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

縱觀 · 2013-01-2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二、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

  上一部分闡述了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的道理,但只是提出問題,不是解決問題。我們不但要知道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道理,更要清楚誰是實現共產主義的根本力量。要知道誰是實現共產主義的根本力量,必須了解誰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本部分就來闡述這一問題。

  (一)、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概述)

  通過第一部分的闡述,我們知道人類社會是不斷的由低級社會向高級社會發展,私有制的資本主義滅亡后,代替它的唯有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讓人民當家作主,進而不斷實行各種免費,最后實現按需分配,同時人心由私心不斷向公心轉變,最后完全換成公心,實現共產主義。但是這一系列過程中,根本上人民的不斷反抗斗爭起著決定一切的作用。

  在無階級的原始社會,人們對物質財富的需求與生產力低下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提高生產力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在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主要矛盾,階級斗爭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所謂階級斗爭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實際是統治階級愈來愈殘酷、不擇手段的剝削壓迫人民,使人民獲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喪失生產積極性,甚至破壞生產工具,導致財富越來越少,從而抑制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歷史前進。是人民的反抗斗爭,逼迫統治階級對人民做出一些讓步,使人民獲得比以前多一些的利益,于是生產積極性有所增加,才使生產力有所提高,社會有所進步,歷史有所前進。所以根本上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

  正是人民的不斷反抗斗爭,導致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人民由奴隸的毫無自由、毫無利益獲得,到農民的有了一些自由和利益獲得,再到工人的更加自由和利益獲得相對更多一些。既然唯有人民的不斷反抗斗爭,才能獲得利益,人民要想獲得盡可能多的利益,就必須奪取政權,然后掌握政權,必須實行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人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做生產資料的主人,真正當家作主,做到凡是違背人民意愿的各級官員,人民必須有絕對權力,將其撤換掉,讓真正為人民服務的人走上各級領導崗位。唯此各級官員才能越來越為人民服務,人民才能會獲得越來越盡可能多的利益,生產力才能獲得盡可能快的發展、社會獲得盡可能快的進步、歷史獲得盡可能快的前進。

  在不同的社會,因所處的環境和條件不同,人民反抗斗爭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人民是用起義、戰爭方式推動歷史前進;在資本主義社會,人民是用罷工的形式推動歷史前進;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平時的批評,推動歷史前進。任何的階級斗爭,根本上都必有三個階段:初期——中期——后期。如果初期的人民批評起作用,階級斗爭就不會發展到中期;如果中期的人民罷工起作用,就不會發展到后期的人民起義、戰爭。所以唯有通過社會主義社會的人民平時的批評起作用,才能從根本上跳出歷史怪圈:由開始的依靠人民,最后又都走向人民反面的怪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一切握有各種權力者永遠為人民服務,永遠得民心問題。

  在社會主義社會實行人民平時批評監督,實現握有各種權力者不再向人民反面走去,越來越為人民服務。在此基礎上,人民要對人的私心進行監督。所謂的對人的私心進行監督,就是建立制度、紀律,人民全方位監督制度、紀律的正確貫徹執行。千方百計的使每個人都越來越通過為集體、國營做貢獻,獲得利益,越來越遠離依靠個體為自己做貢獻,獲得利益。也就是越為集體、國營做貢獻,反之越少給與,甚至不給與。集體、國營單位越來越好的解決人們的各種困難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這樣公有制財富越來越豐富,則不斷實現各個方面的免費,最后實現按需分配;同時通過教育和不斷實現各個方面的免費,最后實現按需分配。在實現按需分配過程中,使人心由私心不斷向公心轉變,最后完全變成公心——實現自覺改造自己主觀世界,最后實現共產主義。所以人民更是實現共產主義的根本力量。

  總之,在階級社會,直到實現共產主義這一過程中,一刻也離不開人民的反抗、斗爭——即人民監督,人民的監督貫穿其過程始終。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人民用起義、戰爭進行監督,在資本主義社會,人民用罷工進行監督,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通過平時的批評,進行監督,在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過程中,人民通過制度、紀律,對人的私心進行監督,最后經濟上按需分配,政治上,實現人心都換成公心,實現共產主義。所以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更是實現共產主義的根本力量!

  (二)、民心與歷史怪圈。

  第一部分我們闡明了發展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中心,人民是發展生產力的根本力量。要發展生產力,就必須給予人民盡可能多的利益,這樣生產力就一定會順利的向前發展。但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卻并非如此。于是出現了民心與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的關系問題。我們的前人總結出了民心與天下的關系。前人告訴我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唐太宗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兩者說的是一個意思:民、水都指的是勞動人民。前者說“民心”與“天下”關系密切,你得到了民心,你就能得到天下;反之你失掉了民心,即使有了天下,也一定會失去。后者說,舟永遠離不開水。你得到了水“心”,他就會載你前行;你失掉了水“心”,他就會把你掀翻。這里“民心”與天下得失的關系,“水”對舟載與覆的關系,說到底就是“民心”、“水”與生產力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那么如何才能得到民心或水“心”呢?上文已經很明確地告訴我們:全心全意地依靠他們,完全徹底地為他們服務。只有這樣,生產力才能盡快地發展,社會才能盡快地進步,歷史才能盡快地前進。如何能失掉民心或水“心”呢?那就是經濟上剝奪他們,政治上壓迫他們。這樣就必然抑制生產力的發展,滯礙社會的進步,阻擋歷史前進。道理是十分清楚,又極其簡單。但是歷代統治階級卻都不能始終沿著得民心的方向發展,而總是朝著失民心的方向走下去。

