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失地農民
2006年11月26日
一、2007年申論:失地農民
歲月之書:真累,這兩天我千里走單騎,連上網時間也沒有了,誰關心過失地農民問題?
折翅也飛翔:我關心過,怎么了??
歲月之書:我這兩天出去考試,正好是這個話題。
折翅也飛翔:考什么試??
歲月之書:申論。
折翅也飛翔:有什么看法?
歲月之書:這次考試一共給了7個資料,有萬字吧。
折翅也飛翔:都是談論失地農民的??
歲月之書:前兩個是失地案例,主要是石家莊的兩個失地村。一個從河北省會從保定遷往石家莊開始征地,一個是現在90年代才開始征地。
60年代開始征地的那個村,開始利用國家補償,辦了一些集體企業(yè),人員都得到安置,所以一開始并沒有什么不良事件發(fā)生,到90年代中后期,這些集體企業(yè)紛紛破產,村民開始集體上訪。
第一個資料就是將這個村,第二個資料主要講另一個村。
折翅也飛翔:集體上訪,都說上訪什么內容了嗎?
歲月之書:沒說,30年過去了再上訪,估計也什么正經內容。
折翅也飛翔:第二個村怎么樣?
歲月之書:第二個村是水源保護村,禁止發(fā)展污染性質的產業(yè)。一個學校征地,幾個村莊爭相壓價,就選擇了這個村,但是村民有20%左右的不同意村委會的決議,用暴力手段制止學校新校區(qū)的動工。
折翅也飛翔:結果呢?
歲月之書:結果是僵持。
折翅也飛翔:有沒有說學校征地的條件啊?為什么20%的人不同意?
歲月之書:說了,學校完全符合條件,給予村民的補償超出國家規(guī)定的上限,每畝多出1萬元。準確說是11%-18%的人不同意。
折翅也飛翔:那他們?yōu)槭裁催€不同意??
歲月之書:這很正常,社會利益是多元的,在真正民選的國家,過半數同意就是很好的領導人了。社會問題也一樣,要是完全贊同,那純屬欺騙或者暴力壓制,任何問題都有不同意見。
折翅也飛翔:你是怎樣分析這個材料的?我覺得土地是農民生存的根本保障。
歲月之書:這是兩個主要資料,后面還有幾個資料,有說要合理利用土地的,有說要土地復墾的,還有說土地利用方案的。
題目暗示:1、農民沒有土地的定價權;2、土地的兩級市場制度。這是出題人暗示的答案。
二、經濟發(fā)展、城市擴建與農民土地使用權的命脈關系
折翅也飛翔:我覺得土地是農民生存的根本保障。
歲月之書:土地是農民生存的根本,但從農民人口占多數,過渡到城市人口占多數,是經濟發(fā)展的目標。
折翅也飛翔:不錯,問題現在的農民如何才能順利的溶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到城市后,農民怎樣才能生存?農民城市化是一個很長的路,要注意農民城市化的策略。
歲月之書:出題人已經暗示了答案,我順著暗示寫了一篇500字的資料,800字的方案,還寫了150字、200字的兩個附屬材料。
折翅也飛翔:赫赫,說說你的分析。
歲月之書:
1、土地審批權限,法律規(guī)定是國家和省級政府,節(jié)約利用、充分利用的問題不說了。
2、復墾還耕的問題也不說了。
問題主要集中在征地后產生的“失地農民”身上,每年大約產生350萬到420萬“流民”。
折翅也飛翔:你是如何解決的??
歲月之書:我沒敢寫太多的自己想法,只是把他們的暗示用我的語言表達了一下,首先是解決農民分享國家經濟發(fā)展和城市化的收益的問題。
折翅也飛翔:不錯,這是關鍵的一點。
歲月之書:這個問題解決其實還有另外的連鎖事情發(fā)生,所謂一利必有一弊。
折翅也飛翔:弊端是?
歲月之書:減緩城市化進程——這是沒良心的話,不過應該考慮到。
折翅也飛翔:不覺得是延緩城市化的進程。
歲月之書:增加農民的收益,必然需要增加談判成本,再想建設開發(fā)區(qū)、修路修橋什么的,都不會如同原來那么簡單了。
折翅也飛翔:是的,但是這一來就減少了干擾,促進了農民城市化的積極性。
歲月之書:我順著出題人的暗示,把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開了。所有權依然按照憲法的規(guī)定,國家所有或者集體所有,它們之間如何轉換,我沒有仔細敘述。在使用權市場上,我偏向了不要剝奪農民的合法土地使用權的正常年限。
折翅也飛翔:那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呢?使用權是不是就是收益權??
