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這個詞匯不那么吃香了,因為,在統治階級看來這是一個建設的時代,而不再是一個革命的時代。這是一個追趕西方發達社會的階段,而不是一個要超越西方的革命時代。
私有制是社會建設的動力,這就是統治階級的出發點,他們利用私有化的過程,將五十年代以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財富再一次以貨幣的形式形成資本、雇傭制,與西方資本主義體制接軌,納入美國為首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成為美帝戰車上的被綁架者或邊緣化對象。
封建制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主義的或共產主義的發展不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樣有不同的思想方式,這就是某種本質的差別。不能只看到發展,而不注意社會本質。
中國的進步需要超越一般的物質生活的汽車、房屋平均數字,必須建立公平公正的凝聚力非凡的政治文化和民主精神,以奔向共產主義社會的社會主義革命來推動社會發展進步;而不是像今天這樣的社會兩極分化:這個管理社會的階層“把對社會的領導變成對群眾的剝削”。(恩格斯:《反杜林論》,《馬恩選集》第三卷第321頁)
建立人民民主的共和國,必須運用“人民政治”凝聚社會群眾的力量和意志,將中國的事情做好。毛澤東在《青年運動的方向》一文中總結道:
正如孫中山先生說過的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現在要問:中國革命干了幾十年,為什么至今尚未達到目的呢?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以為原因在兩個地方:第一是敵人的力量太強;第二是自己的力量太弱。一個強了,一個弱了,所以革命沒有勝利。所謂敵人的力量太強,是說帝國主義(這是主要的)和封建主義的力量太強。所謂自己的力量太弱,有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表現的弱點,但是主要的是因為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農勞動群眾還沒有動員起來,所以表現了弱,所以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如果要把幾十年來的革命做一個總結,那就是全國人民沒有充分地動員起來,并且反動派總是反對和摧殘這種動員。而要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只有把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農大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才有可能。孫中山先生在他的遺囑里說:“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
中國的知識青年們和學生青年們,一定要到工農群眾中去,把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農大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沒有工農這個主力軍,單靠知識青年和學生青年這支軍隊,要達到反帝反封建的勝利,是做不到的。所以全國知識青年和學生青年一定要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和他們變成一體,才能形成一支強有力的軍隊。這是一支幾萬萬人的軍隊啊!有了這支大軍,才能攻破敵人的堅固陣地,才能攻破敵人的最后堡壘。
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標準呢?拿什么去辨別他呢?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愿意并且實行和工農結合的,是革命的,否則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結合于工農群眾,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結合了,或者反過來壓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
中國的事業不同于西方才更有希望,因為中國先烈付出的生命就是為了人民解放。今天,還不能說人民的解放事業成功了,就在于還沒有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私有制的政治范疇,還有剝削、壓迫、不平等。這些需要新的共產主義文化、文明進行批判。需要政治、軍事、文化的力量加以改變。必須回到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革命道路上來解決。