  由于歷代統治階級都不能始終沿著得民心的方向走下去,而是都朝著失民心的方向走下去,于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就形成了一個怪圈:即歷代的統治階級無一例外的都經歷了由開始的依靠人民,到最后又都無一例外的向人民的反面走去,直至滅亡。對此唐朝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一文結尾處對此做出了總結:“嗚乎,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滅族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這一怪圈具體說來是:新的階級或政黨依靠或借助勞動人民的力量將舊的統治階級或政黨推翻,奪得政權。開始時,他們由于給與了勞動人民比以前多一些的利益,——勞動人民有了生產積極性,——生產力發展了,——社會進步了——歷史前進了——但是接下來他們又開始剝削壓迫勞動人民——勞動人民所得財富少了,——生產積極性小了,——社會財富少了——人民生活愈加貧困了——人民又以各種形式反抗了——達到一定程度后,新的階級或政黨依靠或借助勞動人民的力量又將其推翻。從人類社會進入奴隸社會到現在,任何的統治階級或政黨無一能跳出這一怪圈,逃出這一規律。為了使大家更清楚更深刻地認識這一規律,我們把中國由夏朝進入奴隸社會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一歷史過程作以概括敘述。

  我國從夏朝進入奴隸社會后,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桀是有名的暴君,建造豪華宮室,征發百姓服勞役,農民和奴隸紛紛怠工,起義攻夏,夏滅商起。商朝最后一個國君商紂,修造豪華宮殿園林,制炮烙酷刑,殘害人民。公元前11世紀中期,其統治更加腐朽,周借助人民的力量將其滅掉,建立西周。公元前9世紀中期,周厲王貪財好利,嚴刑鎮壓人民。農民暴動,趕走周厲王。西周末年,政局更加動蕩,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日趨深化,導致西周滅亡。東周開始后,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歷時500多年戰亂,秦國經商鞅變法,給人民比以前多一些利益,使秦逐漸強盛起來,又借人民之力,統一于秦。秦朝建立不過19年,就因修長城、造阿房、建陵墓,耗盡民力。陳勝、吳廣一聲號召,農民造反,遍地風起,將秦推翻而建立漢朝。西漢武帝以后,開始由盛而衰,統治階級越來越腐朽,土地兼并嚴重,社會動亂。王莽篡位,綠林(王匡、王鳳領導)、赤眉(樊崇領導)起義,沉重打擊了統治階級的統治,遂使西漢滅亡。東漢后期,政治腐敗,災荒連年,又發生黃巾起義(張角領導),又使東漢滅亡。之后三國鼎立,軍閥混戰,魏因得民力最終強盛,先后滅蜀吳,但魏政權被司馬氏篡奪,成立晉朝。兩晉在社會動亂中又進入動亂的南北朝,最后北周得民力強盛,為統一打下基礎,而統一于隋。隋只歷37 年 ,因隋煬帝營建東京、修華宮、征高麗、徭役兵役不斷。農民背井離鄉、食樹皮、人吃人,終引大規模農民起義而滅亡。唐時,雖有貞觀,開元之興盛,歷時也較久,近 300年。但后來依然政治腐敗而衰落,引發“安史之亂”,又導致王、黃起兵(王仙芝、黃巢領導),遂使亦滅。又經“五代十國”,后周借民力而強盛,為結束分裂割據準備了條件,后統一于宋。北宋后期依然因土地兼并,社會矛盾尖銳而滅。南宋時又因戰事不斷,最后被元朝滅掉。元朝末年統治腐敗,經濟崩潰,災害連年,民不聊生,使紅巾軍等起義。貧苦出身的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明后期宦官專權嚴重,政治十分腐敗,土地高度兼并,社會危機嚴重,百姓困苦不堪。又爆發了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農民大起義,將明朝推翻,建立清朝(外族侵入并建立)。清朝后期,更是腐朽,鴉片戰爭又帶來嚴重后果,賠款巨大,人民負擔加重,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從1840年到1850年十年間,全國發生100多次農民起義。此后又爆發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大起義。最后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進行的民主革命,將清朝送入墳墓,建立中華民國。但是孫中山的扶助工農思想被蔣介石所篡改,變為剝削和壓迫工農的方針,最后被共產黨帶領人民將中華民國推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之初,即露腐敗端倪,雖經毛澤東的嚴厲整飭,兩個“三反、五反”、一個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即“四清運動”、又一個“文革”,但亦未能從根本上根除。終導致改革開放使腐敗成為無法抑制的惡魔,造成共產黨急劇的向人民的反面走去。這雖是中國一國之歷史,但確可以由中國虎之一斑,而窺其世界之全貌的。

  上述中國從奴隸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段歷史,雖然有的是軍閥混戰,有的是外族入侵,最后改朝換代的。但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是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官府腐敗,經濟停滯,國力下降(國庫空虛),民不聊生的必然結果。但不論是借助人民的力量奪得政權的新興的統治階級(包括外族入侵并奪得政權的),還是農民出身的起義領袖,不論他原來說得多么好聽,許諾給人民多少利益,一但奪得政權,就隨之向原來的反面轉化。夏、商、周、秦是新興的統治階級依靠人民的力量奪得政權又滅亡的例子,明朝是貧苦農民出身起義奪取政權又滅亡的例子;李自成、洪秀全是農民出身,起義后剛剛建立政權,還未鞏固就腐化而很快滅亡的例子。有些很開明很有所作為是皇帝,有的甚至親自躬耕,又讓大臣們效仿之,但依然阻擋不住政權向政治腐敗方向發展,最終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如唐太宗、康熙帝等。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也即為人民服務的先鋒隊,是帶領人民實現共產主義的政黨,但是依然不能跳出歷史的怪圈(共產黨如何跳出其怪圈問題,我們后文論及)。

  中國從夏朝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段歷史,充分證明無論何人,還是先進階級、先進政黨都逃脫不了由原來的依靠人民,最后走向原來的反面——走向人民反面——這個歷史怪圈的無情事實,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歷史前進,根本上依靠他們是不行的,也就是根本上依靠所謂精英、英雄是不行的,絕對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么促使統治階級得民心,不失民心,永遠得民心,永遠不失去民心,永遠的跳出歷史的怪圈,根本上必須依靠誰呢?

