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網絡環境中,因為有人對某些事件的批評,就會激起一些人跳腳,然后惡狠狠地來一句“就是鄧小平讓你們吃得太飽了”、“就是袁隆平讓你們吃得太飽了”。
相關鏈接:
到底是誰讓中國人吃飽飯?(之二)是袁隆平讓中國人吃飽飯了嗎?
到底是誰讓中國人吃飽飯?——絕不是某一兩位科學家(之一) 新中國兩次綠色革命
有人說,是因為鄧小平推行的包產到戶讓中國人民吃飽飯,有的人說是袁隆平的雜交稻讓中國人民吃飽飯。
說這些話的人從來沒有想到過,這兩個結論是截然相反的:一個強調的是包產到戶讓糧食產量提高,這是所有制的改變——也就是集體化改為個體化。這屬于上層建筑。一個強調的是種子,屬于物質。到底是上層建筑讓改變讓中國人民吃飽飯還是育種讓中國人民吃飽飯?到底是鄧小平還是袁隆平讓中國人民吃飽飯?
根據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記載:
1975年9?15?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開幕會上發表講話。他說:二十五年來,在農業方面,我們由過去舊中國的半饑餓狀態做到了糧食剛夠吃,這件事情不可小視,這是?個偉?的成績。
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編《對中國經濟的重新估計》:
“一九七二年領導人作出了第三個偉大的決策,開始執行一項改進農業的長期規劃,以擺脫糧食和化肥的進口。一九七二年十一月至一九七四年五月間,北京簽訂了從日本、西歐和美國進口總值為五億美元的十三座大型尿素工廠成套設備的合同。有了這些工廠的產品,再加上迅速改進水利工程和增加其他品種的化肥的供應,就可以使農業產量在一九八○年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到一九八○年,糧食的產量可能比一九七四年增加百分之三十,即使在歉收年份也不需要進口糧食和氮肥。”
▲ 《對中國經濟的重新估計》
▲ 《對中國經濟的重新估計》
從美國智庫的情報看,新中國糧食產量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因為化肥施用量的提高。
筆者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1998》、農業部計劃司《中國農村經濟統計大全1949-1986》整理了糧食產量與化肥用量的數據:
1957-1997糧食產量與化肥用量圖(1949-1956沒有找到化肥用量數據)
化肥施用量:
從上述圖表可以看到糧食產量與化肥使用量呈現完全正相關。也就是說,沒有化肥使用量的增加糧食增產最主要的原因,與上層建筑的改變沒有任何關系。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分析,世界農作物單產提高的三分之一以上,近二分之一是由于增施化肥的結果。
《化肥使用量與糧食產量的相關分析》張桐(作者工作單位:農牧漁業部計劃局):
按每畝耕地投入化肥有效成分計算:投入不到1斤的,糧食畝產100多斤,投入10斤的,畝產300多斤;投入15斤的,畝產400多斤,投入22斤的,畝產800多斤;投入34斤的,畝產900多斤;投入45斤的,畝產1200多斤。(見下圖)
▲ 每畝耕地化肥使用量
▲ 數據來源:《化肥使用量與糧食產量的相關分析》
所以,糧食產量的提高與包產到戶沒有關系,至少關系不大。
至于說袁隆平讓中國人民吃飽飯,筆者之前的文章早就論述過,不造贅述,引用文中的數據:
▲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1990年10月《對外貿易統計資料匯編(1950-1989)》
如果按照一些人的說法,袁隆平讓中國人民吃飽飯。雜交稻在1985年增產969萬噸,就解決了中國人民吃飽飯。那么,1982年凈進口的1486萬噸糧食,是不是可以說是外國人解決了中國人民的吃飽飯問題呢?1486萬噸可比969萬噸高多了。
1987年凈進口951萬噸,1988年凈進口853萬噸,1989年凈進口1018萬噸,是不是可以說是外國人讓中國人民吃飽飯?
顯然不能。
從統計數據看,糧食凈進口的數量遠遠高于雜交稻增產的數量。
......在雜交稻品種中,袁隆平研制的“威優64”品種排名第三,審定時間為1985年,也就是說,1985年之前并沒有大面積推廣,即使按照所謂的“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已經吃飽飯”的說法,1985年中國人民已經吃飽飯了,這說明袁隆平研制的“威優64”品種此時尚未起到中流砥柱作用。
詳見:到底是誰讓中國人吃飽飯?(之二)是袁隆平讓中國人吃飽飯了嗎?
