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結束將近五十年了,但關于“文革”的話題始終沒有結束。
絕大部的話題,都是涉及“文革”的負面作用,諸如“遲滯了經濟的發展”,“迫害老干部”,“不尊重人才”云云。
況且,幾十年前,黨中央已經對“文革”做出了蓋棺定論: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和國家、人民造成巨大損失的群眾運動。
既然有權威定論,更有一大批文人墨客的口誅筆伐,甚至用小說和電影等文藝手段對其深入批判,這場運動本身及其帶來的社會影響,毋庸贅言都是不容置辯的一個詞:“壞透了”。
但是,幾十年過去了,現實的風雨沖刷掉了很多歷史的塵垢,使很多東西露出了原來真實的形貌,人們重新審視曾經被丟棄,被詬罵,被踩在腳下的東西,可能會吃驚地發現,原來現實中很多難題,都可以用它去解決。
我們罵“文革”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吹去歷史的塵封,人們驚奇地發現,那個時候,工農業生產總值竟然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向前發展,并且中國的經濟規模躋身世界前十名,可以和曾經的列強并駕齊驅。
我們罵“抓革命促生產”很荒謬,“抓革命”怎么還會“促生產”?不如“把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的好。但正是那十年,氫彈爆炸震驚了世界,“東方紅一號”上天,意味著中國有了大推力運載火箭,讓世界上那些帝國主義國家不敢對中國產生非分之想。
更令人稱奇的是,中國竟然在1971年造出了核潛艇,它深潛大洋,威懾敵人,保護中國的安全,而這件事四十年后才為世人所知。那時候,中國大飛機從立項到試飛成功,到飛越青藏高原,僅僅用了幾年時間。
這些事實,如何解釋“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觀點?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解放了生產力,卻下馬了大飛機項目,成千上萬的高級工程師都去擺地攤“活躍經濟”了;光刻機項目下馬了,因為西方的產品既便宜又先進,我們只能“買買買”,結果三十年以后,我們的脖子竟然被美西方掐住了。
很多人是“唯經濟論”者,在此且不說其荒謬之處,我還說經濟問題。那十年喊得最響的一句口號是“自力更生”,這句話錯了嗎?我們羨慕洋人,跟著洋人的足跡爬行,汽車行業就是一個有力的明證。
2002年前,中國沒有自己的汽車品牌,因為我們的技術比不上西方,我們只能讓出巨大的市場,成立合資公司,但核心技術,洋人始終沒有給我們一絲一毫。之后,我們有了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的創新,終于有了中國汽車行業的騰飛。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一千萬輛,是不是“自力更生”精神的功勞?
沒有美西方的壓迫和打壓,我們能去發展自己的“北斗導航”嗎?沒有美西方的壓迫和打壓,我們能奮起直追,發展自己的芯片產業嗎?沒有美西方對我們的殘酷壓榨,我們會咬緊牙關搞自己的“產業升級計劃”嗎?
美西方不是我們的救世主,而是我們的敵人或者競爭對手。我們順從,我們俯首稱臣,我們低眉順眼,絕對不能換來美西方對我們的憐憫。我們一心想著和他們接軌的時候,人家心里卻想著,如何讓我們世世代代當他們的奴隸。我們愿意做嗎?不愿意做,就得“自力更生”!
最后說說“文化”。那場運動,“革命”一詞前面刻意加上一個前綴“文化”,其實大有深意。那十年期間,一部分文化人,自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卻被偉人送到“牛棚”,和勞動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這在他們眼里成了“罪惡”。
“文化人”和勞動人民在一起,體現新中國憲法賦予的“人人平等”“勞動光榮”的基本內涵。勞動人民生活條件遠不如他們,勞動人民已經歡欣鼓舞,認為自己翻身做了主人,并決心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而一部分文化人卻“卿卿我我”,后來寫出了很多作品來抹黑那個時代。
倒是現在大家不用進“牛棚”了,不用和勞動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了,他們可以坐在明窗凈幾的辦公室里,可以住在自己的大別墅里了,可以不用參加體力勞動了,但平心而論,這些所謂的“文化人”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多少貢獻?
貢獻,人民也不敢奢求了,只求你們本分一點,少往自己口袋里裝一點,多給國家和人民剩一點,人民就算是燒高香了。更不用說,人民的血汗養著,背地里卻干著吃里扒外的事情。某大報某大主編,不是一直罵共產黨,跪舔小日本嗎?他最終的處分只是撤職,人家到香港后,不是照樣罵我們嗎?
我們現在的科技和經濟騰飛,取得了讓世界側目的成就,是感佩當年偉人留下的“自力更生”精神,還是感謝誰呢?
假如中國沒有發生那場“浩劫”,提前二十年搞起了“分田單干”和“國有資產重組”,貪腐之風會早刮二十年,文化界會早混亂二十年,吃里扒外的人會早二十年呼風喚雨,最終世界上社會主義陣營最先倒下的,未必一定是蘇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