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9日,新華網專文《宏觀經濟,又好又快,十大財經官員引領政策走向》,把咱臭老百姓用了幾年時間與他們親密接觸的十大財經頭子放在了一起深入地歌頌,他們是:1,發改委主任馬凱;2,財政部部長金人慶;3,商務部部長薄熙來,4,國資委主任李榮融;5,統計局局長謝伏瞻;6,央行行長周小川;7,銀監會主席劉明康;8,證監會主席尚福林;9,保監會主席吳定富;10,外匯局副局長鄧先宏。歌頌領導這事兒很正常,俺鄰居老王他們老家村兒里的干部用老王的話說那就是一群畜生,但老王每年回村還得去他們每一家送送禮,說些萬壽無疆的話,因為老王他爹娘還在村里。不過這回記者們把中國管錢的這些個高官厚祿、風流倜儻的總頭頭放在一起集體禮拜,道是有些個革命性的意義。
當官這事兒咱老百姓不懂,反正是這些個財經頭子們工作的出發點就是一切要圍繞著以看老百姓還能有多大的承受能力、還能從老百姓身上挖掘出多大的潛力為中心去開展工作,這就是他們的“又好又快”的“宏觀經濟”。“宏觀”二字可遮百丑,“宏觀”二字就是位高權重的主流人士和跟著主流的屁股后面端屎端尿的精英分子手中的無上法寶,是武穆遺書,是玉女心經,是葵花寶典,“宏觀”二字屬于主流和精英代代單傳、密不外漏的致勝于民的內功心法,想對付愚蠢透頂的百姓,“宏觀”二字足以克敵斃命,因為人家主流和精英可以說你老百姓不懂“宏觀”。主流和精英永遠不是百姓的代言人,他們永遠是人民的天敵。當然這也不能怪咱們國家的體制,因為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也是這樣搞的。至于說老百姓有沒有飯吃,有沒有房住,有沒有衣穿,能否上得起學,能否看得起病,與主流精英無關,因為這太“微觀”了。
十大財經部門有沒有好人,這咱老百姓不好說,因為人家深居豪出的咱不認識人家,但咱們可以這樣理解:你們村干部如果有好人,十大財衙就有好人,你們國營廠子里的干部們如果有好人,那么十大財衙就也有好人。一些覺悟低的群眾說:發改委成了只管自己發財的發財委;財政部就是負責把老百姓的錢分給官員的分錢部;國資委應改名為國資出賣委員會;統計局長嘴里沒一句實話;央行行長是外行行長;銀監會主席的工作就是負責把中國的銀行交給外國人去管理;證監會是圈錢會;保監會領導的是全國最大的什么銷集團。到底是不是,俺還沒有細想,抽空俺也想想看。但有一點俺知道:主流精英一發話,宏觀調控全完蛋;主流精英一跺腳,房價物價全高了。當然這也不能怪咱們中國的當今官員,因為歷朝歷代的官員,因為各國政府的頭頭,都這個樣。
也許咱百姓太“微觀”了,錯看了官員們,這誰說的清呢?現代人云:主流精英決定一切;古人云: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2006-12-2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