當上收財 權云云。 于是就有嗣后的稅收管理體制的“改革”,即基本否定了胡趙體制的“財政分灶吃飯” 的地方利益,卻保留了胡趙體制的結構框架。也就是把國稅和地稅進行拆分,把主要的稅收 項目全部收進中央的錢袋之中,而把邊角零散的稅收項目留給了地方…… 當年我擔任著工商銀行基層機構的一個弼馬溫——信貸科長。常常與全國同行定期相聚, 來討論投資決策問題和溝通資訊。因而知道各地財政都陷入了入不敷出、寅吃卯糧的窘境之 中。各地財政為了拿到胡趙“分灶吃飯,超額分成”體制的好處,乃連年需要銀行協(xié)助搞 “財政空轉”。通過這種掩耳盜鈴的操作拿到較高比例的分成。否則各地政府就面臨著發(fā)不 出工資的窘迫之中。 而朱镕基甫一上臺,就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當時我實在感到迷糊。于是就想,朱镕 基是不是完全脫離了社會?完全生活于禁宮之中?就像晉惠帝那樣,當他面對大臣進諫: “百姓無糧,餓殍于途”的時候,晉惠帝竟然是脫口而出——“胡不食肉糜?”。 對于這些疑問,當年,我搜集了許多有關朱镕基的出版物來閱讀。在一片諛詞滔滔、馬 屁滾滾的頌揚中,我的疑問始終得不到解答。于是就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來解答心中的疑 問。通過我的觀察和思考,最后得出的結論,竟然讓我自己也大吃一驚。 金融調(diào)控和貨幣政策改革 如朱镕基對金融體制的“改革”。由于中國的金融系統(tǒng)采用了龐大嚴密的分支行制設置。 這種分支行制設置,各家銀行都自成體系,剛性控制十分嚴密。幾乎完全架空了中央銀行調(diào) 控國民經(jīng)濟和調(diào)整貨幣供應量的功能。使金融宏觀調(diào)控的效果,幾乎是等于零。 中國的金融調(diào)控和貨幣政策實施等說法,在外行人看來,顯得很神秘。其實在明眼人的 眼里,這完全叫扯卵蛋。不像美國的格林斯潘,他祇要動一動手指頭,全世界都要產(chǎn)生經(jīng)濟 上的“地震”。 朱上臺后,想改變這種調(diào)控失效和貨幣失控的狀態(tài),于是就強化中央銀行的權力。其結 果呢,強化了的權力,變成了中央銀行和其各級下轄機構撈取部門利益的特權,讓中央銀行 賺了個缽滿盆滿。中央銀行內(nèi)的員工,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而其他銀行體系內(nèi)的“明眼 人”,則破口大罵朱镕基的胡搞亂政。這種不改變各家銀行分支行設置的格局、卻想實現(xiàn)中 央銀行的功能的做法,等于是瞎子點燈。朱镕基雖然看到了問題所在,但不知道產(chǎn)生這些問 題的原因。就像是父親生病,卻給兒子開藥服用。從這一點上來看,他確實比李鵬要強一些 的。 當時我就猜想,朱镕基身邊的智囊和高參,是不是都是一些高衙內(nèi)式的人物?他們?nèi)ッ? 歐鍍了幾年金,都是一些對西方學理半生不熟、生吞活剝的“洋海龜”,不知道問題的癥結 何在,所以就不知道對癥下藥。 要是我,就拿這個分支行制開刀,把它改造成美國式的單元制設置(中央銀行除外)。 并配套頒布銀行業(yè)的反壟斷法,建立維護金融安全的保險制度……這是現(xiàn)代社會銀行體系設 計的較優(yōu)方案。要改,就一步到位。但我那時還在職,我哪敢這樣說?這豈不是僭越犯上? 豈不是目中無人?那可是官場上的大忌!弄不好,會讓你死無葬身之地的。 削減教育、科研、衛(wèi)生福利經(jīng)費 朱確實很會抓錢。在他當總理時期,他覺得各級教育、科研、衛(wèi)生福利等機構占用了太 多的財力,于是就削減乃至卡斷了這些機構和部門的奶水,要他們“自己找飯吃”。