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還是雜文時代,還要魯迅筆法——“中國可就要完了”嗎?

05txlr · 2012-11-1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還是雜文時代,還要魯迅筆法——“中國可就要完了”嗎?

 

  還是雜文時代,還要魯迅筆法——“中國可就要完了”嗎?

 

 

  一九二七年,魯迅先生在《“公理”之所在》一文中,講了這樣一段話:

 

  【在廣州的一個“學者”說,“魯迅的話已經說完,《語絲》不必看了。”這是真的,我的話已經說完,去年說的,今年還適用,恐怕明年也還適用。但我誠懇地希望他不至于適用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倘這樣,中國可就要完了,雖然我倒可以自慢。】

 

  從那時起,魯迅先生的話,真的適用了十年二十年,舊中國最終果然完了,而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嶄新的中國。這也正是先生早就預言和熱切盼望的:“原先是憎惡這熟識的本階級,毫不可惜它的潰滅,后來又由于事實的教訓,以為惟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

 

  但是,先生恐怕萬萬沒有料到,近十年二十年以來,他當年說過的話,竟又大多適用于現今的中國了。曾經不被看好的“還是雜文時代,還要魯迅筆法”一說,現在看來,仍是頗有道理的呢!就是不知道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可就要完了”的預言,何時能再次應驗?

 

  本人這幾年陸續在人民網強國論壇上,發了一些由現實問題觸發思緒的帖子。在那里,很難直抒胸臆,故而很多都借用魯迅先生的言論、文字,與現實進行對照、剖析。越對照,就越是覺得:“何其相似乃爾”!

 

  這里,就選上幾篇,個別地方稍做修改,貼在下面,以示一斑,望烏有的網友們鑒之:

 

 

  【一】

 

 

  說說“領頭羊”這個詞兒

 

 

  無功無德網友于2012-10-14 19:04:35,在強壇深水區上貼了《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崛起的“領頭羊”》一文。

 

  本人不是搞經濟的,所以對此文說不出什么看法,只是這個標題中的“領頭羊”一詞,引起了久已有之的一些想法。

 

  記得1991年春節期間,某人在上海號召,工人階級要做改*革*開*放的領頭羊。一時間,“領頭羊”一詞便頻頻見諸于報刊、文件、講話,各級領導、干部、精英,包括一些省市、地區、單位,紛紛表態,要爭當這樣的領頭羊,甚至整個中國也被譽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了。從此,“領頭羊”熱便蔚然成風,至今不衰。

 

  這么說來,“領頭羊”是一個好詞兒,是褒義的啰——人們也一直這樣認為。但其實,并不盡然。曾經讀過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題目是《一點比喻》,其中就說了“領頭羊”的事:

 

 

  【在我的故鄉不大通行吃羊肉,闔城里,每天大約不過殺幾匹山羊。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單是羊肉鋪就觸目皆是。雪白的群羊也常常滿街走,但都是胡羊,在我們那里稱綿羊的。山羊很少見;聽說這在北京卻頗名貴了,因為比胡羊聰明,能夠率領羊群,悉依它的進止,所以畜牧家雖然偶而養幾匹,卻只用作胡羊們的領導,并不殺掉它。 這樣的山羊我只見過一回,確是走在一群胡羊的前面,脖子上還掛著一個小鈴鐸,作為智識階級的徽章。通常,領的趕的卻多是牧人,胡羊們便成了一長串,挨挨擠擠,浩浩蕩蕩,凝著柔順有余的眼色,跟定他匆匆地競奔它們的前程。我看見這種認真的忙迫的情形時,心里總想開口向它們發一句愚不可及的疑問—— “往哪里去?!” 人群中也很有這樣的山羊,能領了群眾穩妥平靜地走去,直到他們應該走到的所在。…… 那時候,人們,尤其是青年,就都循規蹈矩,既不囂張,也不浮動,一心向著“正路”前進了,只要沒有人問—— “往哪里去?!”】

 

 

  魯迅先生在這里講的,大致有這樣幾層意思:

 

