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價值觀、共識和藍圖
-------回答加藤嘉一的“三個缺乏”。
加藤嘉一小檔案:1984年04月28日出生于日本伊豆;2003年4月“非典”高峰時來到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畢業;自從2005月4月親歷“反日游行”開始,在海內外媒體發表言論?,F任北京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研究員,日本慶應義塾大學SFC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是中日交流的民間大使,以活動策劃人、主持人、同聲傳譯、談判人等身份促進中日民間交流。2008年5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大學接見了作為留學生代表的加藤嘉一。
近日,香港鳳凰網刊登了加藤嘉一的一篇演講稿《中國缺乏信仰、價值觀,不跟錢有關的都不信》,筆者以為這個日本人切中了當今中國的要害。
加藤嘉一在講演中說,當今中國有三個缺乏:缺乏一種價值觀,缺乏一種共識,缺乏一種藍圖。他把中國的三個缺乏進一步解釋為三個“沒有”:1、中國的百姓沒有一個統一的正確的價值觀(只有統一的極端拜金思想,不跟金錢有關的什么都不信);2、中國的社會沒有基本共識(不知道中國是應該走西方民主政治道路還是應該走中國的人民民主政治道路,還是走精英政治道路?不知道是應該走私有制道路還是應該走公有制道路。);3、中國的改革沒有藍圖(中國改革的藍圖是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改革的目標究竟是完善社會主義還是改旗易幟走資本主義?如果改革的目標是完善社會主義?如何完善?完善后的社會主義究竟是什么樣子?如果改旗易幟走資本主義道路,如何實現平穩過渡?)。
針對上述三個問題,其實近兩年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中都得到過回答,如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所說的五個不搞,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六個“為什么”——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回答》等,對此問題回答的不能說不清晰、不詳細,為什么加藤還是要提出這樣的問題呢?為什么每一個中國人一看到加藤的三個缺乏還是要高度認同呢?因為現實社會中知行不一的現象相當普遍,讓每一個中國人都陷入了迷茫之中。比如吳邦國委員長剛宣布要堅持公有制,決不搞私有制,實際上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都在加緊私有化進程。
無論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無論是實現民主、自由還是實行法治、科技,無論是要達到共富還是和諧,中國的發展和進步都必須有三個總前提,那就是中國人民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中國社會要有一個基本的共識,中國的改革開放要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藍圖,讓中國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能清晰的知道我們將向何處去、如何去。
為什么新中國剛建國的前10年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取得了有如此高度共識的巨大成就?就是因為當時的黨中央很好的解決了這3個問題。當時的價值觀是以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為代表的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埋頭苦干、開拓創新的共產主義價值觀;當時的社會共識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社會精英是勞動群眾的勤務員、服務員,人人平等、人民群眾是社會主體,勞動者當家作主;當時的藍圖是通過三大改造、三反五反、“文化革命”、“技術革命”、鞍鋼憲法、三個世界理論等一系列措施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工業化、現代化強國,目標直指共產主義社會。
價值觀就是指我們最在乎的是什么,對于我們的人生,我們認為什么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當今社會,百姓的價值觀只有拜金,社會的共識蕩然無存(大家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改革藍圖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河在哪里?河的對岸是什么?誰也說不清道不明。這樣的狀況和社會現實,實行什么樣的政治制度都無法發展。
迷茫之中,幸福航母的出現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它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系統的回答了加藤的三個問題,也等于正確的回答了當今中國的諸多發展問題。
21世紀當今中國的價值觀,是對幸福航母紅綠藍覺悟(紅色共產主義覺悟、綠色生態覺悟、藍色科技覺悟的有機統一體)的信仰;當今中國的社會共識,是建設共同富裕、共同快樂、低碳環保、飲食安全、科技創新、民主自治、自由高效的人間天堂---中華民族生態信仰園,讓中國人民在今生今世就入住天堂享受神仙般覺悟(佛的覺悟)和神仙般生活(別開生面的擁有整個宇宙時間和空間的時間懸停的永恒新生活);當今中國改革的藍圖是,在人民經濟學理論指導下,通過幸福航母工程使中國進入社會主義中級階段;通過建設中華民族文化大廳實現中華民族信仰現代化,通過推進幸福航母工程,實現三轉五化;通過建設中華民族生態信仰園建設共產主義試點社區,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作者:崔士忠
名詞解釋:
1、幸福航母:幸福航母是度人類到達幸福和覺悟彼岸的載體,是21世紀地球生命的諾亞方舟,是地球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解決方案。幸福航母的目標和愿景,是建設民造天堂,實現共產主義(切實可行的路線圖,按圖索引,即可成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d1554d01011te1.html
幸福航母的理論和實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的有效措施。幸福航母模式,能夠成功實現“升級社會主義兼容資本主義、創新公有制兼容私有制、高效計劃經濟兼容市場經濟、民俗化共產主義信仰兼容儒釋道耶回信仰”,是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的社會生產、社會分配和社會生活方式,可以成功完成中華民族信仰現代化的歷史任務,成功實現中國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覺悟(覺悟:永久快樂)。
2、人民經濟學:人民經濟學,是以人民群眾為主體,全心全意為人民幸福生活服務的經濟理論和經濟運行模式;是自然經濟、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有機統一的,全新的人類社會第四種社會生產和社會分配方式;是城鄉一體、企民一家、區域協調、勞動者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高科技手段直接互助互動、公平分配的共建、共享、共有、共富的經濟模式。在人民經濟學中,勞動力要素為分配主體(而非資本要素為分配主體),它更是一種沒有剝削的平等經濟,勞動者當家作主(勞動者享有充分民主權利)的民主經濟,以人民群眾幸福生活、高效學習和快樂工作為目標的幸福經濟,是平等競賽、充滿活力、不斷創新的高效經濟。
3、三轉五化:三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社會管理方式、轉變人民群眾生活方式;五化,以《幸福與財富》網站(物聯網)為載體,以人民經濟學為理論指導,通過幸福航母運營平臺,在中國實現城鄉一體化(城鄉社區鄰里中心動態平衡互動)、企民一家化(民族企業和人民群眾緊密互助、合作創新,共同開拓國際市場;企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群眾組織化(城鄉社區自治)、信仰現代化(真理信仰=揚棄儒釋道+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新型公有化(現代企業制度基礎上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相結合。
4、靈魂的裂變,中華民族信仰現代化的四個偉大歷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d1554d01011x7a.html
5、社會主義文化革命:勞動群眾當家作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d1554d01011y1n.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