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經濟曾經是社會主義建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它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但是,有些公知卻說那是個是吃“大鍋飯”養懶漢的年代。甚至有人斷言,在公有制的體制下,工人懶散磨洋工,用不了多久國有企業就會被拖死。
這種說法簡直豈有此理,我忍不住要問問這些公知:
大慶油田是公有制,那些“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工人兄弟是不是懶漢?
大寨村是公有制,那些不畏艱難,戰天斗地,把荒山變成梯田的農民兄弟是不是懶漢?
在公有制的體制下,用了十年的時間,靠著手拉肩扛,建造了舉世聞名的紅旗渠以及86000座水庫的千萬個民工是不是懶漢?
在公有制的體制下,建造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沱江大橋的建筑工人是不是懶漢?
在公有制的體制下,建成成渝鐵路、成昆鐵路、青藏鐵路,以及把公路修進深山密林的鐵路工人是不是懶漢?
在公有制的體制下,研制出雜交水稻和“兩彈一星”的科學家是不是懶漢?
在公有制的體制下,把一個農業國建成世界排名第六的工業強國的廣大勞動人民是不是懶漢?
我不想把公知們罵得體無完膚,更不想失了自己“假文人”的身份。我只想說,公知們說公有制養懶漢,純屬顛倒黑白,一派胡言!
我當過13年的工人,恰巧經歷了那個火紅的年代,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有發言權。
那個時候,工人以廠為家,勞動熱情高漲,奉獻精神極強。車間之間有競賽;班組之間有比拼;工人之間有競爭,到處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那個時候,遇到艱巨的任務和“難啃的骨頭”,干部工人搶著干,下“挑戰書”、立“軍令狀”,爭先恐后,你追我趕。
那個時候,工人們小我服從大我,以奉獻為榮,以勞模為敬,加班加點不計報酬,發明創造不講價錢,而且輕傷不下火線,在每個人的身上都體現著一種精神,那種精神叫“主人翁”!
那個時候,工廠有句話,叫只有落后的干部,沒有落后的群眾。意思是說如果工人懶散,說明干部管理無能。所以,工廠有著完善的管理機制,有著科學的分配和獎懲制度,讓那些所謂的“懶漢”不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
那個時候,企業講信譽,工人講責任,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不敢有半點馬虎。所以,企業有著很強的競爭力,根本就不像公知們所說的不堪一擊。
歷史往往會開玩笑。幾年以后,好好的工廠非要改制,結果變成私有制以后,廠子還是那個廠子,工人還是那幫工人,可企業經營卻每況愈下,直至關門大吉。其中的貓膩不做贅述,我想說的是,那些下崗的工人竟然成了私有企業的“香餑餑”,紛紛爭搶。難道說,這些資本家的腦袋都被驢踢了,不然怎么爭著搶著要這些懶漢呢?
實事求是地說,懶漢處處都有,但絕不是公有制的專利,私有企業照樣存在。如果公知不承認,那只能說他們嚴重脫離了實際。由此看來,想當年讓他們走出書齋到基層接接地氣是英明的決策,讓他們吃點苦受點屈一點都不冤。
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的司馬昭之心,人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們貌似在攻擊“大鍋飯”,其真實的目的是否定公有制,為他們走資本主義道路,盜取和侵吞國有資產鋪路搭橋。
所以,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徹底揭露這些國家敗類的陰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