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人向來痛恨別人提“境外勢力”四個字,誰提誰就是“義和團”,但在馬斯克手撕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美國民主基金會(NED)后,殖人恐怕不想承認也不行了。USAID和NED一年上千億美元的預算,總不可能一分錢都沒花在美國眼中的“最大威脅”身上吧,既然USAID和NED是境外勢力,那拿了USAID和NED的錢抹黑中國的,說他們是“境外勢力”沒毛病吧。
實話實說,要說沒有“境外勢力”,鬼都不信,別的不說,那些抹黑我們的新疆棉花、新疆番茄的,不是“境外勢力”,難道是“境內勢力”?既然“境外勢力”是板上釘釘存在的,為什么有人要急著撇清呢,他們要不是,他們急什么?互聯網是有記憶的,那些逢中必貶,逢美必舔的,說他們有“境外勢力”的嫌疑,大概率沒冤枉他們吧。
別把“境外勢力”想象的多么神秘,其實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無非“逢中必貶,逢美必舔”罷了。雖說逢中必貶要擔點風險,但逢美必舔可是低投入、低風險、高回報的。就像殖人說的那樣,無非抄襲下美西方說了什么,再喊幾句“正義必勝”、“文明必勝”、“烏克蘭必勝”、“以色列必勝”又或“美國必勝”之類的口號而已。這么做的未必是“境外勢力”,但“境外勢力”一定是這么做的。
在馬斯克關閉USAID和NED切斷“境外勢力”的狗糧后,“境外勢力”的積極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沒了狗糧還是次要的,關鍵失去了USAID和NED的庇護,要是哪天暴露了,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別以為這是危言聳聽,美國連烏克蘭都能出賣,出賣他們還不跟玩似的。
在絕大多數人眼里,烏克蘭已經是“死人”了,但有時候死人比活人有用。烏克蘭用大半條命的代價向我們證明了美國是靠不住的。在21世紀,沒有哪個國家像烏克蘭那樣鐵了心給美國賣命,并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的。為了向美國表忠心,烏克蘭付出的代價足以用慘烈來形容,80萬烏軍死亡,300多萬烏軍傷殘,1000多萬烏克蘭人淪為難民,經濟損失近萬億美元,征兵年齡更是從24歲一路降降降,一直降到了17歲。但美國是怎么“回報”烏克蘭的呢?特朗普用行動告訴我們,那就是一邊主動向俄羅斯示好,一邊向烏克蘭索賠3500億美元。
烏克蘭用大半條命的代價還向我們證明了給美國做狗是高投入、高風險、低回報的,就算以前不是,現在也肯定是了。這不是美國的養殖技術下降了,而是美國實力大幅下滑的必然。據馬斯克所說,美國的五代機的數據嚴重造假,將F35的發動機的推重比硬是從6.7篡改到了11.47,你別管發動機的推動比是什么玩意,你只要知道這是衡量戰斗機空戰能力最核心的數據,數據越高,戰斗力越強悍就行了。原本我們還以為在這方面追上美國還要加把勁,哪知道回頭一看,原來我們早就把美國甩得影子都看不見了。
這讓人不能不懷疑,連如此重要的數據,美國都敢造假,美國到底還有什么是真的。你要說美國的“自由”是真的吧,那為什么說“自由巴勒斯坦”,用DeepSeek要坐牢?你要說美國的“民主”是真的吧,那為什么拜登要發動烏克蘭戰爭,而特朗普要結束烏克蘭戰爭,到底哪個決定才是“民主”的?你要說美國的實力是真的吧,那為什么連胡塞武裝都拾掇不了?你要說美國的GDP是真的吧,那為什么一年會有20000美國人餓死,為什么4000多萬美國人要靠賣血維持生活,為什么1800多萬美國兒童會常年處于饑餓狀態?
這倒不是說以后就沒有人舔美國了,拿錢的“境外勢力”消失了,還有不拿錢的“境外勢力”呢。比起拿錢的“境外勢力”,“用愛發電”的“境外勢力”無疑更難纏,問題在于,失去了光環的美國已經是舔無可舔了。如果說我們的六代戰斗機只是讓“境外勢力”吃癟,那小紅書“對賬”對“境外勢力”來說就純屬貼臉開大了。這種情況下,別說美國給他們斷了狗糧,就算狗糧無限量供應,他們只怕也吃不動了。
說到這里,我突然有些感動,為自己的堅持感動,也為大家的堅持感動,十多年了,我們懟公知、懟殖人,雖說樂在其中,但也筋疲力盡,好在我們的付出一絲一毫都沒有浪費。雖然我們微不足道,但輿論的好轉應該有我們的一份功勞。我想“毛主席的小學生”這七個字,我們是配得上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