  第一,領頭羊通常是由山羊充任的,它所領著走的,并不是它的同類,是柔順的綿羊;

 

  第二,山羊之所以能當胡羊們的領導,是因為比胡羊聰明,能夠率領羊群,悉依它的進止,相當于人類中的“智識階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精英”)。所以,畜牧家絕不會殺掉它,反而要精心豢養之;

 

  第三,領頭羊背后還有拿著鞭子的牧人,他只要趕著領頭的山羊,后面的胡羊們便會浩浩蕩蕩跟定他奔向它們的前程;

 

  第四,人群中也很有這樣的山羊,能領了群眾穩妥平靜地走去,循規蹈矩,一心向著“正路”前進。

 

  問題在于:“往哪里去?!”對于羊們來說,自然是——屠宰場!那么對于群眾來說呢?則是“他們應該走到的所在”——這就要看“牧人”的鞭子指向哪里了。

 

  這么說來,“領頭羊”原來并不是什么好詞兒,而應該是貶義的,類似“工頭”、“走狗”,至多是“牧羊犬”的另一種說法罷了,它們最終都是聽“牧人”指揮的!

 

  盡管這樣,工人階級也沒能當上改革開放的領頭羊,而是成了一長串挨挨擠擠、浩浩蕩蕩的胡羊,被脖子上掛著“智識階級”鈴鐸的改革精英領到了“他們應該走到的所在”。而這,便是所謂“頂層設計”的“畜牧家”的本意!

 

  由此不禁想到,國有企業當中國經濟崛起的“領頭羊”,只是不知道背后的“牧人”要把中國經濟引往哪里去?

 

  由此又不禁想到,剛剛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似乎就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的“領頭羊”,只是不清楚背后的西洋“牧人”要把中國文化引往哪里去?

 

  但深圳、廣東這樣的“欽定”的“領頭羊”,包括廣州啊,東莞啊,南方系啊,等等,三十多年來,卻已經把數以億萬計的“綿羊”們,引上了一條用屠宰刀殺出來的“血路”,則是明明白白的!

 

 

  【二】

 

 

  由央視記者逢人就問“你幸福嗎?”想到魯迅先生的《打聽印象》

 

 

  據報道,央視新聞聯播在雙節期間,推出了“走基層·百姓心聲”特別調查節目“幸福是什么?”。央視記者分赴各地采訪包括城市白領、鄉村農民、科研專家、企業工人在內的幾千名各行各業的工作者,而采訪對象面對的都是同樣的問題:“你幸福嗎?”

 

  這不禁讓俺想起秀才江湖網友在廣州亞運會時說的這么一件事:

 

  “廣州亞運會今晚閉幕,吃晚飯的時候,我看到央視記者又在玩老一套的游戲,美其名曰‘請你表揚我’采訪游戲。每逢奧運會世博會等外國來賓紛至沓來之際,中國記者經常玩這個自娛自樂。只見記者向參加亞運會的外國人提出一個問題:‘請你用三個詞表達你對廣州的感受!’頓時,‘好極了’、‘太偉大了’等等華麗的形容詞一股腦的撲面而來,如果是用這些詞夸一個人,絕對能把人夸得暈頭轉向、不知所以。不用說,采訪畫面經過精挑細選,如果外國人的回答是對廣州頗有微辭,這一段肯定被掐掉。”

 

  其實,何止奧運會亞運會世博會,凡是外國來賓紛至沓來之際,三十年來均不乏中國記者蜂擁而上,問感想、問印象的熱烈場面,甚至問題本身就下了釣餌的:“你對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有什么要說的嗎?”

