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同志,是我黨一位卓越的理論家和踐行者,是把毛澤東思想運用到爐火純青的第一人,并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實例。
我一直在想象,當年薄一波在山西兵運工作的成績應該給予怎樣的定位,若放在全國抗戰乃至全國解放的角度上來看,薄一波同志的貢獻其貢獻地位應該高于很多人,包括比他地位更高的領導人。
毛澤東思想是什么?鄧小平同志進行了四個字的科學總結:實事求是。當然,整個毛澤東思想確實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構成,而事實求是則是這個理論的基礎。就具體內容而已毛澤東理論是來源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首先,毛澤東理論來源于馬克思理論的階級斗爭學說,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中的第一個論題《資產者和無產者》的第一句話:“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階級斗爭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一個重要的思想,也是無產階級革命學說的基石,當這一理論被引進中國后,就首先與中國最先進的知識分子結合起來,掀起了著名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啟迪了一代人,影響了幾代人,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看到了階級的力量。而這一理論畢竟是外國的學說,是西方的學說,要把這一理論完全學習好、運用好還得跟中國實際相結合,而毛澤東就是把這種理論與中國實際結合的操作人。毛澤東是怎樣把階級斗爭理論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呢?他先是對中國國情進行了最為實際的調查,1925 年,年僅 32 歲的毛澤東針對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苦思中國革命的力量源泉,對中國農村進行了調研,撰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這是《毛澤東選集》中的第一篇文章, 也是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基石文章。實事求是是這一文章個根本。其次,毛澤東同志還吸收了中國傳統思想,創立了統一戰線理論。如果是階段分析是尋找革命力量的話,那么怎樣把革命理論結合在一起取得革命勝利才是關鍵。毛澤東找到了,這就是統一戰線理論。這個理論最早體現在毛澤東的《民眾的大聯合》一文里,這個理論沒有被收入《毛澤東選集》,但筆者認為這篇文章的重要性不亞于他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因為,這是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前文即《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解決了為什么問題,后文即《民眾的大聯合》解決了怎么辦的問題。以至于后來的接土地革命、抗日戰爭等理論的出現及《矛盾論》《實踐論》都是這兩篇文章思想的升華。
在中國革命中能把毛澤東思想學好并運用好的不少,如一些軍事家、革命家都是毛主席的學生,而能把毛澤東思想運用的最成功的就的數薄一波了。下面我們不妨看看薄一波是怎樣運用的:1936年10月下旬薄一波被派往山西,組成以他為書記的中共山西省公開工作委員會。他創造性地運用黨的統一戰線思想,通過公開合法的方式,成功地與國民黨地方實力派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大力發動群眾,培養干部,使犧盟會成為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群眾抗日團體。僅1936年12月,犧盟會就訓練了抗日救亡宣傳工作的村政協助員1000多名,3個月發展了20萬名犧盟會員。到1939年夏,犧盟會員發展到300萬人左右。犧盟會舉辦的軍政訓練班和民訓干部團中的絕大多數,后來成為山西乃至全國抗戰的骨干,實現了對山西舊政權的改造,使山西105個縣政權中70余個掌握在堅決抗日的共產黨員手中。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為了不斷擴大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薄一波同志向閻錫山建議組建山西新軍,1937年8月1日成立了新軍部隊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他先后任總隊、第一縱隊政治委員。他創造性地制定了《政治委員制度條例》,提出政治委員為部隊最高首長的制度,保證了我黨對新軍的領導權,使這支力量很快由一個總隊發展到四個縱隊,成為抗戰時期我黨領導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1937年11月初,他率決死隊第一縱隊前往晉東南抗日前線,任山西省第三行政區政治主任,領導創建了太岳抗日根據地,配合八路軍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以薄一波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與閻錫山成功地建立統一戰線,對華北的抗日戰爭具有重要意義,對全國抗戰也產生了積極影響。毛澤東同志關于把山西作為全國抗戰的戰略支點的偉大構想由此得到實現。毛澤東同志1943年在延安聽取薄一波同志匯報后稱贊說:“你們以少數人團結了多數人,取得了勝利,這是我們黨統一戰線政策的一個成功的例證”。
在中國,能把毛澤東思想學會并運用好的大有人在,而薄一波則是把毛澤東思想運用到爐火純青的第一人。當年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薄一波臨危受命,統戰閻錫山,不僅成功地實現了根據地的生存壯大,而且幾乎把周邊都化為根據地的力量,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作出了歷史性的的貢獻。在這一過程中薄一波的執行力是我輩最為欣賞和贊嘆的,為當時中共領導中少有的天才,多年后,這種現象又在重慶再次出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