  (三)、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

  1、歷史的進步,根本上是人民反抗斗爭的結果。人類社會在無階級的原始社會初期,由于生產力極端低下,人類為了生存,為了生活,人們自然的組織在一起,進行生產,發展生產力,以解決人類的生存、生活問題。唯有大家共同勞動,獲得財富,共同享用,才能維持人類生存,所以當時人類對物質需求與生產力發展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或根本力量。但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產品有了剩余,為一些人占有剩余產品提供了條件。于是占有剩余產品現象出現了,進而發展成為占有別人勞動和奴隸(戰爭俘虜等)。于是出現階級和階級剝削壓迫,出現奴隸社會的私有制。在階級社會后,根本上出現兩個利益完全對立的階級:一個是統治階級(奴隸主、地主、資本家)——他們掌握生產資料和各種權力;一個是被統治階級(奴隸、農民、工人)——他們沒有任何生產資料或極少生產資料、不掌握任何權力。這兩個階級斗爭是主要矛盾,是兩個階級的矛盾、斗爭促進了生產的進行、生產力的發展,以解決人類的生存、生活問題。

  在階級社會,由于私心得到生存、發展最好溫床,不斷發展、壯大、瘋狂。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在一定的條件下都貪得無厭,永不滿足。于是統治階級(如奴隸主、地主、資本家)對于被統治階級(如奴隸、農民、工人)的剝削和壓迫總的說是極其殘酷、殘忍、不擇手段的。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使勞動人民付出大量血汗而所獲極少,極大的傷害了勞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于是他們不積極去生產,甚至破壞生產工具,這必然抑制生產力的發展,最后又導致勞動人民的造反、起義、戰爭,這又極大的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從階級斗爭角度說,從根本上抑制、破壞生產力發展的是統治階級。

  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使勞動人民所得甚少,最后被逼迫造反、起義、戰爭。有的是新興的統治階級帶領人民起義、造反,而將舊的統治階級推翻,有的是被壓迫階級的領袖帶領人民起義、造反,將舊的統治階級推翻。不管是那種推翻,不管是新興的統治階級,還是農民領袖他們奪得政權,成為新的統治階級后,他們看到人民力量的強大,深刻知道壓迫、剝削過甚,必然會被推翻而滅亡,也是戰爭等的破壞,人員銳減,田地大片荒蕪等,總之,這一切都逼迫新的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做出讓步,給予勞動人民比以前多一些的利益。于是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比以前高了,這樣生產發展了,生產力提高了,社會進步了,歷史前進了。

  由于人的自私本質所決定,新興的統治階級依然按著舊的統治階級的老路走下去,依然由開始的依靠人民,向人民的反面走去,依然殘酷的剝削壓迫人民,最后又必然被新興的統治階級或人民起義領袖帶領人民將其推翻,、、、、、、。所以在階級社會里,歷史的前進,從根本上說是被壓迫階級——勞動人民推動的!沒有勞動人民的反抗,從根本上說,統治階級絕對不會對勞動人民做出任何讓步;勞動人民得不到比以前多一些的利益,沒有生產積極性,不積極去生產,生產力就不會發展。這樣人類社會就不會進步,歷史就不會前進。所以,在階級社會,從階級斗爭角度說,根本上是人民不斷的反抗斗爭,促進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歷史前進。

  正是人民的不斷反抗斗爭,導致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人民由奴隸的毫無自由、毫無利益獲得,到農民的有了一些自由和利益獲得,再到工人的更加自由和利益獲得相對更多一些。既然唯有人民的不斷反抗斗爭,才能獲得利益,人民要想獲得盡可能多的利益,就必須奪取政權,然后掌握政權,必須實行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人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做生產資料的主人,真正當家作主,做到凡是違背人民意愿的各級官員,人民必須有絕對權力,將其撤換掉,讓真正為人民服務的人走上各級領導崗位。唯此各級官員才能越來越為人民服務,才能永遠得民心,徹底跳出歷史怪圈。人民才能會獲得越來越盡可能多的利益,生產力才能獲得盡可能快的發展、社會獲得盡可能快的進步、歷史獲得盡可能快的前進。

  2、不同社會,人民反抗斗爭手段不同。(1)、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他們用造反、起義、戰爭推動歷史前進。為了使大家更清楚更深刻地認識這一點,我們把中國由夏朝進入奴隸社會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一歷史過程作以概括敘述。

  前面我們引用中國由夏朝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段歷史是為了闡明民心與天下的關系,為了闡明歷代統治階級無一例外的由開始的依靠人民到最后又都向人民的反面走去這一規律,也即怪圈規律。這里則是為了闡明人民是如何推動歷史前進的。

