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十七屆四中全會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胡總在全會上作《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工作報告,習副總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說明后獲得了全會通過。
不過在全會公報中有“共克時艱”這么個詞,令人非常的震撼。由于震撼,就要“咬文嚼字”一番,再結合當前形勢,整明白表達的是一個什么意思,看清楚當前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
“共克時艱”是由一個短句省略后的新詞語,意思也倒清楚。
“共同克服”,就是同心協力、共同一致,去克服,去戰勝,“共克”是對這個不完全短句的省略。
“時艱”則是對“時事艱難”省略的再省略。
“時事”是指現在的、當前的、近期的大事。“艱難”就是發生困難。現在、當前、近期有啥大困難需要共同才能克服?顯象的就是金融、經濟危機,其后有民族地區的社會動蕩,再就是“社會群體性事件”層出不窮,而什么周邊烽煙四起,邊境糾紛不斷,帝國主義趁火打劫,逼迫勒索。再夸張些說成“危機四伏”也實在不為過。隱性的則是如何鞏固執政基礎,如何提高執政能力,如何去消弭信任盡失的危局。
十一臨近,全國各地“紅旗飄飄”“歌聲嘹亮”,北京城忙著準備國慶大閱兵,大狂歡。央視里鶯歌燕舞,官報網媒上口號震震。不過目前的街面上還看不到喜氣洋洋氣氛,到有著前所未有的緊張。荷槍實彈、牽著狼狗的特警,巡邏站崗的武警,滿大街到處轉悠的警車警官,街頭巷尾立交橋下的一身迷彩的民兵,居民小區里套著紅箍的大爺大媽,全民皆警,應該算是“共克時艱”的寫照。如果不“時艱”,十一咋會如此緊張。
今兒網站上看到幾篇報道
“北京7000巡特警全天候巡控 警方提示:出門攜帶證件”
“北京部署萬余警力參與社會面巡邏工作 成效明顯”
有報道“武警裝甲車進駐北京街頭”,想一想二十年前,當時北京街頭滿是坦克,滿大街也都全副武裝,但總體感覺似乎還沒到現在這樣的程度。
有關此類消息實在是不少。現在只有一個心愿,十一這天除了閱兵啥也別發生。十一之后那些特警、武警,著制服的警察和不著制服的警察,以及那些民兵和街道社區的大爺大媽們,呵呵,還有各級官員,都能好好喘口氣。但愿那個“時艱”能象“時間”一樣的過去。
不過下面這組片兒一般人拍不到。
另外還有這樣一條消息:
國慶當天北京管控空中航路 部分進京航班取消
想想也對,十一那天大家都貓家里看閱兵,參加閱兵,觀看閱兵的,十一之前都來了,當天誰沒事坐著飛機趕著進北京。國際油價這么高,不取消航班,航空公司還不賠本?經濟危機,治安風險,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同樣也是“共克時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