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該 問 責
今年春節,雨雪肆虐,冰凍千里,造成巨大災害,人謂50年不遇,百年罕見。
災害在使民眾遭受大難之時,也常常會產生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應當歌頌英雄,宣傳黨和國家對群眾的關懷,以激勵人民團結抗災,這自是黨和國家的輿論主流。這方面做的如何,我遠離災區,無實際可資評判,但可以肯定輿論是把握住了主流,大量報道黨和國家的行動,只是覺得反映人民自己的抗爭不足。(見[相關鏈接]之[主流媒體的報道])
在民眾遭受災難之時,也會產生一些民怨,批評自不會少(見[相關鏈接]之[民間的批評])。這是正常的反應,黨和國家應當予以重視,從中發現“人定”上的問題。
zhououzhe作文《如何看待這場百年罕見的雪災》說“中國南方這幾天連降百年罕見的暴雪,有的地方事前疏忽,防范不力,事后應急能力薄弱,補救措施不及時,更有些情況引起了人們的深思和警惕。但面對難以預測和抗拒的天災人禍,我們也看到個別人幸災樂禍,用高度自覺的意識形態把它高度政治化,甚至把它跟‘戰爭’扯到一起,甚至預言如戰必敗。這些流言不免有蠹惑人心之嫌。”作者認為,“人類的抗災能力在任何國家都是有限的,現在,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人定勝天’”,“即使當代最強大的國家,在自然災害面前,也不比我們更有辦法、做得更好。”“少數人不顧這些基本事實,也不顧國人抗災中表現出來的不畏困難的精神和人道主義精神,一味抹黑中國,這些并非善意的用心和流言,我想無論如何都距人道精神相距甚遠吧?”我認為zhououzhe等人這樣一般地講自然災害難以抗拒,把批評說是“流言”、“蠹惑人心”、“抹黑中國”,還有在2月19日在強國論壇上,鐵道部政治部宣傳部部長、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稱為的“混賬話”,有拒絕批評,文過飾非之嫌?
我們看到,黎陽《所謂“五十年不遇”已經是三年兩遇》所說“2008年1月的雪災真是“五十年不遇”嗎?不對,三年前剛剛遇過——2005年2月7日至2月17日,也是在湖南,也是在春節前后,也是輸電線結冰,也是大規模壓倒輸電塔,也是號稱“五十年不遇”的暴風雪(資料見附錄)……災害后有關科技人員已經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已經提出了不少建議改進措施(見所附論文摘要)。”有確鑿資料可查證,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因此他的質問:“可見這不是“沒有料到”的問題,而是“早已料到”的問題,是“有關方面”有沒有采取措施、采取了什么樣的措施、有沒有“豆腐渣工程”的問題。也就是說,是管理問題,不是技術問題。”完全有道理。
我們看到,奚兆永《大災之后的思考 》指出“‘南嶺靜止峰’。這是氣象專家多年來觀察到的一個獨特氣象現象:南嶺的西邊是云貴高原,東邊是武夷山,在兩個高地的包夾下,南下的冷空氣和北上的暖濕氣流冬季經常在南嶺北麓的郴州一帶交匯,一旦雙方強度勢均力敵,就會形成災難性的冰凍雨雪天氣。這次災害最嚴重的地方就是郴州,今年那里覆冰的厚度達到了60mm。問題是:既然這種‘南嶺靜止峰’的現象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經有所認識,為什么不‘考慮它們’早作防備,以致使郴州鐵塔的轟然倒塌,京廣線的供電中斷,交通大動脈也隨之癱瘓呢?”
我們看到,朱健國《"溫家寶悖論"——每一個感動后面都有一個殘酷》,以國家氣象局付局長許小峰在央視《新聞調查》特別節目《風雪年關》所公開講的"從短期來講,我覺得我們預報得是比較準確的。從長期來講的話 ,我們在去年12月份曾經給國家發過一個報告,就是說要警惕突發的暴風雪天氣對我們國家造成的影響。當時我們依據的是兩個原因:一個就是說在東太平洋出現了,我們叫做拉尼娜現象”為據,質問高層領導人是否“腐敗即瀆職”問題,也不容避而不答。
還有大于等人的文章介紹了已有的干群同心協力抗拒雪災的成功經驗。
……
事實表明,這次億萬人民困苦、直接經濟損失上千億,天災是因,人不盡責為果。如果有關領導人能重視國家氣象局的預警,如果各級政府記住歷史經驗教訓,能切實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社會危害程度和經濟影響決不會如此之大。
在災害期間,我們應該全力抗災,無暇深思,但是,在災害之后,既要表彰抗災英雄,也一追究失職瀆職者。如果對人民提出的災害造成如此嚴重后果的質問,不理不睬,強調“不可抗拒”,回避責任,甚至稱之為“流言”,是“蠹惑人心”,那決不是民主、負責任的政府所應該要的態度,人大就失職了。
希望全國人大要代表人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向政府問責!