 

  現如今,輪到中國記者問中國人自己了,當然問題不會是“你對中國的印象如何”,而是設身處地的問道:“你幸福嗎?”面對這樣的問題,答案只能是二者必居其一:幸福,或者不幸福。說“幸福”,自然正中央視記者下懷;說“不幸福”,難免要倒些苦水,就肯定被掐掉。所以,這問題本身也是下了套的。

 

  由此又不禁想起一篇寫于七十多年前的文章,題目叫《打聽印象》。馬上找來再讀了一遍,方才悟到,這種采訪游戲不過是“古已有之,于今為烈”而已。下面就是這篇舊文,相信大家看了也會似曾相識,會心一笑的:

 

 

  【五四運動以后,好像中國人就發生了一種新脾氣,是:倘有外國的名人或闊人新到,就喜歡打聽他對于中國的印象。 羅素到中國講學,急進的青年們開會歡宴,打聽印象。 羅素道:“你們待我這么好,就是要說壞話,也不好說了。”急進的青年憤憤然,以為他滑頭。 蕭伯納周游過中國,上海的記者群集訪問,又打聽印象。 蕭道:“我有什么意見,與你們都不相干。假如我是個武人,殺死個十萬條人命,你們才會尊重我的意見。”革命家和非革命家都憤憤然,以為他刻薄。 這回是瑞典的卡爾親王到上海了,記者先生也發表了他的印象:“……足跡所經,均蒙當地官民殷勤招待,感激之余,異常愉快。今次游覽觀感所得,對于貴國政府及國民,有極度良好之印象,而永遠不能磨滅者也。”這最穩妥,我想,是不至于招出什么是非來的。 其實是,羅蕭兩位,也還不算滑頭和刻薄的,假如有這么一個外國人,遇見有人問他印象時,他先反問道:“你先生對于自己中國的印象怎么樣?”那可真是一篇難以下筆的文章。 我們是生長在中國的,倘有所感,自然不能算“印象”;但意見也好,而意見又怎么說呢?說我們像渾水里的魚,活得胡里胡涂,莫名其妙罷,不像意見。說中國好得很罷,恐怕也難。這就是愛國者所悲痛的所謂“失掉了國民的自信”,然而實在也好像失掉了,向各人打聽印象,就恰如求簽問卜,自己心里先自狐疑著了的緣故。】

 

 

  最后說明一下,此文是魯迅先生一九三三年寫的。但愿我們今天遇到央視記者問我們“你幸福嗎”,也即“你先生對于自己中國的印象怎么樣”的時候,不要像魯迅說的,答曰:“我們像渾水里的魚,活得胡里胡涂,莫名其妙”!

 

  而對央視記者來說,他們卻正像先生所言,似乎“失掉了國民的自信”,因為這樣向各人打聽“你幸福嗎”,“就恰如求簽問卜,自己心里先自狐疑著了的緣故”。

 

  其實,這種不自信,正是當政者色厲內荏的反映,別看他們天天高喊“輝煌十年”,坐在火山口上的那種感覺,卻時時折磨著他們!

 

 

  【三】

 

 

  也說今年(2012年)的高考語文試題

 

 

  一九三四年,上海舉行中學會考(類似于如今的畢業考或高考吧),作文試題是《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論》。當年《新語林》雜志第三期刊載埜容的《擁護會考》一文,根據《上海中學會考特刊》引錄了一份優秀試卷(相當于今天的高分或滿分試卷吧)中的這段文字:

 

  “若德業已立,則雖饔飧不繼,捉襟肘見,而其名德足傳于后,精神生活,將充分發展,又何患物質生活之不足耶?人生真諦,固在彼而不在此也。”

 

  觀七十八年后的2012年全國各省市高考的作文試題,大都是與《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論》相似的,比如北京的《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上海的《心靈中閃過的微光》,江蘇的《憂與愛》,浙江的《綠葉對根的情意》,山東的孫中山“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遼寧的“沈陽全民讀書月”,安徽的《生活給我智慧》,新課標卷的《船主與油漆工》等等,總之吧,均是勸人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不必在意物質境遇好差的,“人生真諦,固在彼而不在此也”!