對兩次綠??命的巨?貢獻,并不只有袁隆平院?,還有?耀祥、李貞?、洪群英、洪春利、?明松、李振聲、李登海等??批不爭名利的優秀的??科學家與偉?的??群眾。
在解決?千年的??不挨餓的?難題上(?少在1974年就已經解決了,此時,袁隆平的雜交稻剛剛推廣,1975年種植面積僅為5600多畝——注意,是畝,不是萬畝),?利建設、育種、化肥的使?、農藥的使?、起了決定性的作?。
詳見:到底是誰讓中國人吃飽飯?——絕不是某一兩位科學家(之一) 新中國兩次綠色革命
如果一個人就能讓所有的中國人民吃飽飯,這是個人英雄主義,是唯心主義。鄧小平如果再世,如果稍有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他是斷然不會同意這句話的。馬克思主義的基礎是是人民史觀而不是英雄史觀,是人民創造歷史,而絕不是英雄創造歷史。
英雄史觀,是唯心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與其他主義的本質區別。
根據東方直心老師《毛澤東大傳》記載,1960年5月8日下午2點30分,毛主席在河南省委招待所會見了來華訪問的拉丁美洲8個國家的代表團和代表,共25位朋友。據熊向暉記載:
根據昨天的經驗,我事先作了考慮,并且已寫好第一段的導語,聽完主席的指示,我著手寫正文。寫完交給劉寧一。劉寧一同楊尚昆、孔原傳閱商量后,作了一點改動,送給主席。主席先讓我念一遍。
......我念完后,主席要我遞給他,衛士安放了木板架,主席擺在上面看,親筆作了修改,讓衛士送還我,我發現主席改動了3處:把第二段中“稱贊中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領導下取得的偉大成就”改成“稱贊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在這段最末一句“取得反對帝國主義的最后勝利”之前加上“一定會”;把第三段第一句“毛澤東主席感謝這些朋友對中國人民的稱贊”中的“稱贊”改成“友誼”。
主席問我有什么意見,我說后兩處,主席改得非常好,“取得反對帝國主義的最后勝利”只表達了可能性,主席加上“一定會”,就表達了必然性。“感謝這些朋友對中國人民的稱贊”太庸俗,主席把“稱贊”改成“友誼”,含意和格調就完全不同,非常親切、得體。只是對主席對第一處的改動,我不理解。
主席問:有什么不理解的?
我說,昨天寫了非洲朋友表達了他們“對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敬愛”,這是他們的原話,主席把“中國人民偉大領袖”這幾個字刪掉了,說是“要不得”。今天寫了拉丁美洲朋友“稱贊中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這也是他們的原話,也完全符合事實,我不理解主席為什么那樣改。
主席說,人家那樣講,我們不能那樣寫。我們搞了這些年的建設,不能說沒有成就,說“偉大成就”就不符合事實。“一窮二白”的面貌還沒有改變,有什么“偉大”呀!
我說,成就是“中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領導下所取得的”,這符合事實吧?
主席說:為什么一定要說毛澤東的領導呀,沒有毛澤東,中國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這是唯心史觀,不是唯物史觀。我把唯物史觀概括成一句話,叫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實踐證明,過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現在建設,靠的還是人民;一切成就都來自人民自己的努力。你不贊成?
我說,唯物史觀并不否定杰出的領導人的作用。
主席說,這是半截子唯物史觀。領導人和人民不能分開,也不能等量齊觀。我講了,今天你也寫了,“人民是決定的因素”,領導人不應站在人民之上,不應站在人民之外,必須站在人民之中,是人民的一部分。所以,“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了你們,也包括了我。如果脫離人民,做官當老爺,那就不能包括。總而言之,必須突出“決定的因素”,突出人民,決不要突出個人。
中國人民能夠吃飽飯,絕對不是哪個人恩賜的,是吃苦、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自己艱苦奮斗的結果。
說“xx平讓中國人民吃飽飯的”、“xx平讓你吃得太飽了”,是歷史虛無主義,這是典型的恩賜思想,是奴隸主義,是奴才思維。他們的主要目的在于否定毛主席,在于否定新中國偉大的前三十年。
退一萬步講,換上其他領導人,勤勞的中國人民也能吃飽飯。
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的人民不也吃飽飯了嗎?臺灣省的人民在1949年也吃不飽,后來不也吃飽飯了嗎?