--------------------
【相關鏈接】
【主流媒體的報道】⑴
胡錦濤要求各有關部隊全力支持災區抗災救災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1月30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關部隊要全力支持災區抗災救災,幫助受災群眾排憂解難,共同為奪取抗災救災斗爭勝利而努力。
---------------------------------------
倪洋軍:《中央抗災救災目標彰顯以人為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月1日上午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后,重返湖南災區,親臨指導抗災救災工作。溫家寶說,我們把當前抗災救災的任務概括為六個字:通路、保電、安民。通路就是要保證公路、鐵路主干線暢通,保電就是要使損壞的電網盡快恢復,安民就是要把廣大受災群眾的生活安置好。我們這次來就是落實這個目標的。(2008年2月4日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3日上午召開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當前雨雪冰凍災害抗災救災工作,強調要千方百計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2008年2月4日人民網—《人民日報》)
無論是溫家寶總理提出的“通路、保電、安民”目標,還是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措施,都在向世人傳遞這樣一個信號,那就是中央對這次抗災救災是目標非常明確的,決心也是非常巨大的,同時也透出了濃濃的民生情懷和民本思想
--------------------------------------------------------------------------
《暴雪、凍雨,寒潮肆虐。》
連日來,面對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廣大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戰斗在第一線,沖鋒在最前面。抗災救災的隊伍里,黨旗最鮮艷!
情為民所系。在搶修電網的第一線,在冰封雪裹的高速路上,在人聲鼎沸的火車站,在受災的邊遠山寨,在城市的街道與社區……哪里有困難,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
無數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拼盡全力抗雨雪,責任時刻記心間。雨雪中,共產黨員的身影,讓人們溫暖。――人民日報編者
“鐵塔除冰,讓我上!”——早晨,突擊隊成員唐明良系好安全帶,沿著扶梯向上攀登到30多米的塔頂,舉起鐵錘,一下下用力敲擊鐵……
“情暖回鄉路”——“你好,有什么要幫忙的嗎?”佃雅群,客運值班員中一名普通共產黨員。她本來搞內勤,春運人手緊,站里便把她還有另外四位黨員組成了一支專門擔任應急任務的突擊隊,哪里緊急就往哪里沖,哪里困難就往哪里填。到現在她已經10多天沒回家了,每天都連軸轉上十五六個小時。“雪災把旅客們折騰得也夠苦的,真希望他們能早一點回家過年,和家人團聚!作為客運員,我們干不了什么大事,也幫不了什么大忙,只能熱心一點,責任到位一點,讓他們回鄉的路盡量變得溫馨些!”佃雅群說。說話間,“人墻”外面送進了一位昏倒的少女乘客,佃雅群和同事們二話沒說,背起她就往醫療室跑。
“心連受災村”擺榜鄉是貴州省惠水縣最邊遠的貧困鄉,這里海拔1450多米,居住著11600多人,從1月12日起便陷入了冰雪的包裹之中。“決不能凍死餓死一個人。”縣里立即組織民政、交通等部門干部在凝凍著厚厚一層冰的盤山公路上鑿冰開道,幾乎連爬帶滾,艱難地朝20多公里遠的擺榜鄉挺進,大家肩挑背馱,艱難地將煤球、柴油、米、飼料、藥品等物資及時送到望眼欲穿的群眾手中。
“抗冰 搶險 保電”——1月中旬以來出現的長時間、大范圍凝凍災害,對貴州全省、云南東北部、廣西北部等地電力設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南方電網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全面投入到這場抗冰救災的“戰役”中。一個個 “黨員先鋒隊”、“黨員服務隊”、“青年突擊隊”投入到抗冰搶險救災工作中。“平常時刻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勇當抗冰搶險保電排頭兵”……這是一個個共產黨員最真實的聲音。“南網”一盤棋,黨員是面旗。按照南方電網公司黨組的安排,各個崗位、各個環節的黨員率領廣大員工都24小時緊張有序地動了起來。
