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在嫦娥六號成功的大好日子里,中國新聞學,又“閃耀”了一回,整了個大活。
今天發生了一個刑事案件,蘇州一男子襲擊了日本人學校的巴士,刺傷了一對母女和一名中國女性。
首先表明一下態度,筆者對一切針對婦孺的行徑深惡痛絕,包括蘇州這個行兇者。
正值不久前有前網紅跑到靖國鬼社涂鴉事件,聞到味的媒體,自然開始往極端民粹的方面去引。這是報道這件事的幾家媒體們采用的通稿。日本母子遇襲,加了井號,上了話題,但是另有一名中國女性重傷一筆帶過。
日本國內媒體也紛紛添油加醋,各大頭條報道此事。還關聯起了吉林美國教師被襲擊事件,似乎想要暗示某種模式、某周趨勢。同樣的,一同受傷的中國女性均在標題中消失了。
日本學校、攔截校車、襲擊婦孺,真是所有極端民粹的癢癢肉都撓到了,就差罵一句劣根性了。網上似乎也心有靈犀的提起了“U型鎖在路上”之類的話題,熱度甚至蓋過了嫦娥六號快遞月壤回家。似乎已經蓋棺定論,襲擊就是中國人被有毒“民粹文化”蠱惑,連婦孺都不放過。
可實際上呢,日本母子有一個已經出院,另一個也沒有危險。整個事件中受傷最重,仍在搶救之中的,其實是一名中國女性。這名受傷的中國女性是校車上的乘務員和日本學校的員工,正是他在最危險的關頭,勇敢的跟歹徒搏斗,用血肉之軀保護了一車的小朋友。
按常理說,受傷最重的不應該重點報道嘛,奮勇救人、保護學生的英勇乘務員不應該特別著墨嗎?
可乘務員是中國人,一個中國女性為了保護日本孩子奮不顧身,跟持刀歹徒英勇搏斗,這“民粹泛濫”的話題,還怎么售賣?
只不過因為不符合某種預定的“story line”,這名英勇的女乘務員,自然就在新聞中消失了。
中國新聞學又“閃耀”了一回,一句謊話沒說,事情的性質180度轉彎。
實際上,中國人在日本遇害,近些年頻繁發生,國內大都將這些事情歸咎到普通犯罪案件,絕無提升或者引申。可輪到日本人在中國遭到犯罪侵害,馬上就另一種待遇,不但要念起“普世價值”緊箍咒,還非得跟“民粹、排外”這些話題聯系在一起。
中國人在日本被侵害和日本人在中國被侵害,熱度相差十倍
最近幾年,中國人在日本頻繁遭到暴力犯罪,殞命的人不少,甚至還有當街殺人或者針對中國人特定犯罪的聳人聽聞的案件,甚至還有因為記者說中文被毆打的情況,這些人不驚詫,也想不起來“民粹、排外”。日本人在中國還沒出人命,這些人就驚詫了,就惦記起“民粹、排外”的話題了。
講一半留一半,那些該講,哪些該留,國內搞新聞的水平是很高的。可這么高的水平,咋國際上打嘴炮沒贏過?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還是根本屁股不對,就是不想贏?
人家新聞學閃耀如此,水平如此之高,難怪美國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說美國應該會歡迎更多來自中國的學生,但他們應該來學習人文而不是科學,而印度學生來美國應該多學理工。“我希望看到更多中國學生來美國學習人文和社會科學,而不是粒子物理。”人家歡迎你去學人文,肚子里什么壞水還不清楚嘛?國內人文社科什么底色還不明了嘛?高考志愿怎么選還不清楚嘛?
中國文科的問題,是研究哪個國家的學者,就莫名其妙變成哪個國家的鐵粉和嘴替,研究以色列的,就死捧魷魚,研究美國的,就惦記勸大家趕緊求和。跟美國越是知華派越是反華形成鮮明對比。說白了,這些所謂學者都已經屁股坐到人家那邊去了,嘴巴當然也就跟過去了。只是這屁股坐過去的原因,怕是跟錢包關系不小。
難怪人家美國大使,有事沒事還要找找研究俄羅斯的專家們座談,也難怪都2024年了,還有某旦專家認為烏克蘭正在大贏特贏。畢竟吃了人家的席,得說人家的話。
買辦就是這么個特點,如果洋人不行了,那么自己就沒價值了。所以一定要確保洋人是厲害的,不光是賈樟柯的電影,還有某些人口中的美國登月,還有前幾年的合資油車,都是一樣的。
必須援救日本企業,抵制民粹,否則人家就不跟我們玩了
一想到這幫人還掌握著話語權,就覺得這大爭之世,咱們太難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