隨后就 有“教育產(chǎn)業(yè)化”的“改革”,迫使許多工農(nóng)子弟因經(jīng)濟原因不能上大學;隨后就有削減國 民醫(yī)療衛(wèi)生保健上的投資,迫使這些機構祇能大幅度提高醫(yī)療收費來養(yǎng)活自己,讓很多小老 百姓祇能在家里等死,也無力去醫(yī)院看病就診;隨后就有那些不能取得立竿見影的“經(jīng)濟效 益”的許多科研機構被掐斷經(jīng)費來源,讓他們自生自滅,這叫“財政減負”;隨后就有為農(nóng) 業(yè)服務的病蟲測報和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的機構被裁切;隨后就有許多地方性水利設施和管理機構 被減省等等。 經(jīng)朱镕基這么一“集中財力”之后,本來入不敷出的地方財政,就更加雪上加霜,就更 加捉襟見肘。于是地方官員經(jīng)常為經(jīng)費問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經(jīng)常因為發(fā)不出工資,而 愁眉不展、苦不堪言。更為要命的是,各地為運轉經(jīng)費愁眉不展、苦不堪言的情況下,中央 更是大幅度提高公職人員的薪酬,嚴令不得拖欠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等等。而這一切,卻是中 央請客,叫地方財政數(shù)錢。 經(jīng)朱镕基這么“集中財力”后,中央大員的手上,牢牢握著地方的命根子。地方為了拿 到這些經(jīng)費,祇好紛紛去投機鉆營,去行賄送禮。我所知道的一個廳長,常常帶上20余萬現(xiàn) 金,坐飛機去找中央大員“賭博”。他自己在賭桌上故意大肆“放水”——把20余萬元輸了 個精光,而故意讓中央大員贏了個缽滿盆滿。第二天早上,中央大員大筆一揮,就讓他帶回 來幾百萬的支票…… 經(jīng)過朱镕基這么一“改革”,地方官員被逼無奈,于是就抓住什么就是什么,先解決了 今天燃眉之急再說,哪管他坑蒙拐騙,哪管它是暴力搶劫。反正是“黑貓白貓,能夠來錢, 就是好貓”。也不管是貪官還是酷吏,能解決財政危急的,統(tǒng)統(tǒng)是好官和良吏。這就使得地 方上的百姓們,在本來就苦不堪言的盤剝下,更加雪上加霜。各地祇好將小老百姓們放進油 鍋里炸,不炸得青煙直冒,決不松手。有的人竟然被逼得走投無路,于是以死相抗。而面對 這些“新情況”,一些地方官員放出狠話來:“如果刁民以死相要挾。要上吊,就給他準備 好繩子;要跳樓,就給他準備好梯子;要跳井,就幫他掀開井口。” 在這種情形下,很多地方官員長期被弄得焦頭爛額,常常是脾氣火爆,也被搞得心浮氣 燥,恨不得一鎬頭下去,就掘出一大舵黃金來。 在這種情形下,以致地方為了維持財政經(jīng)費收支平衡,遂使當?shù)乜辆桦s稅多如牛毛,乃 需要經(jīng)常性組織浩浩蕩蕩的“執(zhí)法隊伍”,層層加碼地去向那辛酸苦難的農(nóng)民收取那“三定 五統(tǒng)”,以解財政上的燃眉之急。但卻是將斗米小民們推進了“大白天需要打電筒走路”的 黑暗深淵之中。 如果想開一家公司或門市部什么的,還沒有開張營業(yè),那些收稅和收費的衙門,就如蠅 逐臭,紛紛找上門來。稍有不從,抄家伙砸家什并抓人。當你要求自己供養(yǎng)的政府提供相關 的服務時,這眾多的權力部分,都是一座座小民百姓的閻王殿。