 

  應該說,這些試題的用意可嘉,確實體現了所謂“主旋律”的要求,但細細察之,總覺得只涉及了生活萬象的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并非可以忽略的另一方面。

 

  這另一方面是什么?其實當年魯迅先生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大家且看吧——

 

 

  【勸人安貧樂道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因此新方子也開不完,新近就看見了兩種,但我想:恐怕都不大妥當。 一種是教人對于職業要發生興趣,一有興趣,就無論什么事,都樂此不倦了。當然,言之成理的,但到底須是輕松一點的職業。且不說掘煤,挑糞那些事,就是上海工廠里做工至少每天十點的工人,到晚快邊就一定筋疲力倦,受傷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時候的。“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體之中”,連自己的身體也顧不轉了,怎么還會有興趣?——除非他愛興趣比性命還利害。倘若問他們自己罷,我想,一定說是減少工作的時間,做夢也想不到發生興趣法的。 還有一種是極其徹底的:說是大熱天氣,闊人還忙于應酬,汗流浹背,窮人卻挾了一條破席,鋪在路上,脫衣服,浴涼風,其樂無窮,這叫作“席卷天下”。這也是一張少見的富有詩趣的藥方,不過也有煞風景在后面。快要秋涼了,一早到馬路上去走走,看見手捧肚子,口吐黃水的就是那些“席卷天下”的前任活神仙。大約眼前有福,偏不去享的大愚人,世上究竟是不多的,如果精窮真是這么有趣,現在的闊人一定首先躺在馬路上,而現在的窮人的席子也沒有地方鋪開來了。 上海中學會考的優良成績發表了,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論》,其中有一段——“……若德業已立,則雖饔飧不繼,捉襟肘見,而其名德足傳于后,精神生活,將充分發展,又何患物質生活之不足耶?人生真諦,固在彼而不在此也。……”(由《新語林》第三期轉錄) 這比題旨更進了一步,說是連不能“充腹”也不要緊的。但中學生所開的良方,對于大學生就不適用,同時還是出現了要求職業的一大群。 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有這么的彰明較著,其實,據我的愚見,是大可以不必再玩“之乎者也”了——橫豎永遠是沒有用的。】——《安貧樂道法》

 

 

  看看吧,時光過了78年,出的題目,仍然回到了勸人安貧樂道這個“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絡”,豈能不被眼下的事實“打得粉碎”?這真應了那句“名言”:“倒退死路一條”!

 

 

  【四】

 

 

  孔夫子已然“尊”了,接下來該是“讀經”了

 

 

  據說,北京,天安門東、長安街南、國博館北,巍巍然豎起了一座“九五之尊”的孔子像,儒家13學者說,這是為了尊崇“萬世師表”、“大成至圣先師”孔夫子,是謂尊孔。

 

  據說,追根溯源,“和諧社會”就是孔夫子首倡的,《論語》里即有“和為貴”一說,實乃源遠流長。古語曰“半部論語治天下”,如今是“一個‘和’字定乾坤”,故須頂禮膜拜、日日誦讀。

 

  據說,近年來,學國學、誦經典,已蔚然成風,始作俑者,乃以儒家13學者為代表的耳順、古稀、耄耋專家精英,以及若干學齡兒童、莘莘學子,如讀《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之類。

 

  據說,尊孔讀經,古已有之,尊孔必須讀經,不讀經不成其為尊孔。目下,孔夫子已經“尊”起來了,接下來便應該是讓“讀經”推向全社會了。

 

  據說,儒家經典有十三,即《詩》、《書》、《易》、《周禮》、《禮記》、《儀禮》、《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和《孟子》。此所謂十三經也。

 

  據說,不通讀、精讀這十三經,就不算真尊孔、真崇儒。(呵呵,怪不得儒家學者發“聯合聲明”,也得湊成“十三人”,真所謂名正言順也!)因此,為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儒學傳統”、實現“偉大復興”,當務之急,就得來一個全民的“讀經”運動。

 

  據說,尊孔,崇儒,讀經,復古,由來已經很久了。那結果,究竟如何呢?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讓我們來聽一聽“民國十四年”,也就是一九二五年的一位“幾乎讀過十三經”的老人是怎么說的吧:

 

 

