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么沒有高鐵?是一個經(jīng)常被美國人拿來討論的話題,也是一個長期話題。
長期有多長?估計這一代美國人到死也看不到美國建成高鐵網(wǎng)的那一天。
但你要是在中國說美國高鐵問題,一定會有人出來跟你急,比踢了他家祖宗牌位還急。
高鐵偏偏又是摸得著,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東西,美國沒有,就是沒有,哪怕它們把鍵盤敲碎也是沒有。
然而,美國是它們的精神圖騰,圖騰要是被摧毀了,還怎么活得下去。
于是,從2018年左右開始,它們就炮制了多如牛毛的小文案,投放到網(wǎng)絡上,傳遞的核心信息是:
中國高鐵的發(fā)達恰恰表明了中國落后;美國沒有高鐵說明美國交通發(fā)達。
如果這還擋不住,還有另一套話術(shù):美國不發(fā)展高鐵是市場經(jīng)濟的結(jié)果。
總之,連美國人自己都懶得辯護的高鐵問題,卻令一些中國人寢食難安。
這些鬼話在網(wǎng)上并不是沒有效果, 有些網(wǎng)友也迷迷糊糊地信了。
前幾天,懂王又提到了美國高鐵問題,引發(fā)了熱議。
8月15日,央視新聞官微做了個話題#美國比基建沒比過一非洲國家#
里面提到,北非國家摩洛哥在2018年修建了一條高鐵,而美國至今沒有看到一條高鐵……
對那些視美國為“精神圖騰”、“精神母國”的人來說,這還得了?
雖然不敢罵懂王,但噴央視是必須的。
有位大V,第二天就趕出了一篇長文,指責央視新聞不顧美國國情,“沒有從美國國體的實際情況剖析問題的關(guān)鍵所在,是從自己思維習慣做了點評……”
物以類聚,評論區(qū)散發(fā)出來的味道是這樣的:
雖然沒有了前兩年那種“高鐵代表落后”的反智言論,但指責央視“沒必要對別人指手畫腳”的調(diào)調(diào)隨處可見,我大漂亮自有國情在此。
這次它們破大防,要怪就怪懂王,你沒事吹什么中國高鐵?這不是啪啪打它們的臉嗎?
8月13日,特朗普和馬斯克進行了一場訪談直播,他當著1600萬在線網(wǎng)友的面,對中國高鐵那可是一頓猛吹。
懂王說美國竟然沒有高鐵系統(tǒng),屬實doesn’t make sense(不合理)
懂王的原話:The bullet trains(子彈頭列車)
they go unbelievably fast(速度快得令人難以置信)
unbelievably comfortable(舒適得令人難以置信)
with no problems(沒有任何問題)
And we don’t have anything like that in this country(而我們這個國家沒有這樣的東西)
not even close(甚至連接近的東西都沒有)
懂王說了兩次unbelievably(難以置信),羨慕之情溢于言表,他沒有拜登那么能裝。
懂王吹中國高鐵目的是什么?
美國人想要unbelievably的高鐵嗎?選我,我可以幫你們實現(xiàn)高鐵夢,我要提升整個美國的基建水平。
懂王都急成這樣,國內(nèi)那些美粉還在那夸“美國交通發(fā)達”,裝著比美國人還懂美國,是何居心?你有懂王懂美國?
美國的高鐵困境
高鐵規(guī)劃和建設,是美國心中的隱痛。
如果中國高鐵發(fā)展成就不是如此亮眼的話,美國或許還能忍,但它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面對了。
美國不是印度,印度無法建設高鐵,大家不會覺得詫異。
但美國自認是世界的引領(lǐng)者,大漂亮是最優(yōu)秀的。
高鐵卻偏偏擊中了美國的要害,面對中國高鐵的發(fā)展與美國高鐵的滯后,總得有個解釋吧?
那就在輿論場攻擊中國,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在反華分子眼中,中國的任何成就,任何進步,都是一種錯。
中國幫助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經(jīng)濟,投資修建鐵路、橋梁、公路、碼頭,提高礦產(chǎn)開采能力,勸和不勸打,這叫“侵略全世界”。
美國在全世界煽陰風,點鬼火、搞顏色革命、吃人血饅頭,哪里有動蕩,哪里就有美國NED,這叫“傳播民主”。
如果不在輿論場上將中國踩下去,那美國如何欺名盜世?
同樣受到針對的還有中國太空技術(shù)、5G技術(shù)、水電技術(shù)、核電技術(shù)……
美國不惜花費大把狗糧去做這種宣傳,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摧毀中國人的自信心,自豪感,自尊心。
潛移默化地告訴你:以當精神美國人為榮(還有精神日本人、精神英國人……),以當中國人為恥!臺灣地區(qū)已經(jīng)證明了這種宣傳的“成效”。
二、打擊中國特定產(chǎn)業(yè),最理想的結(jié)果就是將高鐵等事關(guān)國民經(jīng)濟命脈產(chǎn)業(yè)徹底私有化,賤賣給美國或猶太資本集團。
到時候,票價權(quán)就在它們手里,你再也不用聽什么高鐵虧損的論調(diào)了。
美國真的不需要高速鐵路嗎?