如果不雁過拔毛地放大血, 你的事情就休想辦成…… 這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之中:稅費負擔過重,導致工商業(yè)萎縮;工商業(yè)萎縮,導致稅 費收入減少,則需要想方設法提高稅費標準,加大征收力度;提高稅費標準之后,則進一步 引起工商業(yè)的萎縮…… 這些年來,地方政府對這些敲骨吸髓的征收沒有絲毫放松的前提下,又找到了許多“多 快好省”的創(chuàng)收途徑——先是賣城市戶口,將這種城鄉(xiāng)二元隔離所造成的身份歧視——城市 戶口大肆迫賣變現(xiàn),用于貼補地方財政的入不敷出。 當賣戶口這種騙人的伎倆不再吃香的時候,接著就是將前幾十年人民血汗積累并構建的 職工福利公房,進行“住房制度改革”,將這些歷史積累下來的財富變成現(xiàn)金,以貼補地方 財政的困窘。 當職工福利公房賣完之后,接著就將前幾十年積累的工商企業(yè),進行“股份制改造”。 通過這個“股份制改造”,將幾十年人民汗水積累起來的不動產(chǎn)變成現(xiàn)金,以貼補地方財政 的困窘。 當工商企業(yè)賣完之后,接著就以低價強征,向農(nóng)民圈地,然后高價賣出,從中套錢變現(xiàn), 來貼補地方財政的困窘。 當然還有以修筑高等級公路向車主攔路收費;以政府名義大肆拋售福利和體育彩票來圈 錢套現(xiàn)的等等方法,來補貼地方財政的虧空等。 于是閭巷百姓玩笑著說:也許有一天,當這些騙人、坑人、蒙人的圈錢套現(xiàn)的方法,不 再讓小老百姓相信的時候,當現(xiàn)有不動產(chǎn)和土地資源被賣光了之后,我想地方財政為了籌集 到必要的財政資金來供養(yǎng)其龐大的官僚機構,祇能賣空氣了——即按每個人每天呼吸多少空 氣量,得向這財稅部門交錢,否則就用膠布把你的嘴巴鼻孔堵住。 “破冰之旅”的“外交成果” 朱镕基也很會花錢,如朱镕基在暗中取代李的過程中,以他手上巨額的美鈔歐元為釣餌, 開始了廣場喋血后的“破冰之旅”。他仆仆風塵地出訪西方大國,把大把的鈔票,灑向西方 國家的財團和各種利益派別。把西方國家的財團和各種利益團體搞得發(fā)瘋。于是這些人便紛 紛為中共美言,向民主政府施加壓力,以獲得朱镕基手上的歐元美鈔……使朱的“破冰之旅” 取得了豐碩的“外交成果”。朱的外交才能,確實令國人刮目相看。不少民主國家的機會主 義傾向,被朱充分的進行了利用。不少民主政府的官員們,也被朱镕基玩暈了頭。 朱镕基還要不顧國內(nèi)人民的死活,來體現(xiàn)大國威儀。他要在國際上承擔穩(wěn)定亞洲金融和 貨幣的義務……香港“收回”后,西方世界可不領情,財政、經(jīng)濟、金融一落千丈。又趕上 亞洲金融風暴,印尼獨裁者隨之垮臺。朱就大把投錢去救香港……后來竟然成了常例——每 年要給香港特區(qū)政府數(shù)千億的財政補貼。長此以往,我真不知道,收回香港是禍還是福?或 者說,這僅僅是為了黨官們虛偽的面子,卻讓全國人民背上了一個沉重的財政包袱。 亞洲金融風暴,引發(fā)印尼獨裁者垮臺,也引發(fā)印尼民眾非理性的怨憤發(fā)泄。而可憐的華 人,卻成了這些暴徒的唯一出氣筒。華人的悲慘遭遇,讓全世界都為之傷心落淚。中國政府 為了體現(xiàn)其不干涉內(nèi)政之一貫原則,就對華人的悲慘遭遇睜眼閉眼。哪怕是跑去中國大使館 避難,使館人員祇能接受北京的指令,將受難華僑推向火海……倒是臺灣和新加坡當局,接 回了許多受難的華人……中國政府韜光養(yǎng)晦的絕世謀略,確實是深不可測。朱镕基“宰相肚 里能撐船”的寬闊胸襟,也確實能讓國人刮目相看。 朱镕基出手也很大方。他訪問美國之時,因為當年中國民航多購了幾架歐洲空中客車公 司的客機,引起波音公司的嫉妒。于是就波音總裁就拜托白宮克氏,趁朱訪美之時,順帶地 提一下這個問題……克氏僅向朱說了一下,話還沒有說完,朱立即答應訂購70架波音飛機。 