必須旗幟鮮明地為人民群眾的翻身解放進行革命創造,經歷了兩個階段的不同發展后,中國共產黨能不能真正消滅階級、剝削壓迫,歸根結底還是要不要革命,是作為統治階級維持既得利益,還是不斷革命建立共產主義運動機制、建立社會主義革命系統,真正開創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人類新紀元,這是不同的目標,不同階級的政治斗爭。
中國的政治事業必須再一次回歸的到馬克思那里,反帝反封建反資本主義,在科技創新的同時,創新人民政治、文化、經濟,這就是建立革命的先鋒隊、組織青年與人民大眾相結合,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型政治機制、制度,消除一切勞動異化,實現人類自身的解放。
復興之路何在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這個多次輪回于盛世與衰敗過程的社會,有多種民族遷移,文化漂移,興衰更替,階級社會中的問題表現出自身的規律性。
馬克思主義將人類社會分為原始社會、階級社會即私有制國家和共產主義社會。這些階段劃分不是簡單的邏輯,而是根據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在“量變到質變”、“對立統一”和私有制造成帝國主義極盛而衰的過程中,由于人類發展,意識形態的高度文明和社會科學進步,形成必然的“革命”成果,將人類社會推進的到科學共產主義社會。
復興之路,如果單純的以“國家間相對地位比較”,將會重復輪回的老路。中國的復興、中華民族的復興,絕不限于“小康”水平的國際貿易量、GDP“世界第一”,必須從馬克思、毛澤東遠大預見中,找到人類自身解放的路。那就是公有制的人民民主的共產主義道路。
中國的歷史,經歷過多次的宗族盛世:堯、舜、禹,西周禮制,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兩宋世界貿易,明朝永樂文治武功,康乾盛世……歷史往往具有自身的定律,那些私有制社會強大繁榮的背后是兩極分化的快速形成,兼并土地、專制強化,以至于人亡政息,外族沖擊分崩離析,社會腐敗,人民起義。新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對歷史的科學總結,都強調階級關系日益尖銳化的過程,私有制帶來的繁榮,很快變為迎接黑夜的黃昏異彩。
小康,應該是和平社會-輝煌”的應有高度。的應有之態,絕不可看作是“復興
毛澤東思想的偉大,不在于建立一個民族獨立的國家,而在于克敵制勝的精神、組織力量。他建立的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科學共產主義運動,將共產主義變為真實的具有邏輯力量的實踐過程。帝國主義不怕中國的GDP、生產力發達;更重要的是,帝國之鷹怕的是陷入人民覺悟的“歷史汪洋”中,帝國主義分崩離析的關鍵是社會內部的階級矛盾和人民的覺悟程度。外部的一擊或窮兵黷武將是帝國覆滅的最后形態。所謂大國崛起、大國覆滅都是暴力加階級對立的過程,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大英帝國、美帝國無一例外。
人類進步,絕不僅僅是生產力或者武裝更新的反映,更為重要的是社會制度對社會內部、人類生態的力量平衡,形成健康體系,制約私有意識對社會分裂,民主將社會生命力變為人類解放的上層建筑強化,完善人類思想、精神的健康。
中國的復興應該代表人類自身解放的人類健康力量對社會革命的構建。否則,一文不值。再來一個康乾盛世,我們是否真的值得慶幸?
人類進步需要構建,需要批判的力量,需要建設的力量。馬克思主義科學就是對私有制的批判,對人類自身解放的構建。沒有公有制的社會生產形態,沒有共產主義的社會生產關系,沒有《共產黨宣言》的“徹底決裂”,中國的復興,只能帶來新的世界勢力劃分形成的沖突戰爭,甚至毀滅。因為,不是你“中國不要”戰爭,而是唯一超級大國必須以戰爭擊跨你的夢想。戰爭是政治尖銳化的必然選擇,是政治最有效的一種“搏擊”形式,現今戰爭未少,只不過形態更加詭秘、慘烈而已。沒有警惕,就是在葬送自己;沒有人民的覺悟,就是武器的毀滅度比拼。“和平崛起”真的有可能嗎?大到不倒的銀行,最后是更多的倒閉,選擇性倒閉,國際大資產階級為首的“聰明人集團”,當然選擇要中國的“倒閉”。別無選擇的是,中國必須建立人民民主的“覺悟”,將人類的未來寄予在毛澤東思想的生命力上來。
中國的和平崛起,必須有人民的民主政治和共產主義運動的精神確立,必須有戰爭準備,防止帝國主義群狼戰術對中國發展的侵擾。
沒有共產主義運動的無產階級專政,就沒有人民的革命精神;沒有毛澤東思想的全新組織,就沒有中國在人類歷史上的真正復興。只有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社會主義革命才能救中國。
放行幻想,堅定前進!革命的戰爭就是人民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發動群眾,才能進行革命。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力量存在于人民群眾中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