  我國從夏朝進入奴隸社會,其最后一個國王桀,是有名的暴君,為了建造豪華宮殿,無休止地征發百姓,強迫他們服勞役。平民和奴隸紛紛怠工,反抗夏桀的暴政。商湯乘夏桀失去民心,借人民之力起兵攻夏,夏滅。商初,湯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于是生產力較以前有了發展。商朝最后一個國君商紂,修造豪華宮殿園林,制炮烙酷刑,殘酷鎮壓人民,民心喪盡。周武王亦借人民之力攻商,商軍紛紛倒戈,引導周軍攻入商都,商滅。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建立起眾多的諸侯國。各諸侯國把土地逐次分給奴隸耕種,讓奴隸交一定的地租。實際是把大批的奴隸變成了農奴。《左傳》哀公十一年載孔子說,周公定貢賦法有三個原則:“施恩惠要厚,用民力要平,收租稅要輕。”農業勞動者從牛馬生活的奴隸變為小私有經濟生活的農奴,于是生產力提高了。公元前9世紀中期,周厲王貪財好利,嚴刑鎮壓人民。激起國人暴動,趕走周厲王。這是歷史上國人第一次大起義,西周社會因這次起義的推動,前進了一步。西周末年,政局更加動蕩,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日趨深化,導致西周滅亡。東周,也即春秋時期由于鐵器的使用,使生產力提高和各國為了強盛自己以戰勝對方的推動,土地所有制度發生了大變化,私人占有小塊土地的農民出現了,農民不但有了一些土地,人身自由也比農奴大有改進,也就是農奴階級逐漸被新的農民階級所代替,于是農民比農奴有生產積極性,生產力又向前發展了。進入戰國時期,歷時近200年戰亂,亦由于各諸侯國為了強大,為了有物質基礎,有豐富的物資,所以必須提高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必須給予人民利益。于是大批的農奴逐漸的從大小宗族中得到解脫,得到屬于自己的土地,成為比較自由一些的廣大農民階級,有了生產積極性。農民盼望統一,于是統一于秦。秦朝建立不過19年,就因修長城、造阿房、建陵墓,耗盡民力,終于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一聲號召:“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農民就造反遍地風起,將秦推翻而建立漢朝。西漢初年,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對農民采取輕徭薄賦政策,休養生息。農民有了生產積極性,生產力又向前發展了。西漢武帝以后,開始由盛而衰,統治階級越來越腐朽,土地兼并嚴重,社會動亂。王莽篡位,導致綠林(王匡、王鳳領導)、赤眉(樊崇領導)農民大起義,沉重打擊了統治階級的統治,使西漢滅亡,東漢建立。東漢初始,釋放奴婢,禁止殘害,大批奴婢獲得自由,嚴懲貪官污吏,社會安定,人民有了生產積極性,社會財富增加,經濟明顯好轉。但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嚴重,外戚、宦官專權,政治日益黑暗。至后期,政治腐敗,災荒連年,又發生黃巾大起義。起義領袖張角等人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號召,終使漢朝滅亡。之后三國鼎立,軍閥混戰。期間,各國為了強盛,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如魏國曹操十分重視農業,大興屯田,興修水利,改進灌溉工具,使北方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度龂尽分杏涊d:“數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蜀國的諸葛亮獎勵農耕,減輕賦稅,農業得到迅速發展。三國后期,魏國勢力增強,吳、蜀日漸衰落,后并于晉。西晉之初,即皇族、豪貴就昏庸腐化,上層社會風氣非常腐敗,而釀“八王之亂”,又向人民收取重稅,征兵派役,掠買為奴婢等終被匈奴首領劉淵所滅。西晉滅后,在北方先后出現“十五國”,連同西南的成漢,總稱為“十六國”。此時,各國彼此攻戰,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顛沛流離。西晉亡后,一些貴族、官僚和大地主到江南又擁戴司馬睿,建立“東晉”。后來東晉大將劉裕奪帝位,建國號宋。此后南方經歷了宋、齊、梁、陳四朝,史稱“南朝”。四國中只有宋國劉裕有些作為,注意減輕農民負擔,鎮壓豪強,重視教育,使南方社會比較穩定,人民安于生產,倉里堆放余糧,經濟較繁榮。梁朝時,梁武帝寬容貴族、貪官污吏任意殺戮百姓,對百姓非常暴虐,又徭役繁重,遂釀“侯景之亂”。北方“十六國”后被北魏所滅。北魏之初,嚴禁貪污,分地給農民,農民生產和生活相對穩定,北方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但后來的皇帝又荒淫暴虐,土地兼并日益嚴重,遂使人民起義、造反,北魏衰落,又造成分裂。后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最后統一于隋。隋初,隋文帝崇尚節儉,反對奢侈腐化,人民負擔較輕,使經濟繁榮發展。但隋煬帝卻營建東京、修華宮、征高麗、徭役兵役不斷。農民背井離鄉、食樹皮、人吃人,終引大規模農民起義而滅亡。唐朝初年,吸取隋亡的教訓,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潔奉公,政府輕徭薄賦,于是農民又有了生產積極性,使生產力發展了。但雖有貞觀,開元之興盛,歷時也較久,近 300年。但后來依然政治腐敗而衰落。引發“安史之亂”,又導致王、黃起兵(王仙芝、黃巢領導),起義軍將領對農民說:“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但鎮壓大貴族、大官僚。以至長安“天街踏盡公卿骨”,“甲第朱門無一半”。遂使唐朝亦滅。又經“五代十國”軍閥混戰不休,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后周君主世宗,安撫流民,減免賦稅,懲治貪官,社會經濟得到恢復,終統一于宋。北宋后期依然因土地兼并,社會矛盾尖銳而滅。南宋時又因戰事不斷,最后被元朝滅掉。元朝初期,重視農業,禁止圈地,開墾農田,興修水利,治理黃河,農業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但末年統治腐敗,經濟崩潰,災害連年,民不聊生,使紅巾軍等起義。貧苦出身的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明初,朱元璋嚴禁貪官污吏,執法嚴格,皇親國戚、功臣權貴違法,也不寬容。如大將軍藍玉,胡作非為,霸占農田,走私販鹽,亦將其處死。于是人民較安定,生產有所發展。但是后期宦官專權嚴重,政治十分腐敗,土地高度兼并,社會危機嚴重,百姓困苦不堪。又爆發了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農民大起義。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得到了各地人民的熱烈歡迎。,又終將明朝推翻,建立清朝(外族侵入并建立)。清朝前期,清政府獎勵墾荒屯田,重視興修水利,多次減免租稅,遂使生產力有所發展。但后期,卻更是腐朽,鴉片戰爭又帶來嚴重后果,賠款巨大,人民負擔更重,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從1840年到1850年十年間,全國發生100多次農民起義。此后又爆發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大起義。其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理想社會。但其政權剛剛建立,就因腐敗而滅亡。最后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進行的民主革命——“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三大主張,將清朝送入墳墓,建立中華民國。但是孫中山的扶助工農思想被蔣介石的篡改,變為剝削和壓迫工農的方針,最后被共產黨帶領人民將中華民國推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的目的是要解放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讓人民從此永遠過上美滿幸福生活。但奪取政權后依然不能改變向人民的反面走去的趨勢。