弄得波音公司幾乎要跳起來,實在不敢相信“中國政府”伸出了一枝這么巨大的“橄欖 枝”……也弄得歐洲空客公司嫉妒非常,幾乎要吐血…… 為了打壓臺灣同胞的外交空間,朱镕基受命去拉攏太平洋上一個僅有一萬多人的小島國。 朱镕基一開口,就答應給他們1.6億美元的支援。平均每人可以分到1萬6千美元,條件是與 臺灣斷交……于是這個小島國就對臺灣同胞背過臉去,向“中國政府”握手言歡。要不是他 們貪得無厭,又去臺灣敲詐更多的美元,從而抖出了這個丑聞內(nèi)幕。也許朱镕基把全國人民 賣了,國人卻還要天天高喊著:“朱镕基堅決反貪,萬歲、萬萬歲”呢! 中國政府外交手腕的爐火純青,確實讓我嘆為觀止。朱镕基確實在美國和歐洲諸國出盡 了風頭,打破了廣場喋血后的外交困局……且使這個“優(yōu)良的外交傳統(tǒng)”,一直保持到今天。 用這種手段,在國際舞臺上縱橫開闔,收放自如,無往而不利……為“中國”爭取到很大的 “國際地位”…… 朱镕基經(jīng)濟改革的兩個特點 縱觀朱镕基的“經(jīng)濟改革”,有兩個顯著特點:其一是,當關系到造福普通民眾的政策 出臺時,最能體現(xiàn)“中國特色”,即最沒有效率。總像病牛耕地,一步三搖。總是不能獲得 通過和組織實施。就算正式通過了這類條例或提案,也是將其高懸天空,落不到實處。那真 是“千呼萬喚不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如義務教育法,養(yǎng)路費按燃油消耗收取的方法。 如廢除那血淚斑斑的收容遣送制度,廢除那踐踏憲法刑法的勞動教養(yǎng)法等等。而如果是關系 到官僚階層、壟斷階層、特權階層的利益的時候,則最能體現(xiàn)辦事效率。那真是聽見風就變 成了雨,雷厲風行,毫不含糊。 其二是,當關系到官僚集團的待遇、特權階層的福利的時候,就要努力向世界先進水平 靠攏,就要提前加入WTO.當關系到大眾福利、普通民眾的福祉的事情,就強調(diào)中國特色,強 調(diào)中國的家底薄、起點低,要人民要忍耐暫時的困難,要理解政府的難處云云。這種例子俯 拾皆是。 許多人或被朱镕基慷慨激昂的演講所迷惑,或受到知識素養(yǎng)的限制,或被假大空的單向 性宣傳所欺騙,所以就看不到朱镕基“經(jīng)濟改革”背后禍國殃民的本質(zhì)。還有一些人,往往 滿足于吹糠見米之后,就以為是很大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而我的思維方式卻是在吹糠見米之后, 還要想到水稻,想到秧苗,想到稻田,想到施肥等等。從而使我在過去的工作經(jīng)歷中,造成 了許多不必要的尷尬。 共產(chǎn)黨宣傳機器吹噓的東西,與自己觀察分析的結果是如此南轅北轍。鄧小平看中朱镕 基,說朱镕基“懂經(jīng)濟”,在我看來,是在對國家和民族的犯罪。◆
相關文章
- 美聯(lián)儲的扭曲操作是指鹿為馬式的寬松
- 李炳炎:建立社會主義分享經(jīng)濟機制化解中國經(jīng)濟的“滯脹”風險
- 毛時代載人航天被下馬的真相--讀《曙光號全解密》的雜感(修改稿)
- 時殷弘先生和林治波先生的言路哪個更應‘當廣不當狹’
- 發(fā)改委內(nèi)外有別 惹民怨引火燒身—2011-4-21至22日東方互動報道和評論一束
- 盧麒元:毒饅頭與糧食危機
- 毛主席立啥大義凜然斬頭誓?
- 王二路:“七一”三想
- 劉仰:被美化的程序正義
- 黃爾文:文字嚴謹?shù)目谔柌拍塬@得更多人的支持—再致白陽:關于“救黨保國”口號的討論
- 地藏王菩薩:亡黨移民,是漢奸國賊的天堂還是墳場?
- 郎咸平:誰在制造經(jīng)濟恐慌?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