  【自從章士釗主張讀經以來,論壇上又很出現了一些論議,如謂經不必尊,讀經乃是開倒車之類。我以為這都是多事的,因為民國十四年的“讀經”,也如民國前四年,四年,或將來的二十四年一樣,主張者的意思,大抵并不如反對者所想像的那么一回事。 尊孔,崇儒,專經,復古,由來已經很久了。皇帝和大臣們,向來總要取其一端,或者“以孝治天下”,或者“以忠詔天下”,而且又“以貞節勵天下”。但是,二十四史不現在么?其中有多少孝子,忠臣,節婦和烈女?自然,或者是多到歷史上裝不下去了;那么,去翻專夸本地人物的府縣志書去。我可以說,可惜男的孝子和忠臣也不多的,只有節烈的婦女的名冊卻大抵有一大卷以至幾卷。孔子之徒的經,真不知讀到那里去了;倒是不識字的婦女們能實踐。還有,歐戰時候的參戰,我們不是常常自負的么?但可曾用《論語》感化過德國兵,用《易經》咒翻了潛水艇呢?儒者們引為勞績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識丁的華工! 所以要中國好,或者倒不如不識字罷,一識字,就有近乎讀經的病根了。“瞰亡往拜”“出疆載質”的最巧玩藝兒,經上都有,我讀熟過的。只有幾個胡涂透頂的笨牛,真會誠心誠意地來主張讀經。而且這樣的腳色,也不消和他們討論。他們雖說什么經,什么古,實在不過是空嚷嚷。問他們經可是要讀到像顏回,子思,孟軻,朱熹,秦檜(他是狀元),王守仁,徐世昌,曹錕;古可是要復到像清(即所謂“本朝”),元,金,唐,漢,禹湯文武周公,無懷氏,葛天氏?他們其實都沒有定見。他們也知不清顏回以至曹錕為人怎樣,“本朝”以至葛天氏情形如何;不過像蒼蠅們失掉了垃圾堆,自不免嗡嗡地叫。況且既然是誠心誠意主張讀經的笨牛,則決無鉆營,取巧,獻媚的手段可知,一定不會闊氣;他的主張,自然也決不會發生什么效力的。 至于現在的能以他的主張,引起若干議論的,則大概是闊人。闊人決不是笨牛,否則,他早已伏處牖下,老死田間了。現在豈不是正值“人心不古”的時候么?則其所以得闊之道,居然可知。他們的主張,其實并非那些笨牛一般的真主張,是所謂別有用意;反對者們以為他真相信讀經可以救國,真是“謬以千里”了!】——魯迅《十四年的“讀經”》

 

 

  最后再來一個“據說”:據說,現在的“讀經”,已不僅僅是為了救國,而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必須。其目標,可謂“危危乎高哉”。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問他們此番“復興”,“可是要復到像清,元,金,唐,漢,禹湯文武周公,無懷氏,葛天氏?他們其實都沒有定見。他們也知不清顏回以至曹錕為人怎樣,‘本朝’以至葛天氏情形如何;不過像蒼蠅們失掉了垃圾堆,自不免嗡嗡地叫。”——如此而已,豈有它哉!

 

 

  【五】

 

 

  “雙十節”的由來和《雙十懷古》

 

 

  雙十節又要到了。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大多不知道“雙十節”這個名稱,姑且先解釋一下吧: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黨人舉行武昌起義(即辛亥革命),次年一月一日建立中華民國。九月二十八日,臨時參議院議定十月十日為國慶節紀念日,又稱“雙十節”。

 

  據說,今年(2011年)的雙十節要隆重紀念了。為何?因為一百周年了,“中華民國”也快滿一百周歲了。所以,近來孫中山又屢屢露面了,一些人還“國父、國父”的叫得十分親熱,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62周年的《人民日報》社論,也似乎將孫中山當成了新中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而不見了人民共和國開國領袖的名字了。

 

  不過據記載,孫中山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就任臨時大總統,四月一日即辭職,前后只有三個月,后又任非常大總統一年余,其對中華民國的影響和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盡管他創立的三民主義學說和逝世前留下的“總理遺囑”,后來的國民黨人也奉為經典,卻并不當真,還往往逆其道而行之,因此就有了魯迅先生所描述的“總理紀念日”靈堂上的這樣一幕:“大家去謁靈,強盜裝正經;靜默十分鐘,各自想拳經。”