  中國從進入奴隸社會的夏朝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段歷史告訴我們:統治階級在需要人民時能給人民一些利益。如商為滅夏、周為滅商、秦為統一時,以及“春秋戰國”、“三國、南北朝”各國或為了不被滅掉或為了強大戰勝對手時,都會給與人民比以前或比別國多的利益。如越王勾踐為了雪恥,他粗布蔬菜,和百姓共甘苦同勞作,爭取人心。再如李悝、吳起、商鞅、王安石等的變法,都是為了自己強盛而做,但這都是暫時的。當他們不需要人民時,則就反過來變本加厲地剝削壓迫人民。這是根本的、長久的。壓迫愈甚,反抗愈烈。所以,從根本上說是勞動人民的被迫反抗、起義、戰爭,迫使統治階級對人民做出讓步。人民得到比以前多的利益,有了生產積極性,于是生產力發展了,財富增加了,社會進步了,歷史前進了。所以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是勞動人民。對此,毛澤東有過深刻的總結,他說:“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只有這種農民的階級斗爭,農民的起義和農民戰爭才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選自〈〈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625頁)。范文瀾在他的《中國通史》第二冊第25頁中也說:“歸根說來,保持全國統一,掃除腐朽皇朝,驅逐外族統治,推動社會逐步前進的根本力量,總是農民階級的階級斗爭。”

  上面所涉及的歷史主要是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歷史,其揭示的規律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是勞動人民,根本辦法是人民的起義、造反、戰爭。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為什么唯有人民的起義、造反、戰爭,才能推動歷史前進呢?在奴隸社會生產形式上是奴隸集中勞動,在政治上奴隸沒有自由。開始時奴隸象牲畜一樣隨便被人殺掉的,后來就不隨便了,最后更不輕易殺掉了。其原因應該有兩個方面,一是奴隸能創造剩余產品,即奴隸勞動獲得的財富除了自己生存所用之外,還有剩余。奴隸主為了積累財富而不殺。二是(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奴隸知道必死無疑,他一定會拼全力反抗的,因此有了后來的不輕易死掉。總之是奴隸主為了財富,更是奴隸為了生存堅決斗爭的結果。

  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政治上成了與奴隸社會相比,是比較自由的人,成為農民。不象奴隸社會那樣沒有任何人身自由,同時財富也有了部分分配權,不象奴隸社會那樣什么權力也沒有。從生產角度說,封建社會的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生產方式,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政治上說農民要求有財產、有自由并為之進行斗爭的必然結果。就因為這樣,所以封建社會比奴隸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得快,比奴隸社會進步。但兩個社會都不許罷工、罷農,都對其采取鎮壓手段,于是才出現了奴隸、農民的不斷造反、起義、戰爭。也唯有人民的不斷造反、起義、戰爭,才能推動歷史前進。

  (2)、資本主義社會,人民用罷工推動歷史前進。我們說資本主義社會比封建社會進步,一方面是資本主義的經濟是由封建社會的以一家一戶為主的生產方式,轉變為以企業為單位的生產方式,這是生產力發展到又一階段的產物,是生產方式的進步;另一方面政治方面則是多黨執政,互相監督,互相競爭。即一個在臺上,一是執政黨,一個在臺下,是在野黨。執政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執政的權力,是民主競爭的結果(盡管這種競爭的目的是為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又有很多弊端,如用金錢收買等),其必須有承諾,許諾解決什么問題等等。臺下的在野黨則監督其承諾,是否兌現,哪些做得對,哪些做得錯,尤其是抓住錯處不放。另外,他們又盡全力去查找執政黨官員們是否有不法行為,諸如貪污盜竊,偷機倒把,賣淫嫖娼等各種違法亂紀行為。一旦發現,就馬上或很快或為了策略宜時曝光,在媒體上發表,公布于眾,引起大眾的關注,以便把執政黨趕下臺,取而代之。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野黨甚至不惜使用造謠誣陷、誹謗、無情打擊等手段。如馬克·吐溫在《競選州長》一文中所揭露的就是資產階級政黨在競選過程中的上述種種卑劣行為。這種作法、行為是不可取的,是應該堅決反對和給與無情批判的。但從另一方面卻可以充分說明,你沒有錯處,他都要設法無中生有,那么有的又豈能放過呢?這種在野黨的監督,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逼迫執政黨不敢去做他們不該做的事情。舉兩個小例子,一個是美國的一位總統的秘書,私開總統的飛機(可能是總統私下里同意了,但規定是不允許的),被人偷拍了照片,在媒體上發布出來,因此,這位秘書丟了飯碗,被迫辭職。一個是中國人在美國考取汽車駕駛證。他拿一條煙,坐進考官的車里,想私下里行賄,求考官方便??脊僖姞畲篌@,舉起雙手下了車,說:我要收下你的賄賂,我的飯碗就打了。兩個小例子說明什么呢?前者說明違反規定被人發現就必然要受到很重的懲罰;后者說明考官不是不想受賄,而是受賄必被人發現,發現必遭重懲——丟飯碗。