“黨員沒一個掉隊”——20天來,河南高速信陽分公司123名黨員全部上陣。王彥軍說:“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舍小家,顧大局,我必須這樣做。”養護工呂景德既要指揮過往車輛通行,又要通過無線電向指揮部通報路況,已經好幾天沒睡過安穩覺,一陣大風刮來,身單力薄的呂景德不得不抓緊手中的無線電通話器。呂景德嘿嘿地笑著說:“風雪中,我們黨員沒一個掉隊。”
“‘黃馬甲’在行動”——小雪、大雪、暴雪、特大暴雪,肆虐江淮大地;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積雪不斷增厚,安徽省合肥市的大街小巷一片潔白。1月26日凌晨2點,滴水成冰,共產黨員葉純英急得心急火燎。因為沒車,只能徒步而行,從居住的長豐路到責任路段長江路不到3公里,她整整走了兩小時。4點半,葉純英終于風風火火地把100多名清掃人員集中起來,迅速在長江西路上擺開了戰場。
“辛苦點不算什么”——1月29日,湖北武漢。持續近20天的風雪終于暫停呼嘯,到處是“嘩嘩”的鏟雪聲,即便在偏僻的青山區工人村街星光社區也是如此。“不怕你笑話,我每天干一身汗,可連著十幾天沒洗澡,實在沒工夫。不過,只要居民生活安定,辛苦點不算什么。”社區黨委書記許亞瓊迎著雪光,微笑著說。
-------------------------------------------------------------
世界媒體評中國抗災:主席寒冬下礦井 總理冒險“闖”災區
中國春運期間遭遇特大冰雪災害,中國國家領導人親赴抗災前線,引起境外媒體強烈反響。此外,境外媒體對在這次抗災中出現的許多普通人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給予高度評價。
法新社:中國國家主席寒冬下礦井
《星島日報》:總理冒險“闖”災區
美聯社:英雄輩出補天裂
《明報》:人間真情融冰雪
------------------------------------------------
【民間的批評】
黎陽:《所謂“五十年不遇”已經是三年兩遇》
2008年1月的雪災真是“五十年不遇”嗎?不對,三年前剛剛遇過——2005年2月7日至2月17日,也是在湖南,也是在春節前后,也是輸電線結冰,也是大規模壓倒輸電塔,也是號稱“五十年不遇”的暴風雪(資料見附錄)——“五十年不遇”的暴風雪居然三年兩遇,這“五十年”也過得太快了。
……
附錄:2005年2月湖南電網受暴風雪襲擊的有關資料
1.報道:2005-2-2510:12:18紅網《用熱血融化寒冰湖南電力職工踏冰冒雪“保電”》摘要:
——在剛剛過去的雞年春節,一場罕見的冰凍席卷三湘大地。6000多名充滿血性的電力職工勇斗嚴寒,贏得了一場壯烈的“保電”戰——
——從農歷臘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九,一場歷史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突襲湖南,持續的冰凍使湖南電網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威脅。
——湖南全省出現的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從2月7日開始,持續時間之長、范圍之廣、為害之烈為近50年之最。
——截至2月16日,湘北、湘西電網相繼有10條線路倒塔斷線,其中3條50萬伏線路倒塔24座,5條22萬伏線路倒塔17座。電網安全岌岌可危,湖南“西電東輸”的幾條大動脈,處在痛苦不堪的痙攣之中。
——在湘北、湘西的山區、丘陵地帶風口處的線路上,導線覆冰厚度達30到80多毫米不等,最高達到設計值的6倍,有的鐵塔甚至因荷載超過抗冰強度而倒塌。
2.《電網技術》2005年24期:《2005年湖南電網冰災事故分析及其應對措施》黃強;王家紅;歐名勇介紹了2005年春節前后湖南電網的冰災情況及現場取樣數據,結合湖南的地形特點分析了湖南易形成雨雪冰凍天氣的原因及其特點,對220kV、500kV線路發生倒塔斷線的區段(點)進行了微地形特征統計分析和倒塔原因分析,根據“避、抗、融、改、防”五字綜合技術措施提出了已建線路和新建線路防冰災事故的應對措施,同時指出為及時掌握電線的結冰情況應積極開展紅外儀觀測系統和遠程信息傳輸系統的研究。
3.《湖南電力》2003年05期:《湖南電網防凍融冰體系改革之探討》許源,劉人瑋,李軍
湖南電網由于其所處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征,輸電線路的覆冰、融冰工作幾乎每年都必不可少.通過對有關氣象資料和湖南電網防凍融冰歷史資料的研究分析,對湖南電網現存的防凍融冰體系的改革做了一些探索.