鐵路,是美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基石。
美國從農(nóng)業(yè)社會進入工業(yè)社會的分水嶺就是鐵路事業(yè)。
19世紀60年代后半期起,美國政府就將修筑橫貫大陸鐵路提上了議事日程,南北戰(zhàn)爭結(jié)束,確保了鐵路順利延伸。
1869年美國建成一條橫貫大陸鐵路(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到1877年,美國鐵路網(wǎng)總長度已達到79000英里,國家資本大量向鐵路集中。
鐵路,涉及到土地、資金、技術(shù)、人力、軍事、安全等諸多問題,它不可能由私人來完成。美國鐵路建設只能是政府牽頭,私人參與的方式。
美國鐵路公司曾發(fā)展到了5000多家,大吃小,洗牌之后,剩下了500多家,如今的美國以六大鐵路公司為核心。
美國的石油、鋼鐵、電力、農(nóng)業(yè)巨頭都是在鐵路之后發(fā)展起來的。
雖然100多年過去了,但鐵路事業(yè)的特點沒有改變:
投資大,收益慢。
而美國從里根時代開始就熱衷于賺快錢,制造業(yè)大量外流(美國本土只掌握品牌),造成了產(chǎn)業(yè)空心化。
政客為了贏得選票,總是在回避基建等實實在在的問題,資本集團更不愿意投資鐵路升級等重大項目。
如果哪家企業(yè)告訴股東們,某個投資項目十年之內(nèi)不分紅,股東們能把董事會給砸了。
所以,美國鐵路等基建設施就一直在吃老本,有的涵洞、橋梁甚至是在吃羅斯福的老本。
知道的這是美國鐵軌,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印度鐵軌。
鐵軌彎曲、地基年久失修,多處塌陷、枕木破爛斷裂……但私人公司不在乎,反正貨運死不了幾個人,脫軌就脫軌,節(jié)省成本是第一位的。
政治人物看不到這些問題嗎?看到又能怎樣,要整治這些問題,需要錢、需要精力、需要埋頭苦干。
何必呢?辛辛苦苦四年之后,這些政績還不是便宜了別人。
像美國交通運輸部長布蒂吉奇,疫情期間,西海岸港口癱瘓,他和他老公去休假;巴爾的摩大橋被撞塌,他為他老公生了第三個孩子(領(lǐng)養(yǎng)),休產(chǎn)假。
但這影響他當部長嗎?只要喊喊支持LGBT,一切OK。
國會呢?基建法案通過了好幾個,高鐵也包括在內(nèi)。
但光有法案,不去落實,有什么意義?
可是對政客來說,法案很重要,這是在向選民證明:我在干事。
克林頓那8年,搞了11條高鐵計劃,到了2019年才建成了一條“華盛頓-波士頓”的阿西樂高鐵,時速為128公里,而項目預算是一加再加,錢是按照高鐵來算的。
加州高鐵,2008年立項,咨詢公司、設計公司拿了一大筆錢。
而規(guī)劃設想是在1996年提出的,項目評審卻花了12年,而這樣就已經(jīng)花了30億美元左右。
也就是說,美國政客和企業(yè)可以在沒有看到任何東西的情況下,就能分掉30億美元。
2020年2月,加州又廢掉了該項目,說地形復雜,只保留了117公里鐵路,預算則從330億美漲到了1280億美元,成了全美公認的災難項目。
你哪怕是請于謙父子過來,估計鐵路隧道也已經(jīng)挖通了。
哦,這也不行。于謙是中國人,美國高鐵項目決不能交給中國。
既然中國高鐵技術(shù)如此成熟,美國為什么不找中國?
找中國的話,報價、財務、開支都是透明的,而且中國企業(yè)一定會按時完工,不會出現(xiàn)加州高鐵那種拖了十幾年只增預算,不開工的情況。
如果交給中國企業(yè),美國的政客和企業(yè)吃什么?人家有苦衷的。
當年的基建狂魔,早已成了基建爛人。連一條真正的高鐵也修不起來,除了找借口,還是找借口。
懂王想解決美國的基建問題,但就算他當上總統(tǒng),又能如何?
四年前嘴炮,四年后仍然是嘴炮,因為美國體制已是病入膏肓,不是一個天才寶寶就能改變的。
而國內(nèi)那些替美國洗地的人則是挺可笑,也挺可悲的。
明明生活在中國,親身體驗到了高鐵的舒適、快捷、便利,卻處處看中國不順眼。
明明在美國沒有一個安身立命之地,卻相信美國處處繁花似錦,空氣里充滿了香甜的味道。
不得不說,美國有的技術(shù)是我們比不了的,特別是遠程養(yǎng)殖技術(shù)。
因此,我們不能因為高鐵就驕傲自大了,美國還是值得學習的。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