但,吃飽飯是目的嗎?不僅僅是!那什么是目的?消滅剝削,消滅人吃人,人民當家做主,建設繁榮昌盛社會主義國家,帶領人民走向共產主義,援助世界人民消滅人吃人,解放全世界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這才是目的。在這個目的下,人民吃飽飯,生產力大發展是必然。
根據毛主席的侄子、毛澤民烈士之子毛遠新同志的回憶:
主席說:民主革命任務完成后,還要不要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從合作化開始,黨內就有人反對。他們的思想仍舊停留在民主革命階段,以為奪取了政權,完成了土改,黨的革命任務就完成了,只剩下搞建設發展生產力了,不贊成搞社會主義革命。黨內的路線分歧就是從合作化開始的。
民主革命的勝利,不過是我們黨替代國民黨,領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實現了我們黨的初級綱領,沒什么了不得的。而土地改革,不過是由少數地主占有大塊土地的私有制,變成了多數農民分別占有小塊土地的私有制。歷史的經驗,用不了多久,土地等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必然會導致兩極分化,產生新的剝削階級,廣大工農勞動群眾又會變成被少數人剝削壓迫的對象。率先完成土改任務的山西、東北等老根據地,已經向中央報告出現了這類問題。為了大多數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改造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消滅階級壓迫和剝削,也就是說,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將來實現共產主義,才是我們黨從建黨那天起就立下的奮斗目標。
主席說:早在二十年代,蔣委員長就說過,社會主義那套馬克思主義的東西不適合中國的國情,發動了對共產黨人的大屠殺。如果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后,不再搞社會主義革命了,那國共兩黨爭斗了幾十年,犧牲了那么多烈士,也不過和歷史上改朝換代一樣,只是換一撥人當權,換湯不換藥,最后還是少數人剝削壓迫大多數人。那樣的話,還是蔣委員長說對了,也屠殺對了,而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就是完全錯誤的。
國共兩黨的分歧,并不在于要不要發展生產力。任何階級的政黨上臺,都是要發展生產力的。兩黨的根本分歧就在于分別代表了不同階級的利益,是為中國大多數勞動人民謀利益,還是為少數有錢有勢的人謀利益。要為大多數人謀利益,就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在民主革命任務完成后,還要不要繼續革命,是國共兩黨斗爭的繼續。
主席說: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遠比民主革命任務更加艱巨更加困難,它不僅要改造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還要進行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領域的革命,要觸動幾千年來人們頭腦中的私有觀念。真正的共產黨人,特別是黨的干部,包括你也包括我,要帶頭和自己頭腦中的私有觀念作斗爭,從而帶動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改造思想,逐步與私有觀念進行決裂。同時,要批判黨內一小部分人,只講發展生產力,卻在維護少數人,特別是黨內當權派小集團和個人的利益,反對繼續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社會主義革命,就是要斗私批修。
社會主義革命,我們黨也不過僅僅完成了所有制的改造,而在整個上層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等意識形態各領域,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個階級,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反映到黨內,就是要不要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兩條不同路線的斗爭。如果共產黨不繼續革命,所有制改造取得的成果還會倒退回去,將出現新的地主資本家,黨內將出現新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利益集團,中國將重新淪為帝國主義的附庸,廣大勞動人民將從國家的主人,重新成為資本家和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剝削對象,成為有錢有勢的少數人的雇傭奴隸。
不要帶著恩賜的想法,那是奴才式的思想。
記住毛主席的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根據毛遠新同志的回憶:
進城以后,我們許多干部官越作越大,離人民群眾也越來越遠嘍。這在黨內是個相當普遍的問題。戰爭年代,是我們離不開群眾。離開了群眾,我們連腦殼都保不住,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進城后當了大官了,張口閉口說自己是什么父母官了,好像群眾離不開他了。魚水關系逐漸變成了you水關系,自己高高浮在上面,還不讓......透口氣。
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絕不是恩賜人民,這一切都是包括毛主席在內的偉大的中國人民共同創造的。
重回世界之巔也不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使命,只是必然的副產品。人民當家做主,消滅剝削壓迫,打破周期律,世界人民得解放,才是馬列主義政黨的使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