  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而且是主要或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工人農民及各界的罷工。雖然罷工對生產等方面造成直接的損失,如礦工罷工,交通工人罷工,教師罷課等,但這是被逼迫的,是迫不得已的。罷工者一般來說都是弱勢群體,他們沒有十分充足的理由是不會罷工的。因此資本家一般都要對罷工者做出部分妥協,答應罷工者部分要求,以平息罷工。如果資本家不妥協,不答應,罷工將繼續,損失將會更嚴重。而且罷工者還會通過媒體向外宣傳,以獲得社會各界廣泛的同情和支持。這樣,使資本家的處境會更不利,由此還可能影響執政黨的統治。如2005年11月份的法國巴黎郊區發生的騷亂,共計20天,已有8000多輛汽車被燒,但法國政府卻不敢鎮壓,其原因就是怕引起公眾不滿,對其政府不信任,不支持。因有如此種種的逼迫,所以罷工一般都會取得勝利。由于罷工就已能從基本上解決問題,就沒有必要經過戰爭來解決了。也就是勞資矛盾沒等激化到戰爭的程度就已經通過工人罷工的形式得到基本解決。(當然工人階級最后獲得解放,是否通過罷工就可以解決,尚難定論,一般地說是不可能的)。所以自從英、法、德、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權鞏固后,國內再也未出現過內部戰爭,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資本主義社會比封建社會進步的原因在于:從經濟上說以企業為單位的生產方式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工人所得利益總的說比封建社會農民要多。(當然這種多,是工人斗爭的結果)。政治上:1、是工人人身更自由,言論自由,在封建社會是限制言論自由的。2、是民主選舉,多黨執政,互相監督。這樣一方面勞動人民可以選出比較能代表他們利益的各級官吏,另一方面執政黨不敢偏離或太偏離勞動人民的利益,因為偏離了或太偏離了,在野黨必然抨擊他,以便取而代之。3、尤其是工人的罷工等,執政黨必須與以高度重視,并設法求以合理解決。如處理不好,就極有可能或很有可能危及其執政地位。

  所以可以斷言,在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國之內是不會有戰爭的(一般地說),現在有的,最后也必然會走向滅亡。因為工人的罷工就已能從基本上解決問題,矛盾就不會激化到戰爭的程度,也就沒有必要非要經過戰爭來解決了。(但是由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是否通過工人罷工即可實現,缺少認真分析,尚難定論,)。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和根本辦法是勞動人民的造反、起義、戰爭。資本主義社會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和辦法是勞動人民——工人的罷工,這不能不說是人類社會的一個極大進步。

  (3)、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用平時的批評、斗爭推動歷史前進。社會主義在經濟制度上實行公有制,實行集體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生產資料和勞動財富歸全社會占有,主要是勞動人民共同占有。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實行經濟計劃能從根本上消滅經濟危機、消滅失業、消滅賭博、賣淫嫖娼、吸毒販毒、黑社會、假冒偽劣等犯罪行為——這些已經被社會主義的實踐所充分證明完全做到了,為消滅一切犯罪行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政治上要求一切的領導干部、一切的共產黨員必須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群眾,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怎樣才能保證做到這一點呢?那就是讓人民做國家的主人,讓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怎樣做主人呢?也就是當什么家做什么主呢?毛澤東主席是這樣說的: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這是在1949年在進北京前的西柏坡、黃炎培老先生問毛主席共產黨靠什么跳出歷史的怪圈——即由開始的依靠人民,最后又都走向人民的反面時,毛主席說的。毛主席說的內容十分明確:只有人人負責,政府才不敢松懈,政府不敢松懈的前提是人民在監督政府。關鍵詞是“人民監督”。

  那么人民監督具體說指什么呢?我的理解是人民平時的批評。進一步地解釋為,人人都積極行動起來,時時處處監督著一切的領導干部、一切共產黨員的言行。發現有違背人民意愿的行為,立即提出來,是認識上的問題,令其立即改正;是思想上的問題,有權在最短時間內將其撤換掉(如何具體做到,后文論述)。如果做到這一點,我相信一切的黨員干部時時處處都一定會按著人民的意愿辦事,而絕不敢違背人民的意愿。這樣也就不會出現資本主義的勞動人民用罷工來解決問題,更不會出現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勞動人民通過造反、起義、戰爭來解決問題。這樣就會永遠得民心,使一切的黨員干部永遠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永遠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也就會長期地永遠地調動起廣大勞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使社會主義的生產力獲得資本主義無與倫比的速度向前發展。這就是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更進步的政治上的原因。關于社會主義如何才能讓人民真正當家作主問題,也即如何才能有真正監督權,以使一切的領導都必須按照人民的意愿去做,必須看著人民的眼色行事,永遠與人民站在一起,永遠不會向人民的反面走去的問題,在以后的論述中加以解決。

  3、階級斗爭的三個階段。 我們通過分析發現封建社會進步于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進步于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進步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原因,除了經濟上的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外,在政治上,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強迫在起著決定的根本作用。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是人民戰爭的強迫,在資本主義社會是工人罷工的強迫,在社會主義社會是廣大勞動人民平時批評的強迫。這三種強迫的內在聯系是:如果罷工起作用就不會發展到戰爭,如果平時的批評起作用就不會發展到罷工;反過來說平時的批評不起作用,就必然發展為罷工;罷工不起作用必然發展到人民戰爭。如果我們把這三種強迫換成大家都熟悉的名詞——監督,(實際監督就是強迫),如果我們都承認任何矛盾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和嚴重的過程,從時間上看都有初期、中期、后期的話,那么初期監督就是平時的批評,中期監督就是罷工,后期監督就是人民戰爭。如果我們真正地了解了三種監督的內在聯系,真正地了解要解決問題或矛盾,最好的辦法是將其消滅在于初始,消滅在萌芽狀態——如大火之燃于星星之火,大堤之決于螻蟻之穴。那么初期的平時監督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啊!其意義和影響是多么地重大和深遠啊!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社會主義社會,只有人民的平時批評起作用,才能使一切的領導干部時時處處都按照人民的意愿辦事,而絕不敢違背人民的意愿,才能從根本上鏟除其向人民的反面走去的一切條件,永遠不會向人民的反面走去,永遠與人民站在一起,永遠得民心,徹底跳出歷史的怪圈,使人類社會的發展真正步入最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軌道。其規律是:勞動人民有效的監督(有效地強迫逼迫)——迫使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做出讓步,迫使他們依靠勞動人民,為人民服務——勞動人民不斷地得到比以前多的利益——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社會財富不斷增加——生產力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更進一步地加強完善人民的有效監督——促進生產力更快地發展——社會更快地進步——歷史更快的前進。這樣人類社會將掀開嶄新的一頁,展現出其前程的無比燦爛輝煌!

