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個好東西”與“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
“好東西”之能夠忽悠人,因為生活中民主的希缺。其實,精英強勢的“民主”與大眾弱勢的“民主”,是同床異夢、此消彼長的。一切政治的權力都是以經濟地位為基礎的,什么時候都是這樣。
中國的民主現狀,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同時,也“先民主起來”了。“好東西”,也是“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自然還得要點“先民主幫后民主”,最其后則是“民主”也MBO。
測評“民主化進程”,腐敗的“進程”可以作標尺看。夫腐敗,乃特權擴張膨脹的產物,也是大眾民主缺失和被剝奪的表現。毛澤東時代公仆不敢腐敗,群眾民主監督之權大也;如今腐敗膨脹,大眾民主群眾監督被剝奪之故也。發達地區如珠三角,包身工、血汗勞動、狼狗保安、集體下跪、跳樓索薪和每年4萬斷指,是幾百萬下等人的“民主”狀態;富士康打官司,司法“保駕護航”之切,媒體與資本之“和諧”,則是買辦精英設計的 “民主”的“窗口”。
其實,中國的強勢階層并不缺少“民主”,相反,與房地產的開發的一樣,他們的民主有點過剩,他們的享受的民主與奢侈性消費是同步的,看看招商引資的政策中層出不窮的“超過民待遇”即可了然——其中不少東西屬于前資本主義的“民主”,也即封建特權。缺失民主的是弱勢大眾,是多數百姓。二者的“民主”是此消彼長的,太“不和諧”,說民主的話題,必須從此出發。 “以人為本”和“執政為民”,就是如此。
那么,他們為什么還要嚷嚷“民主”呢?
一曰“與美國老板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二曰,利用人們痛惡腐敗的心里,掩蓋資本與勞動的根本矛盾,忽悠大眾反“體制” ,為他們火中取栗,如波蘭的團結工會然。三曰,將“訓政”轉型為老板的“憲政”, 也即直接執政,消除“心有余悸”,最終完成“轉型”。
美國式的“好東西”,無論是用貧鈾彈輸出,還是通過買辦精英輸出,都是忽悠人的,不熱眼也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