 

  特別是蔣介石叛變革命、篡奪政權后,內憂外患、亂象叢生,民國風雨飄搖、茍延殘喘,一年一度的“雙十節”更成了絕妙的諷刺,充其量也不過是記錄著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歷史而已。

 

  這不禁使人想起一九三三年雙十節前魯迅寫的《雙十懷古》一文,今日讀之,可見被稱為“黃金十年”盛世的國慶,是一副何等景象,也可以依稀覺得在如今的中國,仍有一種切身之感:

 

 

  【《雙十懷古——民國二二年看十九年秋》 小引 要做“雙十”的循例的文章,首先必須找材料。找法有二,或從腦子里,或從書本中。我用的是后一法。但是,翻完“描寫字典”,里面無之;覓遍“文章作法”,其中也沒有。 幸而“吉人自有天相”,竟在破紙堆里尋出一卷東西來,是中華民國十九年十月三日到十日的上海各種大報小報的拔萃。 去今已經整整的三個年頭了,剪貼著做什么用的呢,自己已經記不清;莫非就給我今天做材料的么,一定未必是。但是,“廢物利用”——既經檢出,就抄些目錄在這里罷。不過為節省篇幅計,不再注明廣告,記事,電報之分,也略去了報紙的名目,因為那些文字,大抵是各報都有的。 看了什么用呢?倒也說不出。倘若一定要我說,那就說是譬如看自己三年前的照相罷。 十月三日 江灣賽馬。中國紅十字會籌募湖南遼西各省急振。中央軍克陳留。遼寧方面籌組副司令部。禮縣土匪屠城。六歲女孩受孕。辛博森傷勢沉重。汪精衛到太原。盧興邦接洽投誠。加派師旅入贛剿共。裁厘展至明年一月。墨西哥拒僑胞,五十六名返國。墨索里尼提倡藝術。譚延闿軼事。戰士社代社員征婚。 十月四日 齊天大舞臺始創杰構積極改進《西游記》,準中秋節開幕。前進的,民族主義的,唯一的,文藝刊物《前鋒月刊》創刊號準雙十節出版。空軍將再炸邕。剿匪聲中一趣史。 十月五日 蔣主席電國府請大赦政治犯。程艷秋登臺盛況。衛樂園之保證金。 十月六日 樊迪文演講小記。諸君閱至此,請虔頌南無阿彌陀佛…… 大家錯了,中秋是本月六日。查封趙戴文財產問題。鄂省黨部祝賀克復許汴。取締民間妄用黨國旗。 十月七日 響應政府之廉潔運動。津浦全線將通車。平津黨部行將恢復。法輪毆斃棧伙交涉。王士珍舉殯記。馮閻部下全解體。湖北來鳳苗放雙穗。冤魂為厲,未婚夫索命。鬼擊人背。 十月八日 閩省戰事仍烈。八路軍封鎖柳州交通。安德思考古隊自蒙古返北平。國貨時裝展覽。哄動南洋之蕭信庵案。學校當注重國文論。追記鄭州飛機劫。譚宅挽聯擇尤錄。汪精衛突然失蹤。 十月九日 西北軍已解體。外部發表英退庚款換文。京衛戍部槍決人犯。辛博森漸有起色。國貨時裝展覽。上海空前未有之跳舞游藝大會。 十月十日 舉國歡騰慶祝雙十。叛逆削平,全國歡祝國慶,蔣主席昨凱旋參與盛典。津浦路暫仍分段通車。首都槍決共犯九名。林埭被匪洗劫。老陳圩匪禍慘酷。海盜騷擾豐利。程艷秋慶祝國慶。蔣麗霞不忘雙十。南昌市取締赤足。傷兵怒斥孫祖基。今年之雙十節,可欣可賀,尤甚從前。 結語 我也說“今年之雙十節,可欣可賀,尤甚從前”罷。 [一九三三年]十月一日。】

 

 

  如果哪位網友有足夠的現在的報紙,在當今這個“黃金十年”的某個國慶節,也來編一卷某月某日到某日的各種大報小報的拔萃,恐怕更會是“可欣可賀,尤甚從前”的罷!

