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殺西門慶,到底為哪般
——謹以舊文聲援退伍兵崔英杰
上班第一件事情是上網。上網首先上貓眼看人。今天的貓網,最熱鬧的話題是:該不該判王-斌-余死刑。
網上介紹:王-斌-余,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工,帶著改變貧窮生活的美好憧憬,17歲開始到城市打工,卻在艱辛的生活中不斷地痛苦掙扎,備受欺侮。數次討要工錢無果,他憤怒之下連殺4人,重傷1人,后到當地公安局投案自首。6月29日,寧夏石嘴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王-斌-余死刑。
巧的是,昨天晚上中央四臺放的正是《水滸傳》,武松殺西門慶、潘金蓮一節,血腥的場面看得我一夜沒睡好,所以借此說說。
卻說武松為何要非刑殺人?武松作為陽谷縣都頭(武裝部長),自然省得法度的,而他原本也是攜著人證物證通過合法途逕上告的。怎奈何“縣吏都是與西門慶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說”,官人貪圖賄賂,回出骨殖并銀子來,說道:
“武松,你休聽外人挑撥你和西門慶做對頭;這件事不明白,難以對理。圣人云:‘經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後之言,豈能全信?’不可一時造次?!?/p>
獄吏便道:“都頭,但凡人命之事,須要尸、傷、病、物、蹤,——五件俱全,方可推問得。”
武都頭是個粗魯漢子,說不過這幫專家,于是替天行道,自己動手把奸夫淫婦殺了(唉,他多少也要上訪個十年八年,好體現我天朝百姓的純樸善良?。?/p>
非刑殺人,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哪里有壓力,哪里就有反抗。這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律。而當權者防民甚于防川,將和平合法的反抗道路堵得死死的,到頭來土雍而川決,當權者又能怪誰呢?
雖說革命是人民的節日,但,也不總是那么美妙的。會有殘忍的屠殺,有無辜的流血,有不得志者的陰謀,有同路人的叛變。雖然如此,只要屁股是坐在民眾一邊,就不會茍責民眾,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債積到一天來還,當然是不可能那么文質彬彬、那么從容平和。
有意思的是,同是非刑殺人,一千多年前的大宋的縣、府兩級政府卻采取了網開一面的做法:
且說縣官念武松是個義氣烈漢,又想他上京去了這一遭,一心要周全他;于是將招狀從新做過,寫一道申解公文,將這一干人犯解本管東平府申請發落。
東平府陳府尹哀憐武松是個仗義的烈漢,時常差人看覷他;因此節級牢子都不要他一文錢,倒把酒食與他吃。陳府尹把這招稿卷宗都改得輕了,申去省院詳審議罪;卻使心腹人赍了一封緊要密書星夜投京師來替他干辦。那刑部官有和陳文昭好的,把這件事直稟過了省院官,議下罪犯:
“據王婆生情造意,哄誘通奸,唆使本婦下藥毒死親夫;又令本婦趕逐武松不容祭祀親兄,以致殺死人命,唆令男女故失人倫,擬合凌遲處死。據武松雖系報兄之仇,斗殺西門慶奸夫人命,亦則自首,難以釋免,脊仗四十,刺配二千里外。奸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馀一干人犯釋放寧家。文書到日,即便施行。”
這個案子說明了:其實法律是有彈性的,可以偏向這邊,也可以偏向那邊,只要動動筆頭就行了。我不知道大宋政府是戴幾塊表的,不過這一回,他們實實在在是偏在了被欺辱和被壓迫的人這一邊。而一千多年后的王-斌-余案,則以造反者人頭落地而靠終。
套用黃健翔的一句名言:王斌余他不是一個人,在那一刻,千千萬萬的工農的苦難和憤怒附在了這個普通民工的身上。而這一起簡單刑事案,在深刻的階級對立、改良主義興起、互聯網的相對言論自由等等因素相互作用下,風云際會地演變為社會-政治風向標。
近幾年來,D內改良派想引進國際上先進的階級妥協制度,以此平息在民眾中深深的憤怒。老實說,我對改良不抱希望,但我也從來不反對改良,我為他們吶喊。但是,改良與否,取決于力量對比,而不是你我的意志。結果,在歷史上,改良這條路往往是通向革命的。通過王斌余案,君不見,文化幫兇們大力鼓燥,提醒當局“單純地順從群眾的要求甚至鼓動群眾的欲望是不行的,這可能會把群眾的情緒引向非理性”!而官僚們也心領神會,拒絕開放任何政治自由;工會建設局限于“依據中國的工會法積極去找企業,同時找企業上面的黨委和政府”;甚至不肯(或無力)定期小幅提高工業無產者的低收入。
如今王斌余已經倒在刑場上。官僚集團用這個民工的鮮血昭示國人:法律,是有錢有權者的法,不是你們的法;當你們被寶馬撞了,被城管打了,被老板欠薪了,大半夜里被不知身份的人抓了,對不起,法律無能為力;如果你膽敢反抗,哪怕僅僅是通過手機短信和網絡“嘯聚”,法律就會像一頭餓狼那樣撲過來了。
古語云:為周驅民者,紂也。如今,也正是官僚們的所作所為,制造出一個個王斌余,而群眾性直接行動也呼之欲出。去年,四川農民為了水庫征地的矛盾,一天就砸掉兩個縣府,洗了兩座縣城的街店,還扣押了省委書記!這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但這一切會慢慢成為現實,如果官僚和資本家不懂得害怕,“天街踏盡公卿骨”的一天遲早會到來。就如《雙城記》所說:all these things are to be answer for。
書到最后,也該添上一筆亮色?!端疂G》上寫道:這陽谷縣雖是個小縣分,倒有仗義的人:有那上戶之家都資助武松銀兩;也有送酒食錢米與武松的。武松管下的土兵大半相送酒肉不迭?,F在對王-斌-余,許多網友卻也很同情他??梢姽傩碾m然不古,民心倒還是相通的。同時又表明了在網上說話的,除少數敵特外,大部分人都不是戴表的。我發現戴不戴表是一條分界線,只要不戴表,哪怕跟一千年前的古人都有共同語言,你說怪不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