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某些“專家”的說法,貿易戰對中國來講確實恐怖(要不然怎么嚇倒人呢):會造成出口嚴重下降,大量的百姓失業,進而影響“穩定”。對于維護統治的政府來講當然絕對不允許的,因為“穩定壓倒一切”嘛。所以事件按照“專家”的解說發展下去也就成了正常現象。
然而事實真會如此嗎?我不認為是。
從我國的出口來講,出口在GDP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這種畸形的經濟結構怎么形成的以及出口的質量就不再多講了,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百姓共識的事情。就談談我對出口下降產生的影響的分析。出口下降直接影響到的就是出口企業,而我國出口的產品中除了資源、原材料就是代加工產品,真正的自主產品很少。對于資源和原材料的出口賤賣,外國是很歡迎的,我想絕不會有哪個蠢蛋白癡國家抵制的,即使是打貿易戰;而自主產品企業的主要市場還是在國內(當然不排除有個別企業國外的業務量占企業的比重很大,但在整個國家出口額中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出口下降主要影響的是沿海的那些出口加工企業。那些出口加工企業的工人主要是農民工(因為只有內地的農民工才會做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因此,“大量的失業”也就是大量的農民工失去做廉價勞動力的機會。農民工不能做廉價勞動力不代表他們失業,因為他們的主業是農業,只是放棄了副業撿起了荒廢的主業而已。而這個主業一直由國家的土地制度保障著(這又不得不感謝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以及近三十年來抵制土地私有化的正義之士們)。最終受損害嚴重的只有那些資本家。
從另一方面講,國內出口的產品不僅利潤少的可憐,而且換回來的是一堆正在貶值的紙鈔。換出去的工人的血汗勞動沒有換回相應價值的產品,等于白給外國人服務。出口企業的結匯得到的人民幣等于人民銀行憑空發行那么多人民幣,攤薄了全國人民的儲蓄存款。從這方面講出口下降就不是一件壞事。刺激出口不如直接發錢給工人,只是資本家發不了那么多錢了,所以政府也是不會這么做的。
當然,如果出口下降,政府又不發錢,農民工的收入會下降。這就要從國內收入分配上著手解決,而不是一味的刺激出口給外國人白干活。對于調整收入分配,政府也出臺了不少政策,什么調高最低工資標準等。可效果呢?兩極分化依然繼續。為什么呢?因為不對路。像調高工資標準這樣的政策,對于本來就在高位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執行的興高采烈,私有企業原地不動的多,把高一點工資調成最低工資標準的也不少。根本原因還是公有制占比在“市場化”的進程中越來越低,已經淪為少數。在宏觀調控中,政府越來越控制不了經濟,現在干著急“維穩”也是必然的結果。但也并非沒有挽救之舉,這里就不再往遠處扯了。
對于貿易戰的另一方美國,它的日子絕對比中國難過多了。長期寄生在中國身上,突然脫離寄生體必然要經歷一場大的痛苦。如果我們愿意,可以讓它的痛苦更長一些,甚至是半死不活。只要我們用那些正在貶值的紙鈔一直買他們的基本生活資料(如糧食牛肉等)的現貨,生產周期越長的越好。把美國的現存生活資料買個十之八九儲存起來。同時對國內的糧食保持配給制,嚴厲限制出口、打擊走私。這樣,美國國內嚴重通脹還是小事,國內大亂、一蹶不振也是正常現象。
所以說,打貿易戰最不怕的就是中國。不要被國內的某些軟骨頭給忽悠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