4.《高電壓技術》2006年02期:《湖南電網覆冰輸電線路跳閘事故分析及措施》吳文輝:分析了2004年12月湖南電網輸電線路覆冰跳閘事故的主要原因-絕緣子串冰閃及其機理.比較了各種防覆冰跳閘措施的效果和利弊,并指出應從設計、施工、運行和維護等環節著手,采取避、抗、改、防等措施加以防冰,一旦出現覆冰應積極采取融冰和除冰措施.
5.《湖南電力》2005年05期:《湖南500kV輸電線路覆冰倒塔原因分析》劉純,陸佳政,陳紅冬,...華岳論壇 -對湖南500kV復沙Ⅰ線倒塔段應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單元模型,計算出鐵塔隨導線覆冰厚度變化的極限承載力,分析了該事故段鐵塔倒塌的原因.根據計算結果,對鐵塔的2種局部加強方案進行核算,并提出改造建議.
6.《電力設備》2005年07期:《湖南電網冰害事故天氣成因分析》易輝:在導線覆冰種類中,雨凇覆冰是對線路危害最大的一種類型.文章詳細介紹了2005年2月7~13日期間由于雨凇類導線覆冰造成湖南省500kV電網大面積倒塔事故情況;同時,從雨凇的定義出發,論述了雨凇在湖南省的分布,并從湖南省獨特的地形分析了湖南容易產生雨凇覆冰的原因,以及由于歷史罕見的天氣條件造成這次嚴重事故的原因。
-----------------------------
黎陽:《原來輸電線結冰是中國南方冬天的常見災害》
請看《電氣工程. 電瓷避雷器》 2006年第2期的論文《輸電線路覆冰的危害及防護》前言中的這段話:
“根據全國覆冰情況的統計數據,發現北方地區雖然氣溫低,但因氣候干燥,所以較少出現重覆冰。即使偶爾出現,也由于覆冰量很少,對送電線路不構成太大的威脅,在冬季,有高空西南暖濕氣流的長江以南高海拔地區受覆冰災害影響較嚴重。”
-------------------------
朱健國:《"溫家寶悖論"--每一個感動后面都有一個殘酷——論國家氣象局長許小峰對"雪災"腐敗的舉報》
……
許小峰對"雪災"腐敗的舉報出現在央視《新聞調查》特別節目《風雪年關》(首播于2008年2月5日21:38分,網上仍可看見視頻)。《風雪年關》宗旨本是為了宣傳"一場罕見的雪災,一個特殊的冬天,一次漫長的歸途,一段難忘的記憶,一場全民的戰斗,一次嚴峻的考驗",其中穿插了15個人物訪談,有好幾個副部級高干,但是,第二個出場人物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出現后,節目的性質改變了--《風雪年關》由一個看似"正面宣傳雪災英雄"的專題片,變為了一個揭露和舉報"08大雪災"的腐敗與人禍的真正的"新聞調查"。
許小峰的舉報是以一種十分認真的語調說出的:"從短期來講,我覺得我們預報得是比較準確的。從長期來講的話 ,我們在去年12月份曾經給國家發過一個報告,就是說要警惕突發的暴風雪天氣對我們國家造成的影響。當時我們依據的是兩個原因:一個就是說在東太平洋出現了,我們叫做拉尼娜現象。 "
此前,一些媒體曾說,此次"08大雪災"中政府之所以預防不力,實在是因為"08大雪災"乃事前毫無跡象的突然自然災難,猝不及防,非人力可預測;中國氣象局只在"雪災"到來時才作了比較準確的短期預報,卻沒有也無法在事前作出有一定準確性的長期預報。甚至有一些氣象系統的人員也公開附和這一說法。但是,現在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親自出面辟謠:中國氣象局在對"08大雪災"的預報中,不僅短期預報準確無誤,而且提前一個多月(在2007年12月)就作出基本準確的長期預報,并向國家有關部門鄭重呈交了預警報告。可惜,國家有關部門沒有據此預報作出防范措施。
為了強調這一觀點,許小峰接下來又重復說:"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我們感到,去年12月份天氣異常地暖。暖冬的天氣呢,會容易造成一個大的范圍的變化。 所以我們當時給有關部門,報了一個這種可能性。"
這真是石破天驚之言!雖然出于官場潛規則,許小峰沒能細說當時對"08大雪災"的預報是送呈給哪一位領導,僅僅以"國家"代稱",但人們可以推測,中國氣象局作為國務院的一個副部級機構,將一份事關全國可能出現重大災情的預報,只會交給比它更高的主管單位和主要負責人。這一主管單位是誰呢?毫無疑問,是國務院!當時接受此預報的主要負責人是誰呢?至少是國務院秘書長或者是分管農業和救災的副總理吧!無論這位高級負責人是否向總理溫家寶匯報,溫家寶總理都有責無旁貸的失職或瀆職責任--下屬不及時匯報如此重大災情預報,是平日管理教育不嚴格要求;若是下屬已經匯報,自己以為盛世不怕災,掉以輕心,那就更難逃其昝。其中非腐敗即瀆職,二者必居其一。由此聯想到溫家寶此次在湖南災區數次向災民低頭道歉,并非作秀演戲,而是良心蘇醒,自知罪過深重!
