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思想的核心理念
一、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思想的核心理念
毛澤東之所以偉大,就在于他畢生都站在人民的立場,為人民考慮、為人民行事、為人民謀福。無論是追隨馬列參與建立中國共產黨,還是湖南農民考察;無論是反圍剿還是國共合作;無論抗日戰爭不計國民黨的前嫌和阻擾或皖南事變,還是解放戰爭的人民戰爭汪洋大海力挫國民黨大軍;都在于毛澤東站在人民立場而得到了人民的一致擁戴,最終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后在《論人民民主專政》、制定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論十大關系》以及后來的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思想和行為中無一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場。
正因為毛澤東有一顆心向人民的堅定立場,才得到了全中國人民的一致擁護,才成就了毛澤東自己在國人心中的偉大地位。無論文化大革命中出現過什么被人利用、被人私下操縱亦或技術性失誤而導致的一些不良結果,仍然無法改變毛澤東為人民服務、視人民利益權力高于一切的初衷,以及毛澤東一切為人民大眾謀福的根本目的。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已經無可辯駁地成為了毛澤東思想最核心的理念和價值。
二、否定毛澤東思想就是與人民為敵
如果有人說不要毛澤東思想一樣也可以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那不就成了胡攪蠻纏嗎?既然要堅持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就是堅持毛澤東思想,否則就是制造悖論——于黨于國何益之有?
堅持為人民服務就是堅持毛澤東思想,堅持毛澤東思想才能真正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為人民服務就應該大張旗鼓地堅持毛澤東思想。
因此,否定毛澤東思想就是在否定執政為民,否定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執政立場;就是希望維護官僚資本、既得利益集團,榨取人民大眾的利益。否定毛澤東思想就是以人民為敵。
無論怎樣的黨派、團體,如果背棄毛澤東思想就是背棄人民大眾;背棄為人民服務的毛澤東思想,就是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就是人民的敵人。
三、與人民為敵者必須被堅決打擊
背棄人民大眾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擁護,人民就會起來與其抗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無數歷史經驗證明:人民之有人民才是推進歷史的根本動力——人民是永遠不可戰勝的決定性力量。
維護人民大眾就必須與敵對勢力進行堅決斗爭,就必須與人民的敵人進行頑強抗爭。
四、為人民服務與否是判定立法是非、執法是非、執政是非的根本標準
以人民的立場重新審視我們今天的立法以及我們的的執政:
關于公司法要看它是利于勞動者還是資本者、關于股市要看它是在鼓勵勞動或創造獲利還是以錢生錢的資本獲利、關于物權法要看它是利于資本者還是勞動者、關于拆遷要看它在相關的局部是利于大多數還是少數利益階層、關于城管同樣也要看它的執法有利于大多數還是小團體。。。。。。
同樣關于公務員財產、關于言論自由、關于分配體制、關于教育體制改革、關于養老、關于醫療改革。。。。。。為人民服務就是要實現絕大多數民眾的利益,實現絕大多數民眾的民主——而不是官僚、資本階層這些少部分人的民主。而民主的實現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充分體現,而不是所謂西方民主的為資本所有者這些少數人服務的民主體現。
同時——民主并不單單是政治問題
----對于政治,民主是關于民權主宰的問題;民權主宰就必須打破官僚特權、資本特權、建立以人民權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治。
----對于經濟,民主是關于民利公正實現的問題;民利公正就必須打破資本獲利、官權獲利,實現人本經濟。
----對于人性,民主是關于民德回歸的問題;民德回歸就必須打破拜金主義、資本主義重樹民風、建立倫理道德及社會價值觀。
----對于科學,民主是關于民智釋放的問題;民智釋放就必須重樹創造興邦的理念、樹立創造致富思想輿論、解決創造資金來源、全力支持創造等一系列問題。
----關于文化,民主是關于民心美善導向的問題;民主文化就必須有倡導積極進取的方向、真善美的基本標準、抵制低俗的文化方向。
----關于民生,民主是民值在分配中充分實現的問題;民生的解決就必須要實現基本民生的全民統一標準的全部保障、打破按資分配——真正實現按勞分配、鼓勵創造致富的全新分配機制。
......
而由此不同立場產生的立法、執法、執政就是判定我們是否為民的根本標準。是否為人民服務就是我們檢驗當今立法、執法、執政是非的最根本標準。
五、為人民服務與毛澤東思想密不可分
堅持毛澤東思想就是堅持為人民服務,擁護為人民服務就是擁護毛澤東思想。堅決站在人民的立場推進國家發展,否定毛澤東思想就是否定為人民服務、就是對人民的犯罪。
當今中國,確實需要改革,但必須是以重新回到人民立場為核心的改革。無論政治方向,還是經濟體制、分配機制、致富辦法,亦或文化宣傳、教育醫療、養老社保,還是住房、民生等等。必須首先解決方向立場。
不堅持毛澤東思想就不可能有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立場,沒有人民大眾的執政方向就不可能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大方向。
拋棄毛澤東思想就是拋棄為人民服務的大眾方向。不為人民服務的執政就必然失人心而失天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