  4、實現共產主義,依靠人民對私心的監督。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進步絕對離不開監督,那么實現共產主義從根本上說是不是也必須依靠監督呢?是的。從經濟角度說,如上面所說,在公有制基礎上,在社會主義社會加強平時的批評,使一切的黨員干部永遠不向人民的反面走去,永遠得民心,就會長久地永遠地調動起廣大勞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使社會主義的生產力獲得資本主義無與倫比的速度向前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獲得飛快發展的結果是什么呢?社會財富將會以最快的速度豐富起來,以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最快的改善和提高,逐步實現教育、醫療、住房、出行、吃、穿的免費。我相信隨著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富,免費的東西、免費的方面一定會越來越多。錢的作用一定會不斷弱化,逐漸失去它的作用,早晚有一天最終會完全無用的。因為最終有一天一切實現按需分配,錢徹底失去作用。從理論上說絕對會是這樣的,一定會實現的!

  從政治上說,人民真正當家作主后,一切的領導干部將永遠不會向人民的反面走去,會永遠與人民站在一起,越來越為人民服務。在此基礎上,人民監督又向前深入一步,也即在監督領導干部的基礎上,對一切人的私心進行監督。也就是強迫一切人的思想都必須由私心向公心轉變。具體如何監督呢?我們通過制度紀律等規定(這當然也是一個不斷強化的過程,絕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或成功的)使一切的越向私心方向發展的人,越什么利益也得不到,從根本上斷絕了人們向私心方向發展的路。同時也通過制度等規定,讓一切的人越出以公心,越為集體,為別人,就越能得到更多的利益。這樣的監督將會出現什么情況呢?一開始,人們為了獲得利益,一定會積極的或爭先恐后的去為集體、為國家做貢獻,去為別人、為人民服務的。我們這么做,可能有人一定會說,這本質上不還是發展私心嗎?那里是要消滅私心呢?但我相信,只要是不懷有偏見,經過認真分析,就一定會知道,我們要發展的所謂“私心”,與改革開放的發展私有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所導致的一切惡行發生,是完全不同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我們所要發展的是:通過使一切人越為自己越得不到利益,越為集體、為國家做貢獻,越能得到更多的物質利益,人們一定會與集體、國家聯系越來越緊密。在此基礎上,我們通過對人們進行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的道理和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教育,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向私心方向發展絕對無出路,只有向公心方向發展才有出路、有前途,更加認識到人們越出以公心,越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大家也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深刻地認識到越自私,往遠看越是傷害自己,越為公、為集體,往遠看,越是更大地有利于自己。再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得到改善,免費的內容越來越多,錢的作用不斷弱化。這樣會不會促使人們遠離私心,向公心方向發展呢?從理論上說一定會是這樣的!我們相信,隨著免費越來越多,最后實現按需分配,一定會使人們的私心慢慢地向公心轉變,最后完全由公心所占據。

  這一過程的轉變,從根本上完全依賴于各種制度的貫徹執行,根本辦法就是人民監督,也即是對私心的監督,逼迫它向公心轉變。是強迫、逼迫使其慢慢養成習慣,習慣又慢慢地形成了自然,這就是習慣成自然。當公心形成了習慣,習慣形成了自然,就會感到事事處處出以公心是極其自然極其正常的事,反倒是誰要出以私心則是讓人十分驚訝,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又必會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使其絕無藏身之處。到那時,人們已都能自覺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了。只有到這時,私心才能從根本上不會發展了,物質財富再豐富,剩余產品再多,也不會再出現占有別人勞動現象,不會再出現階級和階級壓迫了。階級和階級斗爭永遠消失了,一切的專政工具乃至國家也都將永遠地消失了。這時,也只有這時我們才能說,我們以后的主要問題或主要矛盾或中心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傊?,在公有制的基礎上,我們通過人民監督,使一切領導干部都越來越為人民服務;我們又通過人民監督,強迫人們的私心轉變為公心,最后實現了經濟上按需分配,政治上自覺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實現了共產主義。所以共產主義的實現,從根本上說也絕對離不開廣大勞動人民的監督。

  5古人、名人關于監督的極端重要性的論述。從奴隸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其整個發展過程都絕對離不開人民的監督。所以沒有監督就沒有進步,沒有監督就沒有人類社會的發展,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沒有監督就沒有進步,決不是我的發現,我的總結,而是前人和今人,是名人和普通人早就總結出來了。(1)、馬克思、恩格斯在總結巴黎公社經驗時,提出一切公職人員必須“在公眾監督下進行工作”,這樣能“可靠地防止他們去追求升官發財和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2)、列寧說:強大的人民監督機制,能夠徹底埋葬黨和國家生活中的官僚腐敗。(3)、毛澤東說: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4)、陳毅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5)、孟德其鳩說:“一切有權利的人,都易濫用權利,這是萬古不變的經驗。權利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6)、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遜和憲法之父麥迪遜說:“沒有人民的監督,政府便會蛻化變質。人民是自己政府唯一可靠的看守人。(7)、1993年《黨風月報》第11期28頁說:“失去制約的權利,必然走向反面。”(8)、1994年《黨風月報》第5期18頁說:“權利—監督=腐敗。”(9)、1998年《黨員特刊》第3期上說:“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10)、2006年8月30日《人民日報》上說:“沒有監督,一切都是空話。”(11)、2007年7月6日《遼沈晚報》上說:“權力無制約,必須找陪舞者。”