……
2008年 2月8日于深圳 早叫廬
-------------------------------------------------------------------
朱魯子:《150元一包的方便面——暴風雪中誰在發“國難財”?》
如果把持續半個多月的南方暴風雪災比喻成一場“國難”的話,那么,在這場國難中將方便面賣到150元一包、開水賣到40元一杯、冷水賣到20元一杯的商人,無疑是在發“國難財”的。——這是昨天晚上鳳凰衛視邱鎮海先生的時評節目中談到的。
-----------------------------------------------------------------------------------------------
黎陽:《原來這個技術難題在毛澤東時代已經解決了》
……
附錄:電力企業最有效最經濟的融冰措施----------1984年寶雞就開始帶負荷融冰了!
《1984年寶雞就開始帶負荷融冰了!》 西安晚報
本報寶雞訊 (記者 郭欣) 1月10日以來,持續多日的暴風雪造成南方很多地方多條輸電線路斷線、倒桿。可是位于寶雞重冰區的輸電線路卻安然無恙。昨日,記者從寶雞市供電局了解到,他們采用的是全國唯一的帶負荷融冰技術。
據了解,寶雞供電局負責維護的110kv馬向I、II線(寶雞馬營變電站到鳳縣向陽變電站)承擔著對寶成鐵路供電的重要任務。馬向線主要沿秦嶺山區分布,其中有13個基桿塔處于海拔1547米左右的秦嶺梁頂,屬于重冰區。在沒有采用帶負荷融冰技術前,線路覆冰嚴重時,需要立即停電,然后人工用竹竿打冰、破冰,不但費時費力,還易對導線造成傷害。
寶雞市供電局于上世紀70年代,組成技術攻關組,自主研發并實施了“帶負荷融化線路覆冰技術”,這一技術主要是利用線路本身,通過自耦變壓器升壓后在雙分裂導線形成回路,產生電流,通過導線發熱自動融化覆冰。1984年,寶雞供電局在秦嶺深處成立了全國唯一一家融冰站。起初,還需人工到現場觀察線路覆冰情況再進行融冰。幾十年來,這一技術更加完善,如今在融冰站內通過微機監控系統,可隨時掌握線路覆冰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融冰操作。
融冰站站長雷維斌告訴記者,持續多日的暴風雪造成線路覆冰急劇攀升,特別是秦嶺重冰區,常常是剛融完冰,幾個小時后線路就又結冰了。所以,他們隨時組織人員到現場察看融冰后線路覆冰情況,安排人員24小時守在控制室,一旦覆冰傳感器報警,就要立刻進行融冰。在短短的半個月內,融冰站就進行了12次融冰操作。
--------------------------------------------
【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的說法】
鐵道部1月31日發言:1月25日起,鐵道部以最快的速度從北京、鄭州、武漢、濟南、南昌和南寧6個鐵路局緊急調集35組客車車底和78臺內燃機車 馳援廣州,進行故障區段 擺渡作業或迂回非電氣化區段運行,及時運送受阻地區滯留旅客。1月27日,鐵道部再次從哈爾濱、沈陽、北京、鄭州、武漢、南 昌、蘭州鐵路局增調38組客車車底連人帶車支援 京廣南段,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落實到位。(人民網)
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2月19日發言:我作為鐵道部新聞發言人,每天都要到調度指揮中心了解當天的救災情況,及時進行信息發布,從來就沒聽說 過鐵道部從長江以北調過 任何一臺內燃機車到廣州地區參與救災。(人民網)
郭說:“本來農民工到火車站上不了車就回去了,可鐵道部一聲恢復運力,害得農民工又涌到廣州火車站。”
2008年01月30日22:19 中國新聞社: 中國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三十日晚宣布,京廣鐵路線運輸秩序基本恢復,京廣鐵路線運輸能力已大幅提高,鐵路機構正全力運送旅客返回家園闔家團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