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仍然有些人拿著“改革開放前中國經濟瀕臨崩潰”的老話題大肆渲染,仿佛那時的中國真的是即將滅國的邊緣。說實話,這些話簡直胡說八道,信了這些話的人,怕是連基本的判斷力都丟了。
確實,那個年代中國窮,農村貧困,很多地方的確困難重重,但這并不是說中國的經濟就“瀕臨崩潰”,更不能因此就否定那個時代取得的成就。你說當年某些記者寫的通訊報道能代表全國的真實情況?別逗了。記者要報道貧困,選個貧困村,然后再從中挑幾個貧困戶,恰到好處地展示出悲慘的畫面,好像全國農村都過得如此凄慘。對,這些報道沒錯,但它們也只是部分事實,并非全貌。
還記得當年某報紙報道的“萬元戶”?為了制造所謂的“改革開放成果”,那張照片里,老漢正用秤稱錢,哎,不知道是誰給他當時沒告訴他,鈔票是用手數的。笑話一堆,大家看得眼花繚亂,甚至質疑這記者根本就沒去現場,沒搞清楚基本常識。事實就這樣,某些人做的報道,看似揭示了某些問題,實則有很多偏差和虛構,想通過這些噱頭讓大家信以為真,真是站不住腳。
而且,某些人更別以為改革開放之前的貧困問題就可以作為否定整個時代的證據。你要知道,即便是在今天,找幾個特困戶也不是什么難事。中國在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大家看看那些數據和成果,再來談這些貧困問題,根本沒有任何對比意義。通過幾篇有意為之的報道就來為改革開放前“經濟瀕臨崩潰”找背鍋,完全是站不住腳的。
說到改革開放前中國的經濟,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用數字來說話。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78年,我國棉紗產量居世界第一,鋼產量位列世界第四,原煤產量僅次于蘇聯,石油從貧油國躍居世界第八位,糧油和肉類產量更是世界領先。這些數字能被造假嗎?誰都可以查得清清楚楚,實實在在的成就擺在眼前。再者說了,1978年對越反擊戰打得如火如荼,彈藥、裝備和資金哪里來的?是靠那種虛弱不堪的經濟撐得起的嗎?
那些還在胡咧咧的人,真的該擦擦眼睛,別再為某些人丟臉了。別以為把這些話說出來能扭轉歷史的事實,那些背后操控你們的人,可能早就不再理會你們了。你們不過是些可笑的工具,瞎扯淡的結果是讓自己的主子都臉上無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