歲月之書:可以看成合法使用年限的收益吧。其實出題人有暗示“私有化”的傾向,我反對私有化,所以用上面的說法給重新作了“解釋”。
我把城市征地區(qū)分了“商業(yè)用地”和“公益事業(yè)用地”,在商業(yè)用途的土地征用上,我支持農民的合法土地使用權收益,反對現在由地方政府剝奪,然后內部價格賣給工商企業(yè)的做法。
折翅也飛翔:既然可以說是使用權可以用合法使用年限的收益權來替換,那么農民就有權參與土地征用后的收益權,是不是?
歲月之書:這個僅僅是我的解釋,也是順應這次考試出題人的本意,中央向地方政府施加壓力。
折翅也飛翔:看來你的解讀材料的能力蠻強的哦,你也是解讀官場的高手,今天我長見識了哦。我覺得,農民有權參與土地征收后的收益權,那些沒有技術的農民是不能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的。
歲月之書:對,我也覺得使用權、收益權是比較好的一種提法,合乎現行法律法規(guī),而且比“私有化”更好,完全私有化會產生土地資本家,那才是真正難纏的東西。
折翅也飛翔:既然土地是農民生存的根本保障,那么解決目前農民問題的關鍵就是讓農民擁有合法的有期限的土地收益權,然后讓那些有特長的農民進城。
三、真實狀況及可能對策
歲月之書:對“公益事業(yè)用途”的征地,我也順口解釋了兩句。其實在征地之后,“失地農民”應該成為“市民”,事實是國家放棄了這個責任,所以才產生出這無數的麻煩,無地可種,無崗可就,無社會保險,真正成了流民。
折翅也飛翔:真正的流民回對社會發(fā)展造成極大的破壞,即使讓這些農民成為市民,新的問題就出來了,那就是,沒有技術的農民怎樣才能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歲月之書:問題不大,有下崗職工的前車之鑒,肯定比老朱的處理方式好。其實有個內幕大家還不知道,現在國家財政、省級地區(qū)級財政,鈔票是大大的有,比10年之前是完全不同了,只有縣鄉(xiāng)級財政,才是比較緊縮,入不敷出,國家還是有能力對失地農民做一些事情的。
折翅也飛翔:你怎么知道的啊?
歲月之書:我同學在財政局,他的直觀感受,這個不用復雜數字說明。
折翅也飛翔:現在要解決農民問題,一要加大對農民的補貼,二要,對征用土地的農民參與土地收益的分配,三要加大技術培訓。
歲月之書:在國家不轉變“失地農民”身份,依然讓他們做“農民”的情況,我提出要改善村級經濟組織的股權性質,以及加強村民民主管理。
郊區(qū)的城市化,如果靠個體行動,最好是國家整體轉換“失地農民”身份,給予“社會保障”;如果不搞這個,就必須依靠原有的“組織形式”,對村組織進行新的改造。
折翅也飛翔:有道理,也就是讓農民擁有合法的土地收益權,繼續(xù)你的觀點。
歲月之書:不僅僅是土地收益的問題,而且土地收益權是有年限的,這其實是從地方政府奪權,復歸農民和村莊,難度較大。
折翅也飛翔:國家把土地的使用權分給農民使用,就意味著農民擁有土地收益權。
歲月之書:不是國家,是集體,是集體所有權的土地,因為城市化轉變?yōu)椤皣宜小保迕窆烙嬜疃嗟摹俺邪凇笔?0年,所有權轉變之后,能讓他們延續(xù)原來的“承包期限”,就已經是“天恩”了。
折翅也飛翔:30年之后呢?
歲月之書:30年能產生一代人口了,如果在古代社會,孫子輩都有了,是兩代人口的時間,土地不能永久私有化,否則“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后患無窮。
(兩個注釋:第一個是,原來申論出題人暗示土地的兩級市場問題,不是指我所說的所有權市場和使用權市場,而是指使用權的一級市場完全由國家壟斷,二級市場和三級市場依存于一級市場。第二個是,城市土地使用權期限是70年,而且可以用此來抵押貸款,農村土地使用權限只30年,而且不能抵押,這是由來已久的城鄉(xiāng)兩元歧視,不詳述了——歲月之書2006年11月27日后記)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