 

 

  【六】

 

 

  今天的我們,總不能連七十多年前的小學生們都不如吧

 

 

  [ 探木鳥 ]網友上帖的《涉日游行應注意理性(原創首發)》,讀了很是贊成。

 

  帖子中說:“近日,各地反日游行聲勢浩大,有的地方甚至有由游行轉變為打砸搶之趨勢。于此,我很難理解中國公民的素質是否與經濟發展相協調,是否應該多點理性少點沖動呢?”

 

  這是自然的,人無理性,還算是人嗎?由此想到,人是從小長到大的,“三歲看到老”,所以要有理性,還得從娃娃抓起,起碼也得從開始受教育的小學抓起。

 

  日前見著一篇寫給小學生的文章,題目是《小學生們應有的認識》,雖然講的是七十多年前的話題,到如今卻還沒有失去其意義,現全文照錄如下,供探木鳥這樣的大朋友參考:

 

 

  小學生們應有的認識  夢蘇

 

  最近一個月中,四川的成都,廣東的北海,湖北的漢口,以及上海公共租界上,連續出了不幸的案件,便是日本僑民及水兵的被人殺害,國交[按即國家外交]顯出分外嚴重的不安。

 

  小朋友對于這種不幸的案件,作何感想?于我們民族前途的關系是極大的。

 

  國際的交涉,在非常時期,做國民的不可沒有抗敵御侮的精神;但國交尚在常態的時期,卻絕對不可有傷害外僑的越軌行動。倘若以個人的私忿,而殺害外僑,這比較殺害自國人民,罪加一等。因為被殺害的雖然是絕少數人,但會引起別國的誤會,加重本國外交上的困難;甚至發生意外的糾紛,把整個民族復興運動的步驟亂了。

 

  這種少數人無意識的軌外行動,實是國法的罪人,民族的敗類。我們當引為大戒。要知道這種舉動,和戰士在戰爭時的殺敵致果,功罪是絕對相反的。

 

  小朋友們!試想我們住在國外的僑民,倘使被別國人非法殺害,雖然我們沒有兵艦派去登陸保僑,小題大做:我們政府不會提出嚴厲的要求,得不到絲毫公道的保障;但總禁不住我們同情的憤慨。

 

  我們希望別國人民敬視我們的華僑,我們也當敬視任何的外僑;使傷害外僑的非法行為以后不再發生。這才是大國民的風度。

 

  ——載1936年9月27日《申報·兒童專刊》

 

 

  文中說的“大國民的風度”,竊以為,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負責任大國”的風度罷?這當然是頂要緊的,泱泱大國的國民,沒這樣的風度,簡直就不成樣子。而這風度中,首要的就是有理性、不沖動。

 

  正如魯迅先生當年在《立此存照》一文中轉錄這篇寫給小學生們的文章后所說的:

 

  【這“大國民的風度”非常之好,雖然那“總禁不住”“同情的憤慨”,還嫌過激一點,但就大體而言,是極有益于敦睦邦交的。不過我們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上,卻還“希望”我們對于自己,也有這“大國民的風度”,不要把自國的人民的生命價值,估計得只值外僑的一半,以至于“罪加一等”。主殺奴無罪,奴殺主重辦的刑律,自從民國以來(嗚呼,二十五年了!)不是早經廢止了么? 真的要“救救孩子”。這“于我們民族前途的關系是極大的”! 而這也是關于我們的子孫。大朋友,我們既然生著人頭,努力來講人話罷!】

 

  總之,今天的我們,總不能連七十多年前的小學生們都不如吧?“大朋友,我們既然生著人頭,努力來講人話罷!”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bug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综合久久性色AⅤ | 亚洲中文丝袜精品网 | 先锋资源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无吗无卡v免费清高清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