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翁現在改名叫《老翁的視野》了,此人不控訴前三十年的苦,就不會說別的事了。
今天又刷到他的一個視頻,題目叫《50年代有公路嗎?交通怎樣?啥時候變化的?這就叫過去時光故事》,有人說,此人要寫書了,估計他也是寫對前三十年“憶苦”的內容。
但是,沈陽翁表面上看是懷舊,而實質上是否定前三十年的偉大成就。
老規矩,先看他的這個視頻,然后我再點評: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看了此人的這段視頻,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我看了以后,總感覺此人的懷舊并不是真正的懷舊,而是有所目的。
人老了,都容易懷舊,俗話說,小時候喜歡往前看,人老了容易往后看,這是人的一般規律,我也是一樣,六十多歲的我,也經常回憶過去的事。
老人懷舊無可厚非,沒有人反對,回憶一下過去的事、人生的經歷,讓年輕人對過去有所了解,有所啟示,客觀公正地回憶,引導發揮正能量,本來是好事嘛。
我這里針對沈陽翁的這段視頻談點個人的看法。
第一,沈陽翁的懷舊,并不是單純的懷舊,而是有個人目的,是夾帶私貨的懷舊
說白了,就是以對前三十年生活的訴苦,有意地來誤導不了解那段歷史的年輕人。就是以改革后的成績來否定前三十取得的偉大成績。其目的和實質就是否定毛主席那個時代,其心可誅。
不僅是沈陽翁只這一個視頻,可以說,他的所有視頻基本都是對前三十年的控訴。
這一點從他這個視頻的題目和視頻中的內容,就已經表現的很明白了。
比如他的標題:五十年代有公路嗎?答案是沒有。
交通怎樣?意思是很落后。
什么時候變化的?答案是改革開放后。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是一步步在引導啊。
在他的視頻內容中也充滿了這種意思:“你看看,不改革行嗎?”、“那時候沒有錢,連個燒餅都吃不起”、“我這是憶苦思甜”等等。
早在十年前中央就多次明確,“兩個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即:不能以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也不能以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
但是,這個沈陽翁卻一直違背這一精神。
我們說,新中國成立后,無論是前三十年,還是后四十年,都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種探索過程。
我們說,沒有前三十年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對社會主義定下的初步規劃和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奮斗取得的偉大成績,打下的堅實的基礎,就不會有改革開放的今天。
這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你吃四個饅頭,吃飽了,不能否定前三個饅頭的成績。
改革開放后,中國這座高樓大廈建的再高、再大、再雄偉,她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之上的。這是人人都懂得基本道理。
第二,沈陽翁為了否定而否定,為了訴苦而訴苦,這就違背了基本的邏輯
沈陽翁講的是事實嗎?我承認他講的是事實。
但是,事實是一回事,說清楚如何形成的事實是另一回。同樣的一問題,看你如何看?
比如,某人與別人打了一架,且將人打輕傷,你不能就此下結論,這個人人品不好,愛好打架。
他打架是事實,但是,需要說清楚,他為什么與別人打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無緣無故地打人,還是受到別人辱罵或欺負還手的?是經常無故打人,還是偶然一次因故打人等等。將這些問題搞清楚了,再下結論才算是公正、客觀的。
前三十年,人民生活是苦,是沒有現在生活水平高,這是事實,也沒有人否定。
沈陽翁視頻存在的問題是,你不能光控訴當時人民生活的困難,不能光控訴當時你們家鄉道路的落后。
作為一位有良心的人、一位誠實的人,更應該說出當時人民群眾生活困難的原因是什么?也應該講出那個時代我們取得了哪些成績。像沈陽翁這樣,一味地控訴,我們就認為你是別有用心了。
一是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你所說的五十年代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了,你家鄉的公路落后不是很正常嗎?用得著這樣憶苦嗎?
二是新中國剛成立,國內是百廢待興、百端待舉,同際環境又面臨美國和西方的經濟封鎖和戰爭威脅,國家必須要先立國,站穩腳跟,才能再說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這就像軍人作戰時一樣,必須要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消滅敵人。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百姓不都是這樣嗎?
三是沈陽翁對前三十年取得的偉大成績為什么避而不談呢?
前三十年有成績,也有不足,同樣,改革后有成績,也有問題。所以我們都要客觀地、公正的、一分為二地看待這個問題。
第三,沈陽翁說他是憶苦思甜,可以。他小時候連個燒餅都吃不上,五十年代他家連自行車都沒有,現在沈陽自駕游全國,的確可以憶苦思甜,問題是沈陽翁為什么不拿解放前進行憶苦思甜呢?
沈陽翁為什么單單拿五十年代搞憶苦思甜呢?為什么單單拿五十年代你們家鄉的公路說事呢?
凡六十歲以上的人,可能都聽說過或經歷過“憶苦思甜”,我小的時候,大隊里也組織過憶苦思甜,讓全村里的人集中在一個大場院里,吃黑窩窩頭,讓村里給地主家扛過活的人回憶過去受壓迫、受剝削的經歷,感謝毛主席共產黨讓他們翻身得解放等等。
說到這里,我就要問問沈陽翁了,你既然是憶苦思甜,既然是感謝共產黨的改革好,你為什么不拿新中國成立前你們家鄉的公路情況與現在比一比呢?為什么非要將五十年代的比呢?
新中國成立前,也就是四十年代吧,距五十年代很近啊。你家鄉有公路嗎?交通怎么樣?什么時候變化的?
你可能會說,新中國成立前,我沒有經歷,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沒有關系,你不會查查資料嗎?你不會連百度都不會用吧?你沒有聽你父母說過嗎?
要說改革,人類一直在改革,改革從來沒有停止過,共產黨更是一直在改革,推翻舊中國,建立新中國是更大的改革,讓窮人翻身做主人是改革,將土地私有制改為公有制也是改革,建立一整套的社會主義制度也是改革。
現在有些人不敢公開地否定教員了,他們就采取這種上不了臺面的、不值一駁的方式來否定前三十年,否定毛澤東時代,成了這些人的慣用伎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