  但是,監督雖然極端重要,在人類社會發展中作用絕對是其它任何方法都無法替代的,然而一些人或者許多人卻都不能認識或不能深刻的認識這一點。他們還在教育上,在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上查找社會主義失敗的根本原因。他們總以為人的進步,社會的進步通過教育,通過對共產主義的信仰,通過最先進的真正的共產黨員的帶領,就能把社會主義建設好,就能實現共產主義。他們不知道人的進步、社會的進步,從根本上說沒有監督是不行的。他們雖然知道經濟地位決定政治立場,承認人的思想隨著生活的改變而改變——客觀決定主觀這一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哲學原理,可一運用到實踐中,就忘了,就不會運用了。他們把共產黨的脫離人民、腐敗、向人民的反面走去的根本原因看成是思想問題,是不為人民服務而為自己服務了,這是對的。但要解決時,則強調教育。想通過教育人們,教育共產黨員,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的理想,來搞好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反之如沒有一批真正為人民服務的人,沒有一批對共產主義堅定信仰的人,社會主義是搞不好的,共產主義是實現不了的。于是他們就想通過教育、培養一批真正為人民服務的人,真正的共產主義者來解決問題。這么做對不對呢?是對的。但這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最根本的辦法。這種想法是救世主的思想,是精英救國的思想,是違背人民創造歷史,違背奴隸創造人類世界的規律的,是違背人民是發展生產力的根本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規律的。是絕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因為不管其思想多么進步,信仰多么堅定,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也一定是隨著經濟地位的改變而改變,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的,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請想一想,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奪得政權時,其他各國的共產黨從成立到奪得政權時,絕大多數共產黨員難道不都是好共產黨員嗎?難道大多數不都是真正的共產黨員嗎?不都是在組織上、思想上入黨了,愿為人民的利益犧牲一切,愿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嗎?如果不是,他們如何會在槍林彈雨中,不畏犧牲,奮不顧身,前仆后繼,勇往直前呢?又如何會奪取政權呢?退一步講,奪取政權后,假如有一半是真正的共產黨員,或者三分之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是真正的共產黨員,能全心全意的依靠人民群眾,完全徹底的為人民服務,得到人民的絕對信任和擁護,請問,蘇聯以及東歐一切社會主義國家的革命和建設能搞不好嗎?能不蒸蒸日上嗎?又怎么能滅亡嗎?而且無聲無息的滅亡嗎?假如中國7000萬黨員,有70萬是真正的共產黨員,請問我們的社會主義又如何能不會越來越好呢?腐敗如何會如此猖獗,無處不在呢?如象王宏斌那樣搞建設,國企豈能變私營!集體何能變單干!已有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一切國企、集體搞得好的,根本原因都是領導真心的為人民服務;而一切搞不好的根本原因又都是不為人民服務,而為自己服務所造成的。一切的社會主義國家之所以越往后來生產力發展越日趨緩慢,之所以那么多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復辟了資本主義,中國的改革開放要由公有制向私有制改變、發展,其根本原因不就是大多數或絕大多數的共產黨員不愿為人民服務,而要為自己服務了嗎?不就是如毛主席所說的“他們要保護大官們的利益”了嗎?不就是他們原來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的思想,隨著地位的改變——有權力了,隨著生活的改變、環境的改變,其思想也隨之發生改變了嗎?所以要想通過教育,通過對共產主義的信仰,通過真正的共產黨員來從根本上解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問題,解決實現共產主義問題,是絕對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也必然要隨著客觀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絕對不會逃脫馬克思主義哲學——客觀決定主觀這一規律的!所以,要從根本上搞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盡快的實現共產主義,就必須依照奴隸創造世界,人民創造歷史的觀點,必須依照人民是發展生產力的根本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的規律,解決人民真正當家作主問題——無論是誰,只要違背了人民的意愿,人民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堅決將其拿下,使人民真正成為主人,一切的領導真正成為人民的仆人——公仆、奴隸,使其時時刻刻都必須按著人民的意愿去做,時時刻刻看著人民的臉色行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一切的領導向人民的反面走去問題,解決腐敗問題,使其永遠的為人民服務。只有這樣,社會主義才能建設好,共產主義才能盡快實現!因此,請一些人或者許多人都不能認識或不能深刻的認識這一點的人,能夠認識且能夠深刻認識這一問題,能夠盡快回到這一根本問題上來,盡快的解決這一問題!

  結論??梢哉f此部分所揭示的規律是非常明確的,所展示的線條或思路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量。是人民的監督,促進了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歷史前進的。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人民用造反、起義、戰爭的監督,在資本主義社會人民用罷工的監督,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用平時批評的監督。唯有真正的人民監督,才能徹底跳出歷史怪圈,使一切握有各種權力者,越來越為人民服務,永遠得民心。共產主義的實現,根本上也是依靠對私心的監督,使人們的思想由私心轉變為公心,最后達到自覺的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的程度。

  總之,在社會主義社會,不解決人民真正監督問題,也即不解決人民真正當家作主問題,一切都無從談起,社會主義不可能從根本上建設好,共產主義也不可能會實現。對勞動人民來說,監督是一把金鑰匙,勞動人民只有緊緊地把握住這把金鑰匙,才能打開自己的幸福之門,才能打開世界的幸福之門。人民真正監督之日,才是人民真正幸福的開始,才能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從根本上搞好,更是通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欧洲在线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 | 午夜久久两性视频 | 亚洲大片久久精品 |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