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太可憐了,嗚嗚嗚,真的好磕資本家和資本這一對
“資本投入到企業里面后,他就不能動彈了。”
所謂“資本投入到企業里面”,意思也就是貨幣資金被交給了企業里的財務、采購、人力、銷售等部門開始投資、生產或售賣,即開始資本循環,
首先投資對應了資本循環的G→A+Pm環節,G為貨幣,A為勞動力,Pm為生產資料,也就是資本從貨幣資本形態轉變為生產資本形態,此時資本家要購買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是為了以生產資料為中介榨取勞動力的剩余價值。
此時此刻,被資本家購買的勞動力+資本家購置的生產資料就是資本當前的存在狀態,這就是資本的生產資本形態,此時,資本就是勞動力,勞動力也就是資本。
當資本循環進行到第二階段,即生產階段時,生產資料就不斷磨損,勞動力則消耗自己的時間、精力、肌肉、智力、神經等,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生產商品(此時商品中已經凝結了工人一個勞動日勞動的剩余價值),只有在資本循環生產階段中,資本家才能剝削剩余價值。
商品生產結束后,資本家還要把商品賣出去,此時他才得到一個貨幣額G’,對比最初的G,G’-G=ΔG,ΔG即為該次資本循環剝削所得的剩余價值總和。
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貨幣資本'→下個資本循環,這就是資本的“動彈”方式。
資本投入到企業里面后,他能不能動彈呢?答案是他一直在動彈,不停的動彈,如果資本不動彈,若貨幣資本不向生產資本轉化,貨幣資本就不再為資本,而變成貯藏貨幣,若生產資本不向商品資本轉化,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就不能被使用,則不再有剩余價值可被剝削,若商品資本不向貨幣資本轉化,那商品就只能堆積在倉庫不能開始下一次資本循環。
因此,資本絕不是不能動彈了,而是在不停的動彈,只有不停的動彈資本才能通過吮吸剩余價值而增殖自身,若資本不動彈了,那就不再是資本,而變成庫存商品或貯存貨幣。
因此,說“資本不動彈”,就好像說“猴子不是一種動物”一樣,那是一句無意義的話。
“勞動力呢,打個小差啊,打個自己的電話啊,做一點假公濟私的事情啊,這很容易。”
的確有一些崗位是可以偶爾開個小差的,但是資本家剝削工人不是通過工人在一天的勞動中時刻保持全神貫注完成的,資本家剝削工人依靠的是工人單個工作日勞動時間中超過實際工資所代表的勞動時間的部分,這就是說,如果工人一天工作12小時,在前8個小時工人已經完成了他的實際工資所代表的勞動時間,那么最后4個小時則是工人給資本家進行無償勞動,如果工人在一天的工作中走了1個小時神,那也還有3個小時的剩余價值供資本家吮吸。
事實上,我國目前許多崗位面臨著加班過多,勞動負擔過重的現象,而開小差、忙里偷閑反而保障了許多勞動者不必被繁重的勞動壓垮,對于他們的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補救作用,我們可以想象若是他們過度壓抑,必然引起身心受損后的激烈沖動,就可能引起資本家不必要的損失。
相反工人的開小差時間明明可以在家休息或從事熱愛的活動,但因為資本對工人的控制,工人只能選擇開小差這種效率很低的休息方式,因此,開小差的存在就說明了工人遭到壓榨的程度,工人開小差實際上保護了資本家的利益。
在商品關系下,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組織方式主要是通過資本家購買,這種方式必然為資本家中飽私囊提供了契機,上圖這種文化上的資孝子是經濟上的資本關系復蘇的上層建筑。
革命導師毛澤東同志則講到: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第一步就是把資本家的孝子賢